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哲理
字數:3149 加入書籤
在情感的世界裏,為什麽你付出得越多越留不住對方?
轉發
親密關係的幸福快樂,在於彼此的付出與接受是否平衡,就是你的付出和接受要平衡。如果是超平衡,即你得到的多賺的多,對方給你的很多,你的快樂也很多,但是不利也會出現。你們會因此更加親密地捆綁在一起,誰也不想給對方自由,都太依賴對方了。所以,不懂得親密關係是需要適度的,特別親密的朋友最容易分手。超平衡也不行,黏糊得誰也離不開誰的時候肯定斷。很多人沒有去理解陰陽平衡。這是道。什麽東西都必須平衡,付出的多也不行,付出的少也不行。
現在很多的男孩女孩都很痛苦,特別是愛上對方的那一方,就一味地付出。愛本來是無私的,就是強調付出,但是往往這種付出的女性,得到的結果都不好。你對男人特別好,付出多了以後,他習以為常,就不當回事了,覺得你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甚至你哪天沒做好,他就認為你是壞女人,你圖什麽呀?所以我們說一個男人是被一個好女人慣壞的。你在付出的時候,要等待他的回報,或者要創造他能夠回報給你的機會。通俗點說,就是“吊胃口”,而不是一味地付出。很多情況下,對他不好的女子,追不上的女子,男人且上心呢!相反,你對男人上心,他對你就不上心,所以我們就悠著點,就要學會吊他胃口,這叫陰陽平衡啊!
你隻想獲取的多,對方就少了,就陰陽不和了;你要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並且希望另一方能夠回報的話,事實上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壓力,他會很痛苦,反而回報的越來越少,最後這種不平等的狀態越來越嚴重;如果兩個人都想從對方身上得到的多,給對方的也多,兩個人就越來越緊密,彼此就會沒有自由;兩個人都想要自由的話,就變成了付出的少,對方也回報的少。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不平衡。而處於中間,就是智慧;智慧就是中道,就是說,夫妻關係的陰陽平衡必須恰到好處。
有這樣一對夫妻,兩個人分手了。這個女人做企業做得也挺大,但她十九年如一日,每天吃飯之前必定回家,哪怕她要出去應酬也把飯做了,慢慢把男人培養成博士生,但是有一天她終於做出了決定,跟她丈夫離婚了。有一次她把飯做好了以後,讓她愛人來吃,她愛人卻在電腦前玩遊戲。她愛人博士畢業後,一直沒找工作,她一直在家裏養著他。她看著這個男人,想到她做了十九年,而他一點兒都不知道回報,心裏就涼了,她斷然地說,不管你以後多麽有出息,我不找你了。
你看兩人,十九年婚姻分手了,這就是典型的少平衡,陰陽不和。這個例子中,是那個付出很多的妻子最後覺得不公平,她停止了。可事實上更多的是另一種情況,中間離開、中斷這段關係的往往是那些接受太多的人。
這就可以解決大家的一個困惑。很多自稱賢妻良母的人,把一個男人捧在手心裏,用一生的愛,讓那個男人什麽都不幹,對那個男人好得不得了,最後那個男人跑了。結果她就得出一個結論,天下的男人都是壞男人。其實不是這樣的,歸根到底就是陰陽不和呀!她不知道她的做法讓對方失衡了。當給對方太多,對方沒法回報的時候,對方也很痛苦的。她認為給對方越多,對方應該越感恩才對。這也使很多條件優越的女孩子大惑不解,自己家庭很好,有權有勢有錢,事業很成功,認識一個地位很低的男孩子,就無私地嫁給他,婚後一心一意地扶持他,可是沒想到,這個男人卻有了外遇。當一個人無法回報的時候,他反而會離開,因為他無法承載你的情義,他回報不了。這就是為什麽那些強勢的女人往往沒有好婚姻的原因。給予的和接受的是要有限度的,這叫陰陽平衡。
在座的各位妻子想一想,你的付出,對方能不能給予回報?當你認為你付出太多時,記住稍微停一停,因為如果超出了他的回報能力,他會很有壓力的。反過來也一樣,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好得不得了,對方不一定就能跟你到底,這是宇宙法則,沒有辦法改變。很多人不懂陰陽平衡,就得出什麽男人靠不住、女人靠不住的結論,卻不知道是陰陽平衡出了問題。它和人品、道德有時是無關的。當你不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就算你認為自己再好,結果卻是讓對方失衡了。
如果一方傷害了另一方,很奇怪,也會出現一種內在需要,把事情扯平,因為他有一種愧疚感,需要為對方做出補償,甚至過了多年以後,心裏一直內疚,還想彌補對方。這也是自然當中的陰陽平衡,是宇宙的一個法則。傷害過你的人,你做出決定不需要對方補償的時候,其實對於雙方都是傷害。因為他得不到平衡,他就不能贖罪,這個不平衡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且會更加嚴重。
你會發現天下永遠是陰陽平衡的。不管是正麵的需求,還是反麵的需求,你把陰陽平衡理解透了,做事的具體方法就有了。假如在大的方麵不理解,總是在小的方麵去理解,那我們在大事情上就不會處理。假如把大方麵的法了解了,就會發現生活當中很多小事、很多細節問題自然會解決。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平衡法則,當你索取的時候,一定想想自己能不能給得起回報,或者你給予別人的時候,也要想到對方能不能給你回報,這就叫“德能配位”。這種施與受的循環,造成了人際關係的正麵的張力。這是宇宙的法則。所以平衡的關鍵在於施與愛,也就是給予和接受的是要有限度的,隻能在對方能夠接受和回報的相等的程度之內,這叫陰陽平衡。
一位做影視的女士離婚之後得了癌症。前夫來看她時,提出要把他自己的一套別墅送給她作為補償。這位女士堅決不同意,說我死了也不會要你的錢。這位前夫十分痛苦。後來她問我,老師,您看我做的對不對呢?我說,你都得癌症了,治好治不好都不好說。人生啊,因果宜了不宜結,你別欠人的,也別讓他欠你的,你就照顧照顧他,收下吧。後來她前夫再去看她,她終於點頭收下了,那個男人高興得不得了。他要是不補償她,他真的一輩子內疚。所以付出者心裏有補償的需要,如果接受者接受的話,這種緊張關係就能化解,這就是施與受的循環,這就是陰陽。不能一說陰陽,就覺得跟現實生活沒有關係,實際上關係很大,陰陽平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平等。如果你給多了,造成對方不能回報,也就是不平等。
很多人沒有思考陰陽平衡的問題,付出了很大的人生代價。有的女人想得到錢,就去傍大款、傍大權,這是想付出很少、得到很多的典型例子。這種人會有一個結果,要想把這個關係維持下去,她就要用自己的一生、自己的婚姻作代價,就要犧牲自己的青春。對方付出也是需要回報的,我給你這麽多錢可以,我給你買房買車買名牌都可以,你的青春得給我。當你過了三四十歲,等你青春沒有的時候,對方也厭煩你了,你就可以離開了。再萬一生了孩子,這個孩子怎麽辦?如果對方的家庭知道了,就更麻煩了,勢必引起軒然大波。她的代價是精神生活沒有了,自己一個人在家待著的時候,不能隨便出去找人,對方知道了會懲罰她,她會失去所擁有的一切。天下永遠是需要陰陽平衡的,再討巧的人也逃不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