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5)

字數:39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劉茂讓司機搬了一箱茅台、一箱五糧液放在了他們家客廳裏,還有五條軟中華香煙,一些冬蟲夏草之類的補品。這些東西,隨隨便便就需要上萬塊。

    楊春風一看,劉茂還是這樣夠意思,這年頭,人一走茶就涼,沒有權力了,就沒有人想著你了,現在逢年過節還能帶著厚禮到家裏看望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送禮這麽重的,更是屈指可數了。

    楊春風兩口子對劉茂都很客氣,忙把他往屋子裏讓,然後是倒茶、拿水果,熱情得不得了。

    坐下來聊了一會兒天,雙方說了一些不鹹不淡的話,大概有十幾分鍾的樣子,劉茂就告辭了,因為他還要順便拜訪劉放明和鄭天運家。劉放明是前省長,對他劉茂也關照過,他逢年過節是不能忘記的。

    鄭天運對他有知遇之恩,當初不是鄭天運在楊春風麵前推薦了他,他一個副廳級幹部,當時還真是進不了楊春風的法眼,所以,他對鄭天運更是充滿了感激之情,逢年過節,對鄭天運的禮物更重,東西是東西,現金是現金,一出手就是十萬八萬的。

    往年王一鳴還隻是個省委副書記,在劉茂的心目中,地位還不是那麽重要,需要他親自出麵打點。當然,逢年過節的時候,必要的禮物還是要給王一鳴準備一份的,其他的幾個省委常委也都有,這又用不著他自己花錢,都是職務消費,他安排司機準備就可以了,花多少錢,有發票就可以報銷。禮物也用不著劉茂親自去送,也是司機聯係好王一鳴的司機小邵或者龔秘書,對方告訴地址,然後司機開車親自送過去就行了。其他的省委常委,除了鄭天運和範一弓,也是這樣辦理的。鄭天運對他有特別的恩情,他要重點表示。範一弓是河東市委書記,是地主,河東鋼鐵集團就在人家管轄的地麵上,有許多事情要求到範一弓的,所以他也得重點表示。

    今年這個春節,王一鳴和李耀成了他重點拜訪的對象,他們一個是省委書記,一個是省長,劉茂這個董事長隻要還想幹下去,就不可避免地要和這兩個關鍵人物打交道。所有,即使再忙,他也有親自登門拜見,這是必要的禮數啊。他也想像往年一樣,送些禮物就算了,表示個心意就行了,但是,那樣做自己是省心了,但是王一鳴會對他怎麽看?李耀會對他怎麽看?萬一認為他劉茂大條,不懂得規矩,那不就壞了。所以,禮多人不怪,還是自己親自出麵安全。

    劉茂坐在沙發上,向王一鳴簡單匯報了集團的經營情況,說起所取得的成就,眉飛色舞,真是亮點多多。隨著市場上鋼材價格的節節攀升,集團的銷售額也大幅度提升,整個集團的效益也是顯著增長,對省裏的稅收也增長了一大塊。職工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平均下來,一個月有三千多塊,在河東市,已經和公務員相差無幾了。

    王一鳴問:“你們集團現在有多少員工?”

    劉茂說:“在職的有八千六百多,退休的有三千多。”

    王一鳴說:“一個人平均一年有四萬塊的收入嗎?”

    劉茂說:“有,有,平均算就更高了,五萬出頭,因為中層幹部以上的工資就更高了,到了集團領導班子這個層次,一年最少是八十萬。”

    王一鳴問:“你這個董事長,今年能夠拿多少?”

    劉茂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說:“前幾天我們集團的總會計師告訴我,我的收入全部算下來,去年應該有一百八十多萬吧。”

    王一鳴喔了一聲,說:“這麽高啊,你老劉不是發大財了嗎!”

    劉茂說:“都是省委、省政府領導得好,市場也比較景氣,過去的一年,全國的鋼鐵企業普遍效益好於往年,大家的盈利水平都比較高,我們趕上了這一波鋼鐵業的大增長。”

    王一鳴說:“那退休的人能拿多少錢?”

    劉茂說:“退休的就少多了,估計一個月也就是一千多塊,和其他的單位差不多。企業嗎,標準就比公務員差了一大塊。”

    王一鳴問:“這個收入分配也太懸殊了吧,你一個人就相當於一百八十個退休員工的收入,一百八十倍啊,是不是太高了點?”

