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4)
字數:419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對鄭天運本人,王一鳴並沒有過多的了解。隻知道他也是和自己一樣,是從北京下派的幹部,在西江省也呆了將近十年了,他曾經和王一鳴一起陪同上級領導考察過幾次。雙方談過話,還可以。這是個聰明人,挺能察言觀色的。這一次王一鳴點他的名,讓他陪同自己看望省級老幹部,應該是一個信號。如果他能讀懂,主動靠近來,說明這個人還是可以一用的。
秦書海回到辦公室,親自打通了鄭天運辦公室的電話。
鄭天運的秘書接了電話,一問是秘書長秦書海,連忙把電話交給鄭天運說:“省委秦秘書長找您。”
鄭天運忙放下手中的文件,咳嗽了一聲,就接過話筒說:“喂!秘書長嗎,我老鄭。”
秦書海忙笑著說:“鄭省長,是這樣,明天上午王書記有個活動,要看望幾個德高望重的老領導,王書記說了,省政府這邊,讓你陪同,又讓征求一下你的意見,看有沒有時間去?”
鄭天運說:“好,我問一下。”
於是問自己旁邊的秘書,說:“我明天上午有沒有什麽重要的安排?”
秘書翻了一下日程表,說:“有個會議要參加,上午九點的。”
什麽會?”
全省財政係統座談會,你有一個講話。”
你通知他們,改一下議程,我下午再去參加。”
好的,我這就去通知。”秘書說完,就出去打電話落實去了。
鄭天運拿起話筒,對秦書海說:“沒問題,我參加。”
秦書海說:“好,我馬上向王書記匯報。日程等一會兒給你發傳真。”
鄭天運說:“好的。”說完,就把話筒掛了。
放下電話,鄭天運思忖了一會兒,他覺得,事情的輕重緩急,他還是分得清的。王一鳴安排的事情,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這樣的機會,別人求都求不得,他鄭天運不能掃了王一鳴的興致。況且人就是這樣,需要接觸,接觸的多了,自然就有感情了。王一鳴既然點了自己的名,說話他還是很看重自己的。想到這裏,鄭天運心裏暢快了不少。
這幾天,每當進到這個省長辦公樓,他就不舒服,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天早上,秘書長薛誌恒都帶著一大幫子人,站在門口的台階上,等李耀上班。李耀一來,前呼後擁的,大家簇擁著上樓,一個個的臉上,比見了親爹娘還親。這是幹什麽嗎!庸俗得很!原來劉放明當省長的時候,也沒有這樣過。最多早上上班的時候,有秘書陪同著,一個人就上樓了。現在搞得氣派那麽大,好像欽差大臣似的,看著真不舒服。
尤其是鄭天運,覺得要是沒有李耀這個人,那個省長的位子,幾乎就是自己的了。而現在,他收獲著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李耀,卻是誌得意滿,風光無限的時候。
醋意加上嫉妒,讓他天然地和李耀尿不到一個壺裏去。這個時候,選擇倒向王一鳴這邊,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秦書海走後,王一鳴平心靜氣地批示了一個多小時的文件,看了看表,時間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他上了趟衛生間,走到外麵,對小龔說:“你通知秦部長和何副書記,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小龔問:“現在?”
