第四章(7)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大家覺得,也挺像那麽回事。所以,對楊發魁,都高看一眼,特別是兩年前他競爭市委常委的時候,許多人覺得,他和楊春風,確實有關係,你投票不投票,人家都能上,現在就是走過場給你看的,千萬不要太認真。所以在市公安局裏進行民意測驗的時候,大家都做了順水人情,甚至連那些對他有意見的副職,都給他投了讚成票,目的是讓他早提拔,早調走,眼不見心不煩,也好空出個位子,自己好上去。

    現在的社會,大家看不慣一把手的做派了,心裏恨的沒法,也有一個辦法,就是說你好,讓你趕快升官滾蛋,最好去禍害別人去,隻要我不受傷害,就行了。因此,有些官升上去的人,恰恰是這樣得益的。

    李耀判斷,既然楊發魁能夠升上去,雖然和他自己聰明和善於利用與省委書記同姓有關係,提前放了煙霧彈,讓許多不明就裏的人稀裏糊塗的上了當。但他前期,能夠從省公安廳裏的一個處長,下到江城市當上市公安局長,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台階,把他放到這個局長寶座上的人,應該就是楊發魁最重要的後台。

    這個人是誰呢?按時間來推算,隻能是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牛振海。牛振海當過五年的省公安廳長,楊發魁正是在他當廳長的時候,下派到江城市,當了市公安局長。

    現在牛振海在北京開會,沒辦法參加這個小規模的碰頭會,也就沒有機會,在關鍵的時候,為自己的部下說句好話,緩和一下局勢。

    所以,在官場混,在核心決策層裏,有沒有自己的後台,這是最關鍵的。同是一件事,有人為你說話,就是天大的事情,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人為你說話,大家都落井下石,你的前程就完了。

    大家紛紛發言後,最後,楊春風做了總結,他說:“情況緊急,我們如果不迅速解決,就會擴大事態,我們總是說老百姓不明真相,問題是,我們的有關部門,如此的不負責任,老百姓怎麽能相信,你所說的,就是真相!一個政府連公信力都沒有了,那還叫政府嗎?就連黑社會也不如了。黑社會要想存在,也需要有公信力,要不然他們從哪裏收保護費啊!所以,我的意見是,第一:迅速組成調查組,由省紀檢委、政法委牽頭,從省公安廳、檢察院、法院抽出精兵強將,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調查清楚事實真相,對那些知法犯法的害群之馬,一定要從重從快處理,給受害人一個說法。不要等到矛盾激化了,事情鬧得更大了,全國都沸沸揚揚了,才想起來處理。一定要抓緊時間,時間、真相就是政府的公信力,我們要讓老百姓相信,我們還是共產黨的政權,還是人民政府。第二:加強宣傳控製,正麵引導。”說著話他指了指李誌斌,說:“李部長,這個就請你牽頭吧?”

    李誌斌點了點頭,說:“好。”

    楊春風繼續說:“尤其是注意網絡的影響。報紙、電台、電視台,我們省裏的都好說,但現在的問題是,網絡太發達了,鼠標一點,一條信息就出去了。生活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才真正麵對的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現在要想完全把老百姓的嘴巴封住,事實證明,是不行了嗎!互聯網我們監控不了,老百姓可以在任何地方,把信息發出去。沒辦法,我們隻能是利用我們自己掌控的網絡,多做正麵報道,盡最大努力,把負麵影響控製在最小範圍吧!

    第三:江城市要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對楊發魁撤職的決定,以穩定群眾情緒。新的局長人選,也要同時宣布,你們看讓誰去合適啊?”

    本來一個小局長,撐死了也就是個副廳級幹部,楊春風說讓誰去,誰就去了,他誰的意見也不征求,也說得過去。他是省委書記,有這個權力。現在他突然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時間倉促,大家一時間麵麵相覷,不知道他葫蘆裏到底賣什麽藥。

    王一鳴剛來,和公安係統的人,都沒有過多的交往,大多數是一麵之緣,所以在這個問題,他沒有說話。

    李耀卻不一樣,他是省城的市委書記,選了一個公安局長,不聽他的話,或者他不熟悉,今後開展工作,就不那麽順心了。公安局,是最關鍵的局,如今的社會不穩定啊,省城裏離了那3000多警察,一天也不行啊!肯定會亂了套!

