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1)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遊金平說:“不過我看有希望,王書記這個人,不看重錢。他要是想要我的錢,一定會提前向我透一點信息,讓我爭取爭取,現在他不聲不響的就安排了,說明他不是那樣的人。”
趙曼麗也是幹部家庭出身的子女,在省委大院裏又混了十幾年了,什麽樣的規矩都聽說過。現在那些貪錢的領導,每到要動幹部的時候,都會提前放風出來,讓那些想進步的下屬主動上步。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旁敲側擊地給你說:“不好辦哪,競爭激烈啊,找的人多啊,上級領導打招呼的人不好回絕啊。”讓你知道,你不抓緊時間,爭取這個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怎麽辦?隻能是主動給他送錢。一次不行,兩次,直到達到對方的要求,你才能達到目的。雙方是公平交易,一個出錢,一個批發烏紗帽。一般情況下,隻要對方願意接你的錢,你的事情,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
但現在王一鳴不要錢,弄得遊金平兩口子,心裏是七上八下的。
趙曼麗說:“王一鳴是不是害怕我們啊?他不要錢,是怕到時候萬一出了什麽事情,我們牽連了他。他覺得收了這三十萬不劃算。我看這樣,幹脆我們給他買些別的東西,什麽冬蟲夏草啊,高檔煙酒啊,花個十幾二十萬的,這些東西,都屬於禮品,就是查處了,也不算什麽錯誤的,可以解釋為禮尚往來,現在哪一個高級幹部家裏,沒有這些東西啊。這些東西,收了不算犯法,他們不想用了,到街上的商店裏,就可以倒賣了,隨時可以換成錢。省城裏那些高檔禮品商店,都在做這個生意。我明天去看一看,價錢合適的話,我就買一些。”
遊金平想了一下說:“你先看看,先不用買,等我的任命通知下來了,我去了桂江市,這些東西,今後多得是。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春節了,我當上了市委書記,這些東西有大把的人要送,到時候我們選些好的,檔次高的,給王一鳴送去,我相信他會收的。禮尚往來嗎,誰也不能免俗。現在就去送,也顯得太倉促了,很快就要開常委會了,估計周五結果就出來了。我們還是等一等吧!”
趙曼麗想了一下,老公說的有道理,於是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王一鳴坐車就出發了,他的車子穿過熙來攘往的街道,八點半,準時到達一個大院子的門口。這裏從外麵看,其貌不揚,大門也是普普通通的,和一般的機關大院沒有什麽兩樣,大門口也沒有什麽標牌,門口醒目的地方,在一塊石頭上,刻了一串號碼,上麵寫著幾個阿拉伯數字。普通老百姓從門口經過,如果不留意,根本不知道這裏是幹什麽的。隻有細心的人,才會觀察到,這個大院子有扛槍的武警專門守衛,一天二十小時,都有武警值班。他們警惕地盤查過往的任何一個行人和車輛。一般不熟悉的人,要進入這個院子,都要經過門口警衛的電話請示,得到裏麵的人同意後,才會放行。
這裏就是傳說中的省委老幹部區一號大院。在這裏居住的人,都是曾經在西江省政壇上叱吒風雲過的人物,裏麵有十幾棟別墅,有的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築,有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築,都是清一色的三層灰色小洋樓,掩映在一棵棵參天的大樹中。這裏的樹木,有的有上百年的樹齡了,生命力還十分旺盛,一棵一棵,枝繁葉茂,或在道路邊,或在中心的池塘邊。這裏有假山,有池塘,有草坪,有籃球場,網球場,就是一個位於市中心的世外桃源。在這裏居住,一天到晚,都能聽得到鳥叫,就像是生活在公園裏一樣。
這個院子,王一鳴這兩年已經進去過幾次了,都是逢年過節,代表省四家班子的領導,慰問一下老同誌。今天以省委書記的身份來,更是不一樣的感覺了。今天他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坐在車子裏,王一鳴就看見,大門口已經站了一群人,為首的人是秦書海、秦大龍和鄭天運三個省委常委,其他還有十幾個人,有省委組織部的副部長黃遠,省委老幹部局的局長杜成,其他的一些人,有的王一鳴看著麵熟,但叫不出名字。有的他根本不認識,估計是省委組織部和省委老幹部局的一些處級幹部。還有幾個扛攝像機、拎照相機的,估計是報社和電視台的記者。大家看著他的車子緩緩停穩,都滿麵笑容,做好了迎接的姿勢。
