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6)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桂江市的城市建設和市容市貌改造工程,得到了上上下下的高度評價,大批國內外政要來桂江觀光旅遊,對此進行了高度評價。陪同的中方高層領導,也絡繹不絕,他們對況遠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每一年到桂江市旅遊的省級以上領導,就有幾百人。因此,況遠征也結識了不少高層領導,建立了自己的人脈。

    政績出來了,況遠征在西江省政壇上也隨之名聲鵲起,他能夠順利升任省委常委,說明他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政績,受到了上上下下不少領導人的認可,這中間當然也有王一鳴的功勞。

    況遠征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他當桂江市委書記的這幾年,在省委書記楊春風和省長劉放明之間保持了平衡,誰也不得罪,誰安排的事情都盡心盡力地幹好。逢年過節,更是親自跑到省城裏,到楊春風和劉放明家裏登門拜訪。

    他和王一鳴一樣,都是非常有事業心,又比較愛護自己羽毛的人,違法亂紀的事情從來不會幹。別人給他送錢他不收。他也不給比自己級別高的領導送錢,因為金錢往來容易出事。他送的都是一些煙酒、補品、服裝、工藝品之類的東西,雖然有些價值不菲,但都夠不上違紀,算是禮尚往來。那些東西有的是部下送給他的,有的是他動用自己的市委書記準備金買的,票據是可以報銷的。這都是合法的公關費用,就是被人舉報了,也不是大不了的問題,現在的領導幹部誰沒有自己的私人關係需要打點啊!用這些錢,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那些退休的在省裏仍然有影響的省級幹部,像覃光明、高建勳、範金山那些老領導,他也會專門抽出時間去看望,誰到桂江市休閑度假了,他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他們吃頓飯,送些禮物或者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因此,上上下下對他的評價就很高。

    當然,他也有對立麵,他的政敵會散布各種謠言貶損他,說他好大喜功,為了盡快出政績,往上爬,不惜一切代價從各家銀行貸款上百億,一下子就透支了桂江市今後十幾年的財力。他是拍拍屁股走了,提拔了,但是,以後誰當了桂江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得給他不斷地擦屁股。

    總而言之,圍繞著況遠征這個人,西江省官場上雖然有很大爭議,但畢竟人家的政績出來了,人家又會搞人際關係,省委書記楊春風和省長劉放明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在中組部考核的時候,都說了他不少好話。

    此外,自從王一鳴來了西江省工作,他和況遠征的關係就一直發展得不錯。這或許也叫緣分吧,王一鳴看了這個人一眼,就覺得,他的氣質是自己所喜歡的。兩個人有眼緣。和況遠征接觸過幾次後,王一鳴就覺得,兩個人還是有不少共同語言的,可以說是一見如故吧。

    在官場上,高級官員之間能夠找一個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已經非常難得了。

    此後的兩年時間裏,王一鳴但凡到桂江市視察,隻要況遠征在家,他都是全程陪同。這樣兩個人有了更多的接觸。王一鳴通過聊天,知道了況遠征的工作思路,對他這個人的能力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他認為況遠征是一個實幹家,交給他任何一個市,他都會做出成績的。

    況遠征也對王一鳴對自己的高看充滿了感激。官場上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上麵有一個大領導能夠關心你,理解你,在關鍵的時候能為你說句話。這叫做上麵有伯樂。雖然你是匹千裏馬,但是,沒有伯樂,在眾人眼裏你隻能算是匹駑馬,誰也不會知道你,不會給你提供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平台。

    而王一鳴不一樣,他來頭大,是未來西江省政壇上的霸主,所以,況遠征知道,自己今後要想在西江省政壇上有大的發展,必須和王一鳴處理好關係,受到王一鳴的欣賞是最便捷的途徑,所以況遠征對於王一鳴也是刻意逢迎。不這樣做不行啊,如今的社會就是這樣,一個領導幹部不僅要會做大事情,許多小事情更考驗你的智慧和悟性。

    去年五月份,王一鳴的父母突然提出,想到西江看看兒子王一鳴,順便到桂江、江城、臨海幾個地方旅遊旅遊,他們老兩口都是老農民,從來沒有來過西江這地方,從電視上看,他們知道兒子王一鳴現在呆的這個地方風景非常好,再說了,兒子也已經在西江當上省委副書記了,老兩口也該為生了這樣的兒子揚眉吐氣一回了。

    王一鳴接了父親王春福的電話,說:“好,我也想抽出時間專門陪一陪你和娘,但是,我這裏每天都有事,根本走不開,你們兩個來,我也不放心,幹脆讓二虎請十幾天假,陪你們來吧,他全程陪同,我也放心些。你們兩個出門在外,現在坐車都找不到地方,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沒辦法的。”

