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0 第一封詔書
字數:3330 加入書籤
城頭的風景再是壯麗,再是獨好,終歸不是自家的一路人,兵法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道理,在座的諸侯裏不學無術的袁術也是門清的很,士氣已經受挫了,還是這麽拖下去,三十萬號稱百萬的關東聯軍十有八九就要不戰自潰了。
妒心嚴重見不得別人一點好的袁術,心腸更是歹毒,籌謀了一條既能削弱其他諸侯又能揚自己聲威的計策:“兄長,不能再拖下去了,在這麽拖下去能不能攻克虎牢關都是小事,萬一留給董卓充足的時間,從西涼調來一半的邊疆鐵騎,足夠橫掃咱們這貌合神離的三十萬大軍。”
“到那時,你我甭說是揚名立萬,為家中長輩報仇了,你我兄弟的項上人頭都會不保的。”
“咱們不如這樣,十八鎮大軍,一家出一位宗師,加起來就是十八位宗師,本官就不信了,他呂布再是當世無敵,還能敵得過十八位宗師的聯手?”
話音剛落,袁術先一步看向了這些日子以來因為宣武帝駕崩一事,染上酗酒毛病的曹操,目光灼灼的詢問道:“孟德兄怎麽看。”
曹操的宗族長輩死在董卓手裏的也不少,又一門心思的為知遇自己的宣武帝報仇,當機立斷便想答應袁術,一旁的毛玠抖了抖長袖,低聲攔了一句:“主公,驅狼吞虎。”
熟讀曆代兵法大家兵書戰策尤其是對孫子兵法倒背如流的曹操,還沒聽完袁術的建議,便知道了這個隻知道內鬥的陰險小人存在什麽心思。
但在國家大義麵前,自身利益無足輕重了。
擔憂盟主袁紹不會答應的曹操,不容置否的按刀走到了袁紹麵前,神色凝重:“本初,總在這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咱們這三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的,一個月下來,光是糧草都是的天文數字,更別說還有關乎你我的性命。”
“我覺得公路的計策,可行,還請盟主下令,召集十八名壯士拿下呂布,我等好順利攻克虎牢關,長驅直入雒陽。”
袁紹打從會盟以來,總是拿著一條髒亂的披肩,輕輕撫摸,與他那一身的纖塵不染極為不相符,甚至說是異常的突兀刺眼,也不知道是哪位紅顏知己留下的。
環顧四周,簇擁在袁紹四周的都是大漢王朝青壯年一輩的將領,平北將軍曹操、平原縣令劉備、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六人在西壁壘一役都曾與宣武帝同舟共濟的共過患難。
尤其是平北將軍曹操,宣武帝對他有著莫大的知遇之恩,得知宣武帝被毒害的噩耗,第一時間便發布了一篇引得儒林盛讚的孟德血昭,毫無疑問是為宣武帝複仇的鐵杆主力。
剩餘的五人也是第一時間便響應了曹操的矯昭,若不是被袁家橫插了一杠子,他們區區六人都敢高舉義旗起兵勤王。
第二波響應的長沙太守孫堅西域都護馬騰,倒不是沒有曹操幾人忠心耿耿,而是兩人一個身在南方一個居住西北,得知的消息較晚。
按照親疏程度兗州刺史劉岱,都沒有長沙太守孫堅西域都護馬騰親近宣武帝,他們兩人的長子,可都是先太後的義子,是宣武帝兄弟。
就算是沒有這一場十八鎮諸侯討董,人在天南地北的兩人也會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奮不顧身的率軍前往雒陽,長沙太守孫堅在眾多諸侯因為懼怕西涼董卓躊躇不前,而他卻不計生死的晝夜兼程第一個攻入虎牢關,便是力證。
西涼馬騰更是不惜與整個西涼武官階級為敵,率領馬家鐵騎先是孤軍深入漠北,繞道並州邊關,從幽州邊境與公孫瓚一同南下支援矯昭。
從西涼邊境到並州邊境再到幽州地界,東西橫跨七千多裏,等到馬家鐵騎趕到幽州了,攢了一百多年的家底,數千匹西涼大馬外加一萬多良馬,累死的十不存一。
馬家好男兒,更有七八百人沒死在戰場,反而是憋屈的死在了大漠風沙、草原牛群、綠洲水鱷、雪山雪崩.......這些天災人禍手裏。
馬家兒郎不怕死,就怕死的不值得,過去十來名馬家好男兒死在大漠馬匪的刀下,並且拚死了三十七名馬匪,馬騰為此還悲痛不已的掉了許多男兒淚,這一次死了七八百馬家兒郎,馬騰卻是一直保持沉默。
還不是因為在馬騰內心深處七八百馬家兒郎死在了為宣武帝複仇的路上,死的值,死得其所,聽到曹操的建議都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怎會不同意。
其餘還有當真是沒有辱沒廟堂小蛟鯢稱號的王匡,別的中樞重臣死的死,沒死的也和死沒什麽兩樣了,倒是他不僅躲過了那場大災,還成為了十八鎮諸侯的一員,這份審時度勢的縱橫捭闔本事,簡直就是廟堂裏的第二個宗正劉寬。
但他這次卻不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了,也是一位不下於曹操等人的宣武帝鐵杆支持者,立下毒誓要為宣武帝複仇。
剩下的幾位諸侯,兗州刺史劉岱是皇室宗親,殺董的決心毋庸置疑,豫州刺史孔伷、北海太守孔融是孔聖人的後人,向來視匡扶正義為己任。
一直悶不吭聲的鎮北將軍公孫瓚明麵上心思不清,袁紹卻清楚他是大將軍何進的托孤遺臣,白馬義從全部帶來了不說,十大校尉除了必須留下一人的牽招,其餘全部帶了過來。
這可是當初進攻烏桓王庭,公孫瓚唯一一次有機會重現冠軍侯封狼居胥、竇憲勒石燕然流芳百世時,都不曾出現的陣容,殺董決心之堅定,不下於馬騰了。
說來也可笑,十八鎮諸侯,十四位是宣武帝的鐵杆支持者,也就一人始終亦步亦趨的跟在袁紹身後,至於剩下的兩人,袁術是有自己的小算盤,徐州刺史現在的徐州牧陶謙,則是保持中立。
宣武帝劉辯在黃巾之亂、西壁壘一役等兩場決定大漢王朝國運的苦戰裏,所積累的聲望和民心民意,可見一斑。
其實不是十四鎮,而是十五鎮。
袁紹小心翼翼的把手上那條髒亂披肩,係在了一日一換的幹淨朱袍上,明知是去送死,卻是超乎尋常的堅決:“高覽,你打頭陣。”
眼眶濕潤。
還記得陛下剛剛登基那會,卻是第一個下詔給自己封了一個大官,附加一封親筆手書的信箋。
倉促逃到亭子,菜粥,麥飯,披肩,厚義永不忘。(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