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3)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範一弓雖然心裏不痛快,但是在這樣的場合,他卻不能有任何表示,相反,他還要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畢竟都是多年宦海沉浮的人,他犯不著在這樣的場合和王一鳴較勁,一旦他有任何不滿的情緒表露出來,讓大家覺得他心理上受到了刺激,對王一鳴的這次人事安排不滿意,那樣不僅顯得他範一弓沒有城府,政治修養差,還會更加丟自己的臉,讓別人輕看你。最可怕的事情是,被王一鳴借題發揮,說你素質差,不配合工作,以後找到你一個明顯的把柄,就把你排擠走了,或者扔到人大、政協,提前養老去了,你會輸得一幹二淨。

    所以在官場上混,即使當到了省委常委這樣的副省級高官,也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一句話就是——能忍自安。許多時候就是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因為你不是省委書記,沒有發牌權,隻能被動地適應。

    範一弓繼續翻看第二項內容,討論遊金平出任桂江市委書記的提議。不用說,這是王一鳴的個人意誌。遊金平就是他喜歡和信任的人嗎!

    第三項內容,是討論關於下周一舉辦全省廳級以上幹部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研討班的問題,有一個王一鳴的講話大綱,讓全體省委常委討論一下有什麽不同意見。這個就是常規問題了,範一弓現在沒有興趣看下去,這個時候,王一鳴已經宣布會議開始了。

    王一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用眼睛在大家臉上掃視了一圈,點頭笑了笑,說:“好,大家等一會兒再詳細看,我們現在正式開會了。我先說幾句。我們今天這次會議,是我擔任省委書記以來第一主持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我們今天的會議議程共有三項,現在進行第一項,是關於調整幾位省委常委的黨內分工問題。大家已經看到了,我的意見是,由況遠征同誌擔任江城市委書記。馬正紅同誌和範一弓同誌對調。況遠征同誌在桂江市工作的時候,桂江市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獲得了國內外遊客和廣大市民的認可。我想啊,調況遠征同誌進省城,是不是也加強一下江城市的城市建設。省城是一個省的臉麵,省城的發展,對一個省的形象影響很大。這兩年,在李耀同誌的主持下,省城的城市建設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成績有目共睹,現在李耀同誌到了更重要的崗位上,擔負起省政府的工作,我認為,由況遠征同誌接任李耀同誌的工作是合適的。當然,大家可以討論,有什麽意見都可以公開談。

    其次,我建議正紅同誌和一弓同誌的工作,雙方交流一下還是有好處的。我們黨有幹部工作交流的慣例,畢竟在一個地方工作久了,有許多問題不好處理,最關鍵的就是人際關係熟了,有些事情抹不開情麵,我們國家是人情社會,關係盤根錯節,處理人際關係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再說了,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太長了,也容易產生惰性。審美還會疲勞的嗎!所以我認為,交流一下是完全必要的,有利於今後開展工作,也有利於保護我們幹部自己。下個月中旬等省級幹部的大名單定下來之後,也要開始討論全省廳級幹部的大盤子了。我的意思是,在一個地方任職超過五年的市長和市委書記,都要交流。我們下個月的工作很多,要開省裏的兩會,要選舉新的省政府組成人員,省長、副省長,省人大主任、副主任,省政協主席、副主席,等省裏的幹部定下來之後,我們就開始調整各個市的黨政一把手。這是五年一次的幹部大調整,所以我們本屆省委常委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裏,任務很繁重,希望大家再接再厲,把各項工作抓好,抓出實效,好了,我就先講這些。大家有什麽問題可以發表意見了。”

    王一鳴講話的時候,其他的省委常委有的看著他,有的看著手中的材料,都在各人想各人的心事,想著該自己說話的時候該怎麽表達合適。

    大家都知道,這是王一鳴第一次主持的會議,一定要認真對待。盡量說的符合王一鳴的心意,讓王一鳴覺得,自己這個人還是挺識時務的,是配合王一鳴工作的,沒有和他較勁。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省委常委你是鬥不過省委書記的,人家上麵都有大領導說話,要不然也坐不上這個一把手的位子。你一個省委常委不識抬舉,敢和省委書記較勁,你想幹什麽?不想幹了是吧!要是真得罪了省委書記,他可以利用各種手段整你。

