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字數:430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第二個問題,我想抽時間看望看望幾個德高望重的老同誌,主要是正省級和副省級的老同誌。這麽多年來,大家都是約定俗成,新書記上任,都要表示一下態度,不這樣,就會讓大家以為,我這個省委書記不尊重老幹部。你去安排一下,擬個日程和名單,最好是明天上午我們就執行,名單擬好後拿來我看看再做決定。”
秦書海說:“好的,好的。”
王一鳴講完,用征詢的口吻說:“你那裏還有什麽事情沒有?”
秦書海說:“有。”
說著翻看了一下筆記本,看了一眼自己的記錄,說:“王書記,我想征詢一下你的意見,楊書記這幾天就把辦公室騰出來了,我的意思是,你還到三樓書記辦公室辦公算了,那裏寬敞些,靠近常委會議室,接待室也不小,比這裏二樓辦公方便些。”
王一鳴想了一下,說:“也好!”
秦書海問:“你看那裏是全部裝修一遍呢,還是部分裝修一下?”
王一鳴說:“不用大動幹戈了吧!楊書記那個辦公室,已經用了五年多了,簡單地裝修一下就行了。其他的會議室,接待室,我看就不動了,牆壁、地板、沙發都好著呢,能用就可以了,不要求那麽氣派。一切以儉省節約為標準。”
秦書海說:“好的。我馬上就安排人去辦,有半個多月,就可以裝修完畢。等方案做好後,我拿來讓你過目。”
王一鳴說:“好。”
秦書海又問:“轎車用不用再買一輛新的?按照規定,你現在可以坐奧迪A8了,原來春風書記和放明省長都是這個牌子、這個檔次的汽車。省政府那邊,已經做了計劃,給李耀省長換一輛新車,我想趁著也給王書記換一輛新奧迪。你看行不行?”
王一鳴那輛黑色的奧迪A6,是他剛到西江省當省委副書記的時候,高天民安排給買的,現在坐了兩年了,已經跑了十幾萬公裏,因為王一鳴到下麵的區縣,沒少坐這輛車。按說也該換了,像他這樣級別的領導幹部,出行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換一輛新車子,小菜一碟。
既然李耀都換車子了,王一鳴就是不換,也說不過去了。他如果不換,就等於變相要求李耀也不換車子了。省委書記都帶頭了,你當省長的,還能高過省委書記啊!那樣就把李耀得罪了。一個省裏,不缺那一兩百萬的錢。犯不著兩個人為這個傷了感情。
王一鳴說:“那好,也買一輛新的吧!”
秦書海匯報完畢,合上筆記本,站了起來,說:“王書記沒有什麽事情要安排了吧?“
王一鳴衝他擺了擺手,做出送客的意思,秦書海知趣地走出王一鳴辦公室,順手給他虛掩著門,到外麵找秘書小龔要筆記本去了。
王一鳴隨之埋頭在老板桌上,批閱那一大摞一大摞的文件。
現在的領導幹部,每天必須應付的,就是這數不清的文件。說是文山會海,一點也不誇張。擺在王一鳴桌子上的,有中央辦公廳的文件,中央各部門和國務院各部委以黨組或者黨委名義下發的文件。有下麵各市市委發來的請示件,有省委常委的閱示件,還有一些群眾來信,有的是反映個人問題的,有的是舉報官員貪汙、受賄、玩女人的。各種各樣,分門別類,有的是絕密,有的機密,有的是秘密,用不同的文件夾放著。王一鳴打開一個,看完一個,處理一個。或者畫圈,或者批示,反正事後都有專門的人員記錄,輸入電腦裏。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秦書海又回來了,隨手拿著幾張紙,上麵打印的密密麻麻的,是幾個人的名單和簡曆,安排的計劃等。
這是他剛剛草擬的王一鳴要看望的老幹部們的名單,交待秘書打印好裝訂後,趕忙親自送了過來,讓王一鳴過目。他知道,王一鳴安排的事情,要盡快辦理,能有多快,就有多快,效率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做秘書長工作的,效率體現的是你這個人的執行力,執行力高,才能跟得上省委書記的節奏。
王一鳴接過名單,認真看了一下,隻見秦書海草擬的名單上,是六個在西江省德高望重的老領導。他們分別是覃光明、高建勳、李文俊、何健全、範金山,孫盛。
其中覃光明和高建勳,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先後當過西江省的省委書記。退休後就在西江省養老了。
李文俊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西江省的省政協主席,何健全當過一屆的西江省省長。