    王春福說:“好,我給二虎說說。”

    王一鳴不放心,立即就撥通了弟弟二虎的電話,說:“二虎啊,爹和娘想來我這裏旅遊旅遊,是好事情,我工作忙,你現在雖然工作也忙,但是,總比我清閑些吧,你幹脆請十幾天假,陪著爹和娘旅遊旅遊,咱們兄弟,也可以好好聊聊天。我也放心些。”

    二虎現在在老家的河川縣裏當了縣政協的副主席了,還兼著縣教育局的黨委書記。他這個副處級幹部還是王一鳴給他弄成的。當時王一鳴還在S部當副部長,老家省裏、市裏、縣裏的官員,都知道王一鳴手裏掌握的有幾個億的資金,他們一年到頭,會到北京跑多次,和王一鳴拉關係,讓他對家鄉關照關照。

    有一年年底,市裏的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在北京,舉辦老鄉感情聯絡會。王一鳴作為S部的常務副部長,是當時出席聯絡會的最高級別官員,還是最有實權的國務院部委機關領導,在家鄉人麵前,一時間風光無限。市委書記和市長一左一右,坐在他兩邊,陪他吃飯。

    市委書記姓蘇,市長姓李,他們以前都是省裏的正廳級幹部,蘇書記原來是省委組織部的副部長,李市長原來是省政府的副秘書長,他們都是剛到王一鳴家鄉那個市工作了幾個月,才知道這裏在中直機關也有不少大人物,王一鳴副部長就是一個,他的老家是下麵的河川縣的,屬於正宗的河川在京老鄉。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蘇書記和李市長雖然是第一次陪王一鳴吃飯,但是他們熱情得不得了,臉上一律帶著討好的笑容,給王一鳴敬酒、布菜。酒酣耳熱之際,蘇書記問王一鳴說:“王部長,你家鄉還有什麽人?”

    王一鳴說:“我父母、弟弟、妹妹都在河川縣。”

    蘇書記說:“咱弟弟是幹什麽的?”

    王一鳴說:“在縣教育局做局長。”

    前幾年,河川縣的縣長和縣委書記經常跑北京,帶著王二虎找王一鳴辦事,時間長了,大家都熟悉了。王一鳴為家鄉的事情沒少費心。該撥錢的撥錢,該協調關係的協調關係,辦成了不少事情。為此,曆屆縣委書記和縣長都很感激王一鳴,所以對於二虎就特別關照,很快就提拔他做了縣教育局的局長。

    蘇書記說:“這就好辦了,等我回去見一見,馬上就給他解決個副處級。”

    王一鳴說:“那就有勞老兄了。”蘇書記五十一了,比王一鳴還大。

    旁邊的李市長說:“王部長今後家裏有什麽事情,給我和蘇書記打個電話就行了,千萬不要客氣,我們現在是地主,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我們調走了,想給你辦事情都沒有機會了。”

    王一鳴說:“那就太謝謝二位老兄了!”

    果然,過來半個多月,二虎就給王一鳴來電話了,說:“哥,我通過考察了,提名為縣政協的副主席。”

    王一鳴沒想到這個事情他們辦得這麽快,就說:“是嗎?你見過蘇書記了?”

    二虎說:“見過了,還喝了幾杯酒,我敬了蘇書記兩大杯!”

    王一鳴說:“你一個小局長,怎麽有機會和蘇書記吃飯啊?”

    二虎說:“哥,是這樣的,縣裏不是要換屆嗎,班子大變動,為了考察幹部,蘇書記親自來的咱們縣,說是視察工作,其實就是聽取縣委書記和縣長的匯報,考慮縣四大班子人選的問題。本來,今年沒有我什麽事。我沒有送禮,聽說那些想升副處級的,有的送了幾十萬。我們縣的交通局長和財政局長,為了爭那個副縣長當,有的說花了六七十萬,有的說花了上百萬。我哪有那麽多錢送給他們呀?!我根本就不跑。誰知道,前幾天蘇書記來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在河川大酒店裏,菜都上來了,他突然對縣委孫書記說,你把王二虎找來,我要見見他。孫書記連忙讓縣委辦公室主任聯係我,我接到電話,立即趕過去見他。蘇書記見了我,笑嗬嗬的,和我特意握了握手說:‘你就是二虎啊!王一鳴是你哥吧?’我說:‘是。’蘇書記說:‘我和你哥前些天剛在北京吃了頓飯,你哥對家鄉人很照顧啊。吃飯的時候,還特意提起你。’我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說:‘是的,是的。’最後蘇書記說:‘好吧,第一次見麵,我們喝兩杯吧!’於是,我就和蘇書記碰了兩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