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探

字數:4359   加入書籤

A+A-


    吃罷晚飯,方慧嫻安排他們泡了腳,王之銀在山上住了十幾天,一直到出了炭他才回來。看到他的那勞累樣,方慧嫻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想著如果不是師父走了,日本人來了,所有的負擔都壓在他的肩上,他就不會這麽累了,她好幾次想說要嫁給他,可臉皮薄說不出口。

    肖惠珠一如既往的沒心沒肺,纏著大師兄,大師兄沒法就說是別人托智武買女孩子不能知道的東西。肖惠珠這才放過他。

    王、張二人來到廳屋,王之銀低聲對張智武說:“你再到壩坪去了以後,打聽一下哪裏能搞到槍,那兩杆槍絕對做不成什麽事。你一定要留意一下,另外你還要留意日本鬼子的動向,注意他們向我們這裏來,可以提前讓鄉親們轉移。”

    “好的,我明天就去打聽,就是有人賣我們也沒錢買呀”智武皺著眉說道,

    “你先打聽哪兒有,尤其是那些漢奸們的,找到以後我們再想辦法。“王之銀說道。

    第二天一早張智武趕著一騾一馬出了門,既然”削一手“給了他這個空子,他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來,他用騾子馱二百斤馬馱一百五十斤,走到了然後全部轉到騾子身上,雖然說還是一頭牲口,但多出了五十斤,短時間加個幾十斤,那騾子還是能承受的。

    ”削一手“看了也沒說什麽,雙贏嘛,隻要大家都有得賺,就是皆大歡喜。,賣完炭他找了家茶館,要來一碗茶,一碟花生,坐在那裏慢慢品著,實則是在留意別人的談話。茶館才是消息最流通的地方。

    “我聽說日本人在西邊被****攔住了,回頭說是準備要清鄉,我看我們老百姓要遭殃了。“

    “我今天碰到我表弟了,他跟楊正淵在當兵,今天是到這裏領東西的,我看他今天又要下苦力了。”

    “日本人要在壩坪成立維持會,想要丁財主當會長。他兒子在****那兒當團長‘,這會兒有戲看了。“

    ”日本人已經在開始征糧食了,你們有誰交了沒。。“

    張智武聽著紛亂的消息,大部分都與日本人有關,看來日本人的侵略已經影響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估計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艱難,然而大多數人還是麻木不仁,也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麽抵抗力量。

    ”聽說沒有,丁家在招家丁,想自己組建護衛隊,配槍的那種,以後丁家的船往來漢口就不找鏢局了,想不想去參加。”張智武聽到隔壁桌上幾個人在那低聲議論。

    正在這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說道:“有順路走聖場嗎,帶牲口的那種,我們店有客人要馱貨。”“不是有騾馬行嗎?”旁邊有人說道。“騾馬行的牲口都被楊營長包了”。那人答道。“哪個楊營長,要幾匹牲口?”旁邊有人問道。“聖場的楊正淵楊營長,要兩匹牲口,你們誰願意走一趟?”年輕人說道。張智武聽了心中一動,答道:“要、要,我要,我是青林店的,我有兩匹牲口,”“那行,你跟我走一趟吧。“年輕人一擺頭說道。

    張智武隨那年輕人來到一家醬菜店,店門口放著幾筐醬菜估計就是要運的貨,那店家和張智武打了招呼,和他談好價錢,張智武將貨物裝上牲口和那店家向聖場走去。

    ”楊老板,那楊營長今天馱什麽貨,把騾馬行的牲口都租完了“張智武問道。

    ”還能是什麽,日本人給他的服裝,被服,槍支,彈藥,說是給的,還不是拿錢買的,隻是在外麵說的好聽,才說是給的,日本人就不是好東西,他們就是喂不飽的狗,“那楊老板說道。

    ”您為什麽這麽清楚,您也姓楊,是不是跟楊營長是親戚?”張智武問道。

    “他是我侄子,你說我不清楚嗎,這些醬菜就是他要的,給那些士兵吃的,日本人不給軍餉,現在兵荒馬亂的,楊家生意也不好,時間長了也養不起。所以就由我供應些醬菜。”

    “怎麽今天這麽巧,撞一起來了“張智武又問

    ”本來他們還要過兩天才來的,聽說日本人來了個大官,今天要他們來搞什麽檢閱,所以才過來。“那楊老板答道。

    張智武一路山南海北的閑聊,從他的口中知道了兩個月後的陽曆二十號,那偽軍營會再來壩坪來領東西。張智武算了一下,正好是臘月二十他,他心中有了計較,決定回去和師兄商量一下。