以上四位,都是正省級幹部,退休前在西江省都當過主要領導,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門生故吏遍布省內,雖然退休了,還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是西江省政壇上的常青樹。誰在西江省當省委書記和省長,一般都要親自到他們家裏去,拜拜碼頭。這一方麵體現了後任領導對前任退休領導的尊重,也是對整個老幹部的尊重,老幹部是個寶嗎,現在上上下下,都對老幹部尊敬得很。另一方麵,現在的黨政一把手,一般都是從中央或者外省調任,不熟悉本地的情況,為了了解省情,化解當地幹部的敵意,也需要和這些有影響力的老幹部們搞好關係。有什麽棘手的事情,由這些老家夥出麵,放放風,就非常起作用。現在那些在職的廳局長、市委書記、市長什麽的,當年都是他們手把手的提拔起來的,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影響一大片,所以現在的省委書記或者省長,剛上任,都像是約定好的,要拜一拜這些老家夥們。
另外兩個是副省級老幹部,範金山當過西江省的省委副書記,抓組織的,退二線之後當過一屆省人大副主任。現在的省委常委、河東市委書記範一弓,就是他的長子。父子兩人都擔任過省委常委,在西江省這三十多年,他們是第一對。
孫盛退休前,在西江省擔任過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還做過一屆的省政協副主席。他們兩個都是土生土長的西江本地幹部,都有長期基層工作的經曆,在西江省政壇上,摸爬滾打了半個多世紀,都是從公社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地區專員,地委書記,副省長,省委常委,這樣一步一步上來的,他們根深葉茂,是真正的地頭蛇,在幾十年的官場生涯裏,親手提拔栽培了大批的領導幹部,那些處級、廳級幹部,每個人手下,都有上百個,甚至幾百個,別看他們退休了,沒有實權了,但是逢年過節,到他們家裏看望的門生故吏,還是排成了長隊。他們的影響力,一點也不比那些退休的省委書記和省長小。因為他們是本地人,而那些正省級幹部,大多數都是外省人。在西江幹了一屆的省長、省委書記之後,就在西江這裏落戶了,退休後房子、兒女、秘書們,都已經在西江安排好了,他們也就懶得折騰了。雖然在全國人大或者政協那裏,還有幾年的兼職,但他們也就是掛掛名而已,到了需要開會的時候,他們坐著飛機,到北京跑一趟,開完會後還乘飛機回到西江。在這裏,他們都有自己的小別墅。老婆孩子都在這裏了,他們把西江當成了自己的養老之地。西江這裏,一年四季樹木長青,氣候溫暖濕潤,靠近大海,空氣清新,四季水果不斷,冬天不冷,夏天雖然熱的時間長,但並沒有北方所謂的酷暑,作為養老的地方,確實不錯。
所以,西江這裏,有許多北京來的掛職幹部,到了西江,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不想走了。在這裏當個廳長、市長或者市委書記什麽的,比回北京當個司長、局長什麽的,實惠多了,也舒服多了。
王一鳴已經來西江工作將近兩年了,對西江省的省情基本上也做到心中有數了,對這些官場大佬的情況,他也摸得乎乎清了,他覺得秦書海擬這個名單,是很合適的,於是就沒有提什麽不同意見,提筆在上麵寫了“同意”兩個字。然後遞給秦書海說:“你去安排吧,明天上午我們爭取走一遍。”
秦書海站在那裏,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王書記,您看都有誰陪同?”
王一鳴抬起頭,想了一下,說:“你一個,大龍一個,省政府那邊,就讓天運同誌陪一下吧,如果天運沒有時間,就算了。”
秦書海答應一聲,回到自己辦公室,連忙親自去安排。秦大龍是省委組織部長,分管老幹部工作,這樣的事情,他理所當然要參加。鄭天運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由他出麵,算是代表了省政府。這樣的活動,一般不好要求省長參加。在一個省裏,除非特別重大的活動,一般省委書記和省長兩個人,不同時參加。因為在這樣的場合,省委書記已經參加了,他就是主角,省長再參加,就顯得多餘。坐在那裏,說話吧,顯得搶省委書記的風頭;不說話吧,就跟個傻子差不多,完全成了陪襯。做省長的自己心裏也不舒服。尤其是現在這個局麵,省長李耀比省委書記王一鳴還大九歲,王一鳴四十七,他五十六。不論是資曆還是年齡,他都覺得,自己比王一鳴都要有分量,他隻是上層的關係比不了王一鳴。李耀也清楚,他這次能當上代省長,已經萬分的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