王一鳴點了點頭,說:“是。”
小龔馬上拿起電話,撥通秦大龍秘書小文和何傑的秘書廖宏宇的電話,告訴他們,立即通知自己的老板,趕到王一鳴書記的辦公室。
何傑剛到西江省工作沒幾天,他原來的秘書不想離開北京,到地方上工作,因為何傑還是省委副書記,什麽時候能升任省長或者省委書記,那都是說不清的事情。省委副書記在省裏是一個非常虛的位子,論權力,比著在北京當常務副部長,那是差遠了。
能夠給大領導做秘書的,絕對都是聰明人,他得考慮自己的政治前途,跟著老板,有沒有更大的發展,是他們抉擇的最重要考量。如果前途明朗,他們願意做出短期的犧牲。像這一次,如果何傑下派到西江省,是擔任省長,估計他的秘書,會千方百計地跟著跑過來。因為當省長是非常有實權的,做省長的秘書,在當今的官場上,那是非常風光的事情,比留在北京城裏,當副部長的秘書,不知道風光多少倍。前途那是大大的有。兩三年就上去了,最少是副廳級。
如果情況不太明朗,看不出是福還是禍,他們就寧願選擇按兵不動,坐以待變,這個時候,還是呆在北京部委機關好了。這個位子,進退自如,老板混的好了,可以關照得上了,隨時可以投奔他去,分得一杯羹。老板發展得不好,就超然世外,不受任何連累了。留在北京,雖然還是當個處級幹部,但是升司局級幹部的機會,還是比在地方上多得多。
何傑的秘書出於禮貌,陪何傑到西江省上任後,安排好他的生活,就坐飛機回北京去了。省委秘書長秦書海征求了何傑的意見,就從辦公廳裏的工作人員中,臨時給他挑了個秘書,是辦公廳第一秘書處的副處長廖宏宇。這些人龔向陽都熟悉。大家都是同事嗎,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不一會兒,何傑就和秦大龍一前一後,趕到了王一鳴的辦公室。
其實何傑剛才還在外麵,在團省委視察工作。雖然省委常委還沒有進行新的分工,但他這個省委副書記的位子,擺明了就是接王一鳴留下的那一攤子工作的。他剛來,還不熟悉情況,現在一天到晚,都在外麵視察。接到王一鳴要召見的電話,他連忙中斷了視察,從團省委的辦公地點趕了回來。
何傑人矮矮的,胖胖的,肩寬背厚,頭顯得比一般人要大一些,真正是肥頭大耳,一看就是一臉福相。
比起一般人,他也確實算是夠幸運的,他出生的東北一個小縣城裏的幹部家庭,父親是軍人出身,解放戰爭的時候,參加過遼沈戰役,當過副團長。東北野戰軍入關的時候,他留在了地方上工作,解放後當了縣委書記。他母親是縣教育局的副局長,在縣裏,這是令人羨慕的幹部家庭。
文革爆發之前,何傑的父親已經是一個地級市的市長了。文革中何傑的父親受到了衝擊,被下放農場勞動改造。何傑中學畢業後,就到東北的一個軍墾農場,做了知青。那個農場的廠長和何傑的父親是一個部隊的戰友。所以,何傑即使在最困難的日子裏,也有貴人關照。
文革結束後,恢複高考,何傑考上了東北一所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被直接分配進了國務院係統的一個部委工作,在部辦公廳、人事司幹了五六年,從一個小科員,提拔為了部機關的副處長。
那個時候,何傑的父親,已經是東北某省的民政廳廳長了。恰好他的一個老戰友,也是早年從部隊轉到地方上工作的同誌,到了何傑那個部,當了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需要選一個秘書,於是就選了自己老戰友的兒子,何傑於是當了副部長的秘書。此後在副部長的關照下,他一路升遷,做了處長,辦公廳副主任,計劃財務司副司長,人事司司長,最後在四十四歲的時候,成了副部長,做了幾年,又成了常務副部長。
常務副部長那是非常重要的崗位了,每年手中掌握的資金審批權,就有幾十個億。巴結他的地方領導,什麽省長、副省長的,多得不得了。每天請他吃飯的人,都要排成了長隊,不提前向他的秘書預約,根本輪不到。還有那些在京城裏可以呼風喚雨的大老板們,也千方百計地巴結他。他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別人辦了不少事情,也逐漸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關係網。認識的高級官員、大老板越來越多,為自己的升遷做了很好的鋪墊。
他當年伺候的那個老領導,父親的老戰友,最後去了全國人大,成了正部級的副秘書長。在京城裏,仍然是可以說得上話的人物,為何傑的提拔、重用,沒少費心思。這一次,何傑被下派到西江省,擔任省委副書記,屬於是重用。他這樣的官員,一個最便捷的升遷路徑就是,在中央部委機關混到副部級,然後下派到省裏,曆練一下,撈取些政治資本,積累一些地方上工作的經驗,三五年之後,就升遷了。或者是回到北京,成為部長什麽的;或者留在地方,就地升遷,當省長或者省委書記,就像王一鳴一樣。最差了,混到退休,還能解決個正省級的級別,弄個省政協主席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