    劉茂一聽,不知道王一鳴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是不是對自己的高收入有不同意見,但這是國內上市公司的規矩,現在的收入分配,就是要拉開差距,讓管理層有積極性,當初設計的遊戲規則就是這個樣子的。大家都是這樣執行的,這個收入水平,對於年銷售額幾百億元的集團,已經很保守了。和央企那些高管相比,和發達地區的私營企業相比,還差距很大呢。人家動不動就是收入上千萬,甚至幾千萬,這些錢,養一個部門經理都不夠。

    劉茂於是尷尬地笑了笑說:“王書記,比著下崗職工,我的收入是高了,但是,和國內同等規模企業比,我的收入還不算高,隻能算是中下等吧,人家高的央企,像那些銀行、證劵業的高管,一年的收入,能頂我十幾個呢,人家那才是真高!我們這算什麽吧,不值一提!”

    國內一些企業的高管,現在這幾年,倡導收入和國際接軌,一年的收入有上千萬人民幣,甚至幾千萬人民幣,這些情況王一鳴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國內的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政府背景的公司,是靠雄厚的政府資源,靠壟斷地位才獲得巨大收益的,企業的盈利有時候和經營者的能力沒有關係,我們這種體製,就是派個笨蛋到這些企業當董事長,企業照樣賺大錢。因為它是壟斷性企業,是政府的兒子,共和國的長子,他們和國外充分競爭的市場主體不一樣,人家都說從市場上真刀真槍幹出來的,說白了,人家國外的高管是真正憑本事,把企業經營得好,有了大的盈利,自己才得到了高的報酬。如果企業倒閉了,或者經營下滑,他們的名聲掃地,一輩子的飯碗就砸了,職業經理人的牌子就叫不響了,誰會聘請一個倒閉企業的掌門人來經營一個新公司啊。

    而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國有企業都是政府的兒子,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組織部門考核任命的,他們說白了也都是官員,不做企業了,可以做廳長、局長,市長或者市委書記。央企的那些高管,下派到省裏,都是省長、副省長的。還有一些年齡偏大的官員,不好提拔了,於是組織部門就把他們安排到那些大型央企裏,拿幾年年薪製的工資,一年下來,輕輕鬆鬆幾百萬,三五年下來,就是千萬富翁了,比升官還痛快。像天倫集團的董事長趙經天,你現在就是給他個部長的位子幹,他未必願意,因為事情多,操心不說,生活質量肯定比現在差多了。他現在管著這樣大的一個企業集團,資產幾千個億,手裏的錢想怎麽花就怎麽花,想玩什麽樣的女人隨便,隻要是他看得上的人,一句話,就給你一個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位子,整個一個土皇帝,愜意得很呐!

    王一鳴說:“你這個收入,和那些央企的高管比,是不高,但是我們西江省的收入水平,你也知道,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退休金也就是一千塊出頭,這樣的差距還是太大了。你和我比一比,我省委書記,一個月的工資加上獎金,也就是六千多塊,聽說還要調整,就是再增加個三千多塊,才多少?一個月也就是一萬塊左右嗎?一年十二萬,和你比,能比嗎?所以,要知足啊!”

    劉茂明白,王一鳴可能是想降低他們高管的工資,你降就降吧,反正你是老大,鼻子大壓嘴,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反正我的烏紗帽在你手心裏握著呢,你說給我多少就是多少。隻要我這個董事長還讓我幹下去,想發財,有的是辦法。到時候,誰還看這幾個年薪算什麽啊!隨便做幾單事情,就賺幾千萬了。隻要有權,就有的是錢。

    劉茂說:“王書記,聽你這麽一說,我們高管的工資是定的有些高了,回去我們董事會再開會研究研究,製定一個合理的分配方案。你看這麽行吧?”

    王一鳴一聽,這個劉茂挺乖的嗎,於是就笑著說:“你能有這個認識,很好,回頭我安排國資委,商量商量,統一一下省內大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酬標準,做到既有激勵,又不把收入差距拉得太大,那樣群眾會有看法的,也不符合小平同誌說的共同富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