不用說,他們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和小龔聯係過了,大家一起在這裏早早的等著王一鳴。對這些人來說,今天這就是頭等大事。陪新任省委書記王一鳴看望老同誌,晚上“西江新聞”裏一播放,誰陪著,誰就很有麵子了。
車子停穩,小龔連忙下去,為王一鳴打開後麵的車門。
本來秦書海站在旁邊,上前一步,他就可以親自為王一鳴開車門,但是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這樣做。因為秦大龍和鄭天運在旁邊看著呢,大家都是省委常委,你做這麽低級的事情,就有些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別人看來甚至有些下賤了。開車門這樣的小事情,還是交給他們的秘書做合適些。
於是大家都微笑著,看著王一鳴,頻頻點頭。
王一鳴下來,和他們挨個握了握手,秦書海介紹了一下幾個同誌的名字和職務,人多,王一鳴一下子也記不住,隻知道他們有省委組織部的,有老幹部局的,還有省警衛局的。
大家於是就一起上車,這個時候,大門早已經敞開了,門口站崗的武警戰士,有五六個,都站成一排,身子繃得緊巴巴的,衝他們這一群人敬著禮。
小汽車總共有十幾輛,一溜煙的進了院子,沿著池塘邊的小路,緩緩地開過去。
坐在後麵車子裏的警衛局的幹部,已經通知了秦光明的家人,讓他們做好迎接的準備。
車子繞過池塘,在一座別墅前停好。大家紛紛下了車子,在別墅的大門口聚集。隨行的工作人員,有的手中拿著鮮花,有的提著果籃,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開始擺弄手中的設備,準備照相,拍攝。
一會兒,別墅的門開啦,從裏麵走出來一群人,為首的是一位身材不高、頭發花白的老同誌,但走起路來,腰板挺直,不緊不慢,還是很有精神的,一看就有點老軍人的派頭。他穿了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料子很好,一看就是高檔貨,旁邊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隨時陪伴在他左右。他臉上的皺紋,溝溝坎坎的,一看就是飽經風霜,有長期的革命鬥爭經驗的老領導。不用問,他就是當年一跺腳,整個西江省裏都要抖三抖的省委書記覃光明了。
他的身邊,還有一位八十歲左右的老太婆,個子矮矮的,也是頭發花白,穿了一件深藍色的羽絨服。畢竟已經快到元旦了,西江省這裏,這幾天天氣特別冷。氣溫下降到零上三度左右。這樣的溫度,在北方可能不算是什麽,但是西江這裏,空氣中的濕度大,氣溫一旦下級到十度以下,就感覺非常寒冷了,晚上走在大街上,風透骨的寒。對於年紀大的老人,特別難熬的。
後麵男男女女的,還有五六個人,王一鳴也認不清,估計都是他們的家人或者保姆什麽的。
王一鳴連忙走上前去,雙手握著老人的手輕輕地晃著說:“覃老,您老身體還好吧?”
覃光明一連聲地說:“好,好著呢,快去屋裏坐吧!外麵冷。”
王一鳴又握了握覃光明老伴的手說:“阿姨,您身體也好吧!”
覃光明老伴說:“沒什麽大毛病!你們工作那麽忙,還來看望我們,實在是太感謝了!”
王一鳴說:“我們做晚輩的,應該的,應該的。”
大家於是就簇擁著,一起進了屋。
客廳不大,也就是三十幾個平方的樣子,這是老房子,那個時候,這已經是最好的條件了。客廳的中央,放了一對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放了一大束鮮花。兩邊放了兩個長沙發,中間有兩個玻璃鋼的茶幾。整個的擺設,很是樸素。地板還是老式的瓷磚,有的地方都磨損了,估計用了幾十年了,還沒有更換。
整個屋子裏,最引人注目的是牆壁四周,掛了不少領導同誌和覃光明的合影。有幾個還是曾經擔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大人物,還有一些是國務院的副總理,全國人大的副委員長,或者全國政協的副主席什麽的。一看照片,你就能明白,覃光明當年是很風光過一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