    李耀抬頭,看楊春風的眼光看著自己,似乎是給自己一個機會,這個時候不說,過後定了再說,一切就都晚了。這個時候,提什麽樣的人選,也是費盡思量的。楊發魁是副廳級,在市裏選,顯然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的。市委常委裏和在職的副市長裏,公安出身的,隻有楊發魁一個人。

    這個時候,提拔個副局長上來,怕楊春風一點印象也沒有,一提上來人選就被否決了。想來想去,李耀覺得,還是從公安廳裏的副廳長裏麵,選出一個,兼任局長,比較合適。李耀覺得,自己和劉華副廳長的私交不錯。李耀做省委副書記的時候,在參加大型活動時,經常和劉華見麵,劉華都會特意和他打招呼。以後熟了,逢年過節,還會登門拜訪拜訪。隔三差五,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問候問候,更是常事。人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交往的多了,就有感情了,到了關鍵時候,這些在人情上的投資,就會派上用場。所以,李耀說:“楊書記,我提個人選,你看行不行?要不把省廳的劉華派給我吧,他也是多年的老公安了,辦事穩重,省城裏3000多警察,沒有一個好的當家人,也不行啊!”

    對劉華,楊春風也有印象,他是主管安排保衛的副廳長,每有中央領導來西江視察,他都是衝在第一線,貼身保衛,個子不高,五十歲出頭,看著很是精明強幹。

    楊春風出去視察的時候,他也時時跟隨,記得幾年前楊春風剛來的時候,到一個被泥石流衝毀的村莊視察,天還下著雨,楊春風穿著雨靴、雨衣,貼身警衛打著傘,腳下是深深的泥濘,一走一滑的。劉華作為公安廳的副廳長,就一直護衛在旁邊。所以,楊春風對他有很深的印象。

    被領導記住了,有些事情,就好辦多了。

    楊春風點點頭,在座的領導,幾乎都和劉華認識。做大領導的,一年下來,要出席無數的活動,這些大型活動,都會看到劉華的身影。

    再說了,人家一把手都點頭了,你還能說什麽,就是有合適的人選,也不要說了,畢竟江城市,現在是人家李耀的地盤,不能什麽人都去插一杠子的,那樣就破壞了規矩。

    在官場上混,大家都是約定俗成的,各人有各人的地盤,就像動物界的老虎,大家一人生活在一個地方,互不幹涉。除非是楊春風這樣的虎王,人家在一個省裏,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什麽你的我的,都是我的。我說讓誰幹什麽,誰就幹什麽。服從命令聽指揮,是我黨的規矩。

    楊春風用征求意見的語氣問:“劉華去,大家沒有意見吧!”

    大家當然沒意見,就是有意見,也不敢說啊!

    於是楊春風就說:“好,先這麽定了。你們分頭行動吧!”說完擺了擺手,說:“可以散會了。”大家紛紛站起來,合上筆記本,裝在各自的皮包裏,站起來,紛紛準備出門。

    楊春風看了秦大龍一眼,說:“秦部長,你等一下。”

    秦大龍隻好留下來。

    楊春風說:“事情緊急,其他常委沒到的,你負責通報一下,關鍵是向劉省長和老牛解釋一下。”

    秦大龍一下子就明白了,劉放明帶著一個代表團,去港澳招商去了。牛振海在北京開會。動的這個劉華,是省公安廳的人,屬於省政府管,也屬於政法委管。尤其是那個被撤職查辦的楊發魁,就是牛振海一手提拔上來的人,現在人家主子出差了,你們不聲不響的把人家的奴才拿下了,你說人家心裏有沒有氣吧!

    解釋,怎麽解釋,能解釋的通嗎!

    但既然一把手交代了,自己就要完成。雖然這是擦屁股的事,但秦大龍幹的就是這個活,沒辦法。

    秦大龍答應一聲,也出去了,回了自己辦公室。挨個打通了劉放明和牛振海的電話。

    劉放明還好說,反正出差在外,正在香港,參加不了會議,有什麽通報一聲,就完了。反正楊發魁和他也沒有過多的關係,誰上誰下,和他劉放明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