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94)
字數:471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第二天早上七點半,王一鳴和李耀一起來到首長的住處,請首長去吃早餐。上午八點,大家一起上中巴車,到了西城起義紀念館參觀那裏的展品,聽講解員講解,還看了西城起義的紀錄片介紹。
九點半,大家離開紀念館,然後到了西江解放紀念碑前,首長親自整理花籃上的綬帶,向革命烈士們敬獻了花籃。大家然後一起三鞠躬,簇擁著首長,圍著紀念碑轉了一圈。
首長麵色凝重,眺望著山腳下的城市,對王一鳴說:“一鳴同誌,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曾經有無數的革命先烈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全國光是犧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四百多萬人,不知道名字的更是無法計算。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共產黨人的天下。所以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記著,是老百姓的流血犧牲,才保住了我們共產黨這個組織。我們的力量,隻能來自於人民的擁護。如果我們黨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脫離了人民群眾,到處是貪官汙吏,那麽總有一天,人民一定會拋棄我們。所以總書記說,共產黨的執政不是天上掉的餡餅,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執政以後,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一定要像毛主席所說的那樣,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當前我們黨內還充斥著一些不良的歪風邪氣,有些人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在工作中拉幫結派,跑官賣官,弄虛作假,好大喜功,搞假政績,糊弄中央,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升遷,什麽無法無天的事情都幹得出來,這股歪風邪氣如果管不住,我們的黨真有可能出現重大挫折的危險。脫離了人民群眾,高高在上,成了官老爺,不能獲得老百姓的真心擁護,而是獲得了老百姓的刻骨仇恨,這樣的害群之馬,是要葬送掉整個共產黨隊五的,所以總書記說了,反腐敗鬥爭關係到我們黨的生死存亡,中央已經下了大的決心,反腐敗,一定要蒼蠅老虎一起打。隻有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看到我們黨壯士斷腕的決心,才能重拾對我們黨的信心,你們西江省我看也要在反腐敗鬥爭中多抓幾個典型的案例,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對那些害群之馬,絕不能姑息養奸,一定要嚴懲不貸。”
王一鳴不知道首長說這些話,是不是有所指,還是泛泛而談,不好回答,隻能順著他的話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
其實前一段,王一鳴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他仔細讀了一遍,感慨萬千。帖子的內容是這樣的。
清明節快到了,地下的烈士紛紛來電。
江姐問:國民黨被推翻了麽?
答:被阿扁推翻了。
董存瑞問:勞動人民還當牛做馬嗎?
答:不勞動了,都下崗了。
吳瓊花問:姐妹們都翻身得解放了嗎?
答:思想解放了,都當小姐了。
揚子榮問:土匪都剿滅了嗎?
答:都改當公安和城管了。
楊白勞問:地主都打倒了麽?
答:都入黨了。
雷鋒問:那資本家呢?
答:都進人大和政協了!
劉胡蘭問:同誌們都藏好了麽?
答:都隱身上網了
毛主席問:大家現在都在忙什麽?
答:都在鬥地主
毛主席:那我就放心了……
這個帖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折射了中國當今的各種社會現象。這幾十年,整個中國所發生的一切,有讓人鼓舞的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讓人唏噓不已的地方,我們的社會已經到了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發生錯綜複雜的作用的危險期,真是應驗了鄧小平所說的那句話,發展起來後,矛盾更多,更複雜,任務更艱巨。這些問題考驗著每一個共產黨人,也考驗著像王一鳴這樣的有良知、敢於擔當的黨的高級幹部。
站在旁邊的鄭天運和秦書海也聽到了首長和王一鳴的對話。他們心裏都是七上八下的,他們不知道首長說這些話是不是對準他們說的,他們倆在西江省裏,現在一個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一個是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都屬於名符其實的大老虎了。
他們在官場上這麽多年,哪一個也不能夠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完全幹淨的。久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啊!現在的官場上誰不知道,反腐敗鬥爭就是做樣子的,誰落網了,基本上屬於是命不好,該你倒黴!
在當前的體製下,官員們的權力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督,雖然有紀委、監察局、檢察院、法院等司法和行政機關,看似隊五龐大,監督機構完善,其實這些機構在官員們麵前形同虛設,特別是在上級官員麵前,這些機關根本沒有監督他們的權力,相反還成了他們手中可以利用的**工具,對於那些敢於舉報他們貪汙腐敗的人民群眾,給予打擊報複。這些機構不僅反不了貪,有時候還成了腐敗分子的保護傘!
