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字數:361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接下來這幾天,王一鳴白天的活動也是安排得滿滿的。看望福利院的兒童,看望住院治療的老紅軍、省部級老幹部。在況遠征的陪同下,視察了江城市百貨大樓和幾個大型超市,看看各種商品的供應情況,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最關鍵的是,西江省每天晚上的《西江新聞》裏,天天都可以看到他王一鳴的鏡頭,老百姓可以通過電視,看到雖然是春節大假,老百姓休息了,而西江省的最高領導人省委書記王一鳴,是沒有休息的,照樣在工作。
隻有在晚上,他的時間相對寬裕些,可以自由支配,於是就出席了幾場宴席。
第一場是省政協主席周廣生安排的。周廣生現在手裏雖然沒有實權了,但是名正言順的正省級幹部,在整個西江省裏,他的排名僅次於王一鳴和李耀,位居第三。況且他本人和王一鳴的私交一直不錯,現在又聽說王一鳴的老婆和兒子都在西江過春節,再怎麽說都應該請王一鳴全家吃頓飯。於是,就親自打了王一鳴電話,說安排在大年初五的晚上。
王一鳴接了電話,沒有推辭,立即就答應了周廣生的要求。要是其他的人,他還可以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說現在還確定不了時間,到時候再說吧。但是,對於周廣生卻不能這樣。因為王一鳴對周廣生一向印象就不錯,當初剛來西江省工作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省委主要領導裏,是周廣生主動和他接近,請王一鳴出去吃飯,遊玩,兩個人還在一起交流思想,王一鳴有什麽疑惑的地方,還可以私下裏向周廣生請教請教,所以一直以來,兩個人走得就很近,以至於引起了當時的省委書記楊春風的不滿,曾經在辦公室裏當麵敲打王一鳴,提醒他在主要領導幹部之間要保持好距離,不和任何人搞小圈子。
王一鳴聽了心裏雖然不高興,但是,自己初來乍到,立足未穩,當時是不具備和楊春風攤牌的能量的。所以,隻能是選擇忍氣吞聲,服從楊春風的安排。此後的一段時間,王一鳴故意疏遠和周廣生的距離,少接觸,不來往,讓楊春風抓不到什麽把柄了,於是才放了心。
周廣生也感覺到了王一鳴行為上的變化,是有意回避和他周廣生的交往,他是多麽聰明的人啊,一看就明白了,王一鳴和自己的過多接觸,肯定是引起了楊春風的警惕。楊春風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權力欲很強,他一向以西江省的老大自居,容不得任何人向自己的權威提出挑戰,兩個省委副書記聯手,確實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向他發起挑戰,構成威脅。所以他才處心積慮,要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大家都是權力場上的高手,相對一笑,就心知肚明。周廣生和王一鳴雖然平常裏不來往了,但是到了省委常委會上,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一個眼神,就溝通好了。周廣生想要王一鳴為自己做什麽,王一鳴想要他周廣生為自己說什麽話,大家不用溝通,一看眼神就明白了。
周廣生是西江本地人,土生土長,在西江省的政壇上摸爬滾打了三四十年,積累了深厚的人脈,這樣的坐地戶,你就是省委書記,一把手,有的時候也奈何他不得。強龍不壓地頭蛇嗎!