    輕的把你的工作調整了,攆到省人大或者省政協去,提前養老去了;重的就說不準了,他可以利用**工具,查你的事情,說不定就把你送進監獄了。現在的官員,沒有多少真正能經得起審查的。像焦裕祿、孔繁森那樣的官員,隻是極少數,大家心裏都知道,這樣的官員現在在官場上根本吃不開。你不拉關係、走後門、請客送禮,你上得去嗎?!再說了,宦海沉浮幾十年,誰身上沒有些問題?!用公款總吃過吧,喝過吧,玩過女人吧,收過部下送的禮物吧,真查真能整出來一大堆的問題。問題嚴重了,像錢明貴那樣,人頭搬家也是有可能的。誰和一把手鬥,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人家手裏掌握的資源太多了,隨便使出一點,就把你整趴下了。你以卵擊石,犯不著。

    王一鳴發言後,按照排名順序,下一個發言的應該是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耀。

    李耀現在對王一鳴,從感情上說比較複雜。原因有這樣幾個,第一,李耀比王一鳴大**歲,算是老哥了,論資格並不在王一鳴之下,在西江省裏當過省委副書記兼江城市委書記,這個崗位比王一鳴那個專職的省委副書記,手中的實權大得多。論競爭省委書記的實力,並不比王一鳴差多少,隻不過王一鳴來頭大,後台硬而已。現在王一鳴當了省委書記,李耀當了代省長,論在黨內的地位,王一鳴是班長,他是副班長。副班長要聽班長的。這個沒辦法,是規矩。論和上層的關係,李耀更明白,自己是和王一鳴不能比的。自己能當上省長,已經是萬分幸運了。說白了,他和王一鳴沒有多少可以較勁的資本。

    當然,在另外一些方麵,李耀相對於王一鳴也有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他年齡大些,在西江省工作的時間長些,人際關係熟悉些,結交的官員多一些。這些東西可以讓他倚老賣老,當做自己的籌碼,從王一鳴那裏多爭取些自己小圈子裏的利益。

    在如今的官場上,能夠在權力圈內混得風生水起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現在不是革命戰爭年代,大家都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是為了一個目的走到一起來的。我是一塊磚,黨想往哪裏搬就往哪裏搬。

    現在你要想在官場上混得好,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小圈子,僅僅靠你一個人的單打獨鬥是萬萬不行的。因為現在的人,絕大多數沒有革命理想了,大家都現實得很,誰能給我利益,我就跟誰幹。一句話,有奶便是娘!什麽理想、信念,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屁都沒有!許多人內心裏想的就是吃好些,穿好些,多賺些錢,多搞幾個漂亮女人,把自己的一生活得風光些,沒有遺憾。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隻能靠集團的力量,於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成了官場上的常態。圍繞每一個官場上的大佬,都有若隱若現的權力圈。官場大佬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計擴大自己這個小圈子的影響力,為自己圈子裏的人爭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李耀也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官員,有真本事,幾十年的宦海沉浮,把他已經訓練成了一個有一定政治手腕,有豐富的鬥爭經驗的高級領導幹部。你想啊,在當今這麽複雜的社會生態裏,一個從基層的鄉黨委書記,能夠一路升遷做到省長位子的人,能是些什麽人?不是人精是什麽。他要是沒有些真本事,早就被淘汰了!相對於王一鳴的升遷之路,李耀的升遷之路更曲折,更複雜,更考驗一個人的智慧。

    他是農民的兒子。在李耀的老家W省,在家鄉人眼裏,李耀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從小就聰明伶俐,讀書很好,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後來當上了大隊支書,鄉黨委委員、團委書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文革結束,撥亂反正,國家恢複了高考製度,李耀抓住機會,複習兩年,終於考上了省裏的一所本科院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所在的地區,做了地區行署辦公室的秘書科科員,幾年後做了副科長,督查室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後來下派,到縣裏當了副縣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此後他就進入了升遷的快車道,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從縣長,縣委書記,做到副專員,地委副書記,地委書記,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最後被交流到西江省,做了省委副書記。他草根出身,能最後做到一個省的省長,充分說明了這個人善於抓住機遇,能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