    張智武和那楊老板跟在楊正淵的馬隊後麵慢慢向前走,走到一個兩條河道的三岔口,原來河道上有橋梁,夏天的時候漲大水給衝斷了,所以馬車不能走,改用牲口馱。

    走到河口,張智武讓楊老板上了牲口,他則牽著牲口下了河,冬天水淺,隻有膝蓋那麽深。過了河,那楊老板下了牲口,對張智武說道:”今天幸虧前麵有軍隊,不然說不定就會遇到八字門的土匪。八字門的土匪無惡不作,品味又低,什麽都要,唉“。

    八字門張智武知道,是和荊山縣交界的一個山洞,洞門像一個八字因此叫八字門,洞內有石桌、石椅,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石鍾乳,景色美不勝收,相傳是當年七仙女下凡會董永的時候,她姐姐們的臨時洞府。八字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曆朝曆代就是土匪的老巢。

    張智武聽到楊老板那樣說,心中就有了一大致的計劃,看來要好好回去和師兄商量一下。現在最大的短板,就是槍,他們就隻有兩長一短,還有人員等等。

    張智武來到聖場,卸了貨,他來到王之浩的油坊,看見王之浩正穿著坎肩,光著膀子,喊著號子和工人一起擂榨。大冬天還擂得大汗淋漓,張智武扔掉棉襖,接過他的手替他擂榨,一排榨杆打完,他們停了下來。他把自己的計劃和王之浩說了一下。王之浩對他說:”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你們自身有些東西還不完善,一旦動了槍火那是要出人命的。做事是要用腦子而不是熱血。“

    他點頭稱是,騎著馬牽著騾子回了青林店。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王之銀已經把炭運回到家裏,用藤皮捆成一捆捆,方便往牲口身上掛。吃罷晚飯,張智武把自己的計劃秘密告訴了王之銀,之銀仔細想了一下,說道:“這個計劃有一定的可行性,搞好了就是一個一石二鳥,但現在條件還不成熟,我們還沒有可靠的人,我們應該先把自衛隊給搞起來,然後從中間選人,還要培養他們的血性,不要到時候槍一響,或者看見血人就慫了,說不定會誤了大事,出現無謂的傷亡,那就不劃算了,我們要選出精英,特別是和日本人苦大仇深的,你不說日本人馬上要清鄉了,那樣的人很快就會出現。你現在還是繼續打聽消息,其他先不要管。”

    第二天張智武繼續送炭,這次用了兩匹馬,賣完了炭,他找到了“削一手“說道:“肖監督,走我陪您去溜溜馬,放鬆放鬆,”。肖貽守回道:“可我不會騎,”不會騎我教您,這兵荒馬亂的,學會了還是一門逃命的手藝,我這可是演馬術的馬,好騎的很“智武笑著說道。”那敢情好,如果真的學會了,我請你喝酒。“肖貽守說道,”好嘞,您先上馬。“張智武拉過馬抓著嚼子靠在肖監督身邊說道,他扶著肖監督扳鞍上馬,一手還是抓住那馬的嚼子,另一手拉著另一匹馬的韁繩,來到河灘上,將韁繩交給肖監督教著他慢慢騎。

    在河灘是溜噠了幾趟,肖監督滿意的笑了,一半天下來,雖然屁股有點疼,但還是很高興,生拉活拽的把他拉到酒館裏,喝了幾杯酒,張智武問道:”我在茶館聽說,您妹夫在招家丁,是不是有這回事?“是有這麽個事,但是聽說要拿槍賣命的事,去的人不多,”肖監督點了點頭

    '我給您介紹幾個人怎麽樣,山裏的獵戶,會打槍見過血,怎麽樣?“張智武說道

    ”你帶過來我看看,要真是你說的那樣,完全沒有問題。你小子想不想去,我可聽說你小子一身好功夫,“肖監督笑著看向他。

    ”我家裏情況不允許,家裏還有老人,我還在給我師父守孝。不然我就跟您去了。“張智武假裝一臉期待的表情說道。

    ”你小子好孝心,什麽時候想來隨時跟我說。“肖監督感歎道。

    ”日本人不管您妹夫的槍嗎,他有多少條槍?‘智武假裝低聲地問道。

    “日本人巴結他都來不及,前幾天為了讓他當維持會長,還送去了五條槍,一箱子彈。另外我那外甥還給他帶回來一支美國造的衝鋒槍,就放在我妹妹房裏。”肖監督可能是酒喝得一點多,偷偷在智武耳邊說道。

    張智武聽到心中一喜,暗暗想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可要好好想想辦法,說什麽也要把他那把槍給弄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