終楊春風時代,他對周廣生采取的措施都是限製、控製、鉗製,誰跟他走得近,就冷落誰,疏遠誰,讓西江省的幹部明白一個道理,周廣生那個山頭上,人越少越好。隻要你們逃離周廣生,想升官是可以的,想發財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西江省的一大批本地幹部通過察言觀色,逐漸看出來一些門道,於是紛紛改換門庭,或直接投靠楊春風,或投靠當時的省長劉放明,實在沒有機會投靠這兩個人,就退而求其次,看楊春風欣賞誰,他們就去投靠誰。一時間,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高天民的家裏,門庭若市,成了西江省本地幹部趨之若鶩的地方。因為高天民是西江本地幹部出身,現在又深得楊春風的信任,他說你行,向楊春風引薦一下,你的事情就解決了。處級變副廳,副廳變正廳,有時候就是高天民的一句話。有相當一段時間,在西江省本地幹部眼裏,高天民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周廣生。雖然周廣生的職務是省委副書記,在省委領導的排名裏比高天民這個省委常委、秘書長靠前多了。
而現在這幾個月,大家很快就看出來了,隨著楊春風和劉放明退出曆史舞台,西江省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變成了王一鳴和李耀。王一鳴和李耀都是外省人,在西江做官。西江本地幹部中,周廣生的地位現在無與倫比,論級別,他是現在唯一在職的正省級幹部。論影響力,他和王一鳴的私交一向就比較好。雖然他現在不是省委常委了,參加不了省委常委會,在人事決策問題上沒有了投票權。但是,誰都明白,他這個省政協主席給哪個省委常委打個電話,人家都得給他個麵子。說白了,他周廣生手裏是沒有什麽人事決策權,但是,他帶領一幫子政協委員,要是想讓哪一個幹部出出醜,還是完全有那個本事的。政協在省裏,雖然名義上無足輕重,幹不了什麽事情,但是,政協委員可以提交提案。哪一個廳局你得罪了政協,人家是有辦法對付你的。
所以周廣生的行情看漲,這個春節,他家裏比前些年明顯得熱鬧了許多,用門庭若市來形容,似乎一點也不過分。那些廳、局長,市長、市委書記,也都開始親自上門,到周廣生家裏拜拜碼頭。
而高天民的行情卻一落千丈,雖然還不至於門可羅雀,但是,到家裏拜碼頭的官員,從數量到質量,都大不如以前了。以前來的人很多,廳級的上百個很正常,處級的簡直是數不清。送的禮物檔次也高。現在廳級的區區十幾個,處級的比著以前,簡直是沒辦法提。二十多個人,還大多數是人大機關的一些處級幹部,和他現在的工作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高天民現在是省人大的副主任,主持省人大常委會的日常工作,那些處級幹部還要在他手下混飯吃,逢年過節不到家裏拜拜碼頭,說不過去的。
對於周廣生,王一鳴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西江省本地幹部中出類拔萃,擁有很高的人氣和深廣的人脈。團結住他,就相當於團結了絕大部分的西江本地幹部,穩定了人心。
王一鳴深知,自己在西江省根基不深,基本上沒有屬於自己的嫡係部隊,要想在短期內改變這種局麵,是絕不可能做得到的。怎麽辦?隻能是采取平衡戰略,抓住幾個大佬,像周廣生,他代表的是西江本地派。像秦大龍,他代表的是外地幹部派。況遠征,他代表的是北京下派幹部派。覃光明和高建勳代表的省級離退休老幹部。這樣五湖四海,各個山頭上都有大佬和他王一鳴關係不錯,有什麽事情了,大家通通氣,打個招呼,他王一鳴給大家麵子,大家自然會給他王一鳴麵子,這樣他王一鳴的位子就坐穩了,權力就鞏固了,他才能成為真正的一把手,而不是被架空或者受到什麽人的鉗製。省長李耀才不敢向他這個一把手發起挑戰。
王一鳴知道,在今後的工作中,省長和省委書記不會很好地配合,有矛盾是必然的。這是當前的權力分配格局決定的。省委書記沒有權力提名誰當省長,都是中央組織部任命的,省人大的選舉,也隻是走走形式,履行一下程序而已。
省長的烏紗帽既然不是省委書記給的,他配合你工作,是給你麵子;不配合你工作,也理所當然。省長甚至和省委書記當麵鼓對麵鑼地幹起來的,也屢見不鮮。隻不過最後大家可能是兩敗俱傷,上級組織部門各打五十大板,把你們調離開,安排到一個無關緊要的崗位,混到退休算了。因為什麽?你們兩個人都沒有大局觀念,那好,你們就全部出局吧。
所以,現在聰明的省長都會對省委書記忍氣吞聲,把你送走,高升了,我就順理成章,接了省委書記。等我當了一把手,我再牛氣!做小媳婦也就是區區四五年,忍一忍就過去了。
從現在這幾個月的實踐來看,王一鳴覺得,省長李耀這個人,還是基本上懂禮數的,對王一鳴的工作是配合的,沒有出現對抗的苗頭,倚老賣老,這很好,李耀年齡比王一鳴大八歲多,有個老哥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