所以官員們年年嘴裏反腐敗,而在私下裏,他們該做什麽就做什麽,該怎麽玩還怎麽玩,腐敗不腐敗,完全憑自覺,憑自己的道德修養,那些有自律精神的,還有上進的念頭的,就收斂些。那些意誌薄弱的,或者升官無望的就下水了,萌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念頭,導致現在的官場上大官大貪、小官小貪,貪汙腐敗成了普遍現象,廉潔自律成了空喊的口號,能夠做到潔身自好的人更是成了鳳毛麟角,你說這樣的情況,上麵就是想抓,你抓誰?抓得完嗎?再說了,誰能保證他王一鳴不收禮,不向更高級別的官員行賄?所以現在的官場上,你隻要進了這個圈子,想完全幹幹淨淨,一塵不染,基本上沒有那個可能了。大家誰也不要說誰,仔細看看,屁股上誰會沒有屎!
按照安排,下午王一鳴和李耀一幫人陪著首長視察了西城市的棚戶區。
西城市是個資源比較富裕的地市,在改革開放以前的幾十年,曾經建設了幾十家大型工廠,有錳礦廠、水泥廠、翻砂廠、機械廠、造紙廠、棉紡織廠等等,這些工廠大部分都集中在市區的東郊,自然而然形成了周圍十幾平方公裏的工人村,在這裏,生活著四五萬的工人和他們的家屬。整個工人村最高峰的時候,有十幾萬人。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是整個西城市最生機勃勃的地方。在那裏生活的工人們是這座城市收入最高、住房條件最好、生活水平最優越的一個群體。他們一旦進了工廠,就成了國家的人,再也不用為自己的收入和工作發愁了,生老病死,都有企業安排好了。他們按時上班,按時領工資,工廠裏還時不時地發福利。到了結婚的年齡,找到結婚對象,打了結婚證,就可以向廠方申請住房。房子雖然不大,有時候是一間平房。條件好的工廠,有些工人可以分到一個一房一廳的職工宿舍樓,但隨著年齡、工齡的增長,老工人和有行政級別的,可以優先住新房,換大房。大家都是按部就班,論資排輩,到時候都會有的。房子是企業免費分的,孩子可以在工廠裏的托兒所,也不要錢,天天還有免費的午餐吃。工廠裏有食堂,澡堂,醫院和學校。在附近,還有大型的百貨商店和工人大劇院、工人體育場,在這裏,工人們嫣然成了一個大型社區的真正的主人。業餘的時間,大家打籃球,踢足球,打乒乓球,到大劇院看電影,到百貨商店裏購物、逛街,生活得非常愜意。
當時,市區的姑娘們爭著要和這些廠子裏的小夥子搞對象,因為他們工資高,福利好,什麽都有保障,嫁給他們,一輩子基本上什麽都不用發愁了。那些小夥子也挑剔得很,姑娘長相不好的,他們還不要呢!
但好景不長,時代說變就變了,進入八十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外商投資給予了許多政策上的優惠,什麽減免稅收,免費劃撥土地,保證貸款,使外商投資的企業和國有企業根本不在一個公平的起跑線上。剛投資建廠的外資企業又沒有人員負擔,沒有離退休職工,不承擔社會義務,所以負擔輕,機製活,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自然低,很快就把國內的大批國有企業打垮了。
那個時候,全國都一樣,國有和集體企業整體上進入了經營困難時期,絕大部分企業停產了,很多工人失業了,在家裏沒有活幹,也沒有了任何收入。沒辦法,隻能是另謀出路。西城市工人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走上衰敗、沒落的道路的。在這裏上班的工人家庭,家家幾乎都有下崗職工,有的家庭,父親下崗了,兒子、閨女也下崗了,一家幾口人,沒有一個有工作、有固定的收入的。怎麽辦?總不能眼睜睜地餓死吧。於是,男的出去打短工,或者擺攤設點,推三輪車,掙幾個辛苦錢,買糧買煤,把一家人的肚子填飽就是最高要求,實在不行,就去偷、去搶。那個時候,整個西城市的社會治安急劇惡化,到處是小偷、搶劫犯、殺人犯,每年都有幾十起殺人案,搶劫、盜竊成了普遍現象,因為受害人太多了,許多人根本就沒有去報案。因為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小偷天天在派出所門前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那些民警根本不敢抓他們,因為小偷都是一夥的,他們人多,等到民警下班了,他們在路上就可以集體圍攻民警,有的民警被小偷和黑社會團夥打殘了,胳膊剁掉了一個,腳筋給挑斷了,成了殘廢,結果公安局破不了案。有的公安人員本身就成了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事實上成了黑社會的保護傘,於是,犯罪嫌疑人更受不到什麽懲罰,他們繼續逍遙法外,於是更加有恃無恐。老百姓見了他們,像躲瘟疫一樣,因為他們知道,現在這個社會正不壓邪,為了自己的平安,還是少說為妙。他們就是親眼見了那些人違法亂紀的事情,讓他們作證,他們也會拒絕,說自己什麽也沒有看見。他們是害怕自己將來會受到報複。那些家夥可不是吃素的,他們一旦從裏麵放了出來,是要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