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章 計將安出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A+A-


    一旁的杜嫿禕本在神遊物外,不知在想些什麽,聽到這番隱含恨意的話,卻一下回過神來,眉梢一揚,大聲說道:“二兄你這是再說什麽渾話。

    杜家這些年是對張家扶持甚重,可也因為張家暗中使力,成了可為大楚王室采買器物,經營產業的皇商之一。

    兩家之間本是互助互利的關係,怎麽到了你的嘴巴裏,變得好像單單隻有杜家幫著張家一般。”

    聽到這話,那壯年男子冷笑著說道:“真是女生外向,嫁去了張家就隻記得自己是張氏夫人,替張家說話,卻忘了到底是哪家哪姓生的你,養的你。

    那張家是幫著杜家成了皇商,也的的確確替杜家出過幾次頭,算是光耀了門庭,可單單這些就值百萬金珠嗎,真是笑話。”

    杜嫿禕聞言,被這番話堵得胸口發悶,一時間卻又不知該怎麽分辨,臉孔不覺漲的通紅。

    坐在她身旁的那幹瘦老者這時卻皺皺眉頭,望著壯年男子沉聲說道:“阿仲啊阿仲,難怪人都說你有小聰明,卻無智慧。

    你到底什麽時候才能看的久遠些,不再計較眼前之利啊。

    從上古至今,比我杜家豪富的商賈不知有幾百、幾千,可現在世人能記得他們哪家哪姓的存在。

    而那熊京張氏,傳承已不知有幾萬年,雖然大夏時是河湟張氏,大周朝是望安張氏,族居之地時有不同,主掌家族的血脈也幾經變遷,但其世世代代子孫卻都天生便高人一等,就算偶有蟄伏,可不出百年家族必然崛起。

    你以為這兩者如此差異是什麽原因,是那張氏宗族興旺,每世每代都必出賢人,而那些古時的豪商卻流傳幾代,就後繼無人,是以都慢慢衰落了嗎,嗯?”

    那壯年男子麵對杜嫿禕時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可被老者如此質問卻滿臉茫然,滿臉羞惱的喃喃說道:“我若錯了,爹爹您說就是了,何必問這些難懂的話。”

    “是門第,”幹瘦老者聞言,怒聲自問自答:“是人心。

    是因為門第之差,人心之別,那目不可視,手觸不著,卻如同天塹鴻溝一般,將世人分為幾等的門第之差、人心之別!

    萬千年來,在炎黃大地無數普羅大眾心中,高門貴第便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一般,天生便該高不可攀,是以熊京張氏這樣的名門世家再淪落,在億萬黎民心裏也總是人上之上,稍有機會,自然便可重新崛起。

    而那些豪商之家就算再得勢、風光,一旦淪落在人心中也就變得與匹夫、庶民無益,想要翻身自然難如登天。

    你妹妹能嫁予熊京張氏嫡係長子為妻,不知費了我多少心力,本就等於無形中抬高了我杜家門第,就更不要說張家後來又助我杜家成為大楚皇商,幫著我們顯耀門庭了。

    這百萬金珠你以為花的不值,我卻覺得大賺大盈,賺在了長久,盈在人心!”

    “嘶。”那壯年男子聽到這番話,牙疼似的倒抽了氣,悶頭想了想,突然朝杜嫿禕拱拱手道:“阿妹,這次確是我想的淺了。

    胡亂說話,惹你動了氣,對不住了。”

    “二兄,你我是同胞骨肉兄妹,我怎麽會真生你什麽氣,”杜嫿禕聞言歎了口氣道:“而且阿竜這次也真是做下了天大的錯事。

    不要說你心裏有火氣,就算是我也是,也是心意難平。”,說著她目光轉向那幹瘦老者,目中帶淚的說道:“爹爹,現在風華失了張家嫡長孫的位子,人像是廢了一般,也不去國子監讀書,修行了,每日都悶在家裏誰都不見。

    偶爾還大吼大叫,像是發瘋了一般,實在讓我心裏難受。

    而且風華未來成不了熊京張氏的家主,咱們杜家又怎麽繼續和張家互助互協著走下去,難道心甘情願的給別人做嫁衣裳不成。

    還有,商家最怕就是被別人覺得失了信譽、眼光,一般人又沒有爹爹的見識,見有我杜家血脈的張氏子孫做不了家主了,便將我杜家這十幾年來對張家的扶持當作了笑話…”

    “囡兒莫要說了,對爹爹我還用心計,”那幹瘦老者聞言突地打斷了杜嫿禕的話道:“想要讓杜家成為真正的名門世家,讓熊京張氏的家主有一半杜氏血脈乃是捷徑。

    我圖謀幾十年的事情,萬不可能就此放棄,你便不使這激將法,我也會想方設法的將那變數除去。”

    聽到這話,杜嫿禕臉上露出些害羞且又安心的表情,不再講話。

    坐在她對麵那個一直沉默的,那個留著長髯的中年人卻突然開口道:“當初在旭國陰海郡南陽府時,能搶先一步將那變數抹去,乃是最簡單的解決之法,可惜卻錯過了。

    現在木已成舟,那變數已經依仗著浩蕩皇恩,搖身一變成了張氏的嫡長孫,其外祖又是名滿炎黃的忠烈君子,受萬民敬仰,還是天子的恩人,事情就難辦的多了。

    畢竟,咱們杜家底蘊淺薄,沒有十分得力的家臣武者、修士,再使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隻怕會弄巧成拙,所以隻能尋著正途謀劃了。”

    他話意思說的艱難,可杜嫿禕聽了卻眼睛一亮,用一種又驚又喜,頗為尊敬的語氣道:“大兄這麽說,必然是有了主意了?”

    “我確有一計可,讓風華重新獲得熊京張氏嫡孫之位,”那中年人沉吟著道:“而且還能讓我杜家在天下人麵前估名買譽,青史留名。

    隻是需付出絕大代價,甚至是傾家之財,就看父親如何決斷了。”,目光轉向那幹瘦老者。

    那幹瘦老者聞言並未開口追問,隻和那中年男子對視了片刻,輕聲問道:“吾兒所想可是圍魏救趙之計。”

    “萬事不脫父親所想也。”中年人聞言,點點頭,恭恭敬敬的答道。

    幹瘦老者聽到這話,皺皺眉頭,沒在講話,自顧自的站起身來,走出了涼亭,漫步在山水之間,陷入到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