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祭文
字數:2807 加入書籤
王之銀搖了搖頭:“壩坪那兒我也走不開,你派兩個人和智武走一趟,智武也認識他,那江大當家和青龍幫關係匪淺,你要和人家搞好關係,你隻要表明隻是暫住,不會搞什麽鳩占鵲巢就行了,另外你在適當地給人家一點好處,應該問題不大。”王之銀停頓了一下又說:“我和智武準備搞自衛隊,想征求一下你們的意見,你覺得這件事能不能搞?”“按說應該能搞,要不這樣,你們先搞一下試試看,主要看一看效果,看有多少人響應你們,起不起作用。你也知道目前我們這兒也給不了你多少幫助,等過一段時間我們打通了補給線,我再給你們想辦法。”王之青想了一下說道。
“那行,我回去就安排智武過去,你把人安排好,同時要把轉移的工作做好,我覺得你們走的時候是不是再敲打一下日本人?鬼子目前已經前出牛店駐防,你們去五裏崗也要走牛店,不如你們在牛店再打一下。我隻是這樣說,具體怎麽做你們商量,一定要讓鬼子知道你們走了,免得來禍害鄉親們。那我就先走了。”王之銀說完就起了身。王之青起身相送,邊走邊說:“我這要是一走,過年肯定是回不來了,爸媽那裏就靠你們了,幫我在爸媽麵前說一聲,我這裏還有幾塊錢,你帶給爸媽,就說老五不孝,讓他們多保重。”他說完就從口袋裏掏出幾塊大洋。“自古忠孝難兩全,二老那裏你放心,我們會照顧的,錢目前我這兒還有,你就不要操心了,你還有一大幫兄弟呢!”王之銀把他伸出來的手推了回去,然後出了山寨。王之青看著王之銀消失在山路間,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再說張智武去了段宏宇家,明天就是段家老太太出殯下葬的日子,今天的客人非常多,昨天沒來的人聽說智武要搞自衛隊,也有人來打招呼要報名,看來鄉親們之中還是不乏血性之人。段宏宇由於要招呼客人,精神比前兩天已經好了很多,智武看到心中也寬慰了許多。
王之浩今天是最忙的,中午、晚上的客人的座席安排,道士、樂師的安排,挖墓穴、抬棺木的轎班的安排等等,幸虧他經驗豐富,安排得井井有條。王之銀是中午趕過來的。下午趁王之浩稍微空閑一點的時候王之銀找到他:“大哥,我剛才去找老五了,從我這兒的消息和他那兒得到的情報,鬼子現在正在集合兵力準備對老五他們實施圍剿,估計就是這幾天,我建議他們轉移到五裏崗去,我準備讓智武去和江大當家商量一下,借他的寶地住一段時間,你覺得怎麽樣?但是在具體時間上我把握不準,想請你參詳一下。”
王之浩聽了以後,又思考了一會,覺得事情非同小可,於是說道:“既然要走,我覺得越快越好,如果先讓智武去找人家,一去一來就要兩天,再加上準備轉移也需要時間。如果按部就班,鬼子不可能給你那麽多時間,我現在寫一封信你讓智武馬上去找老五,務必在明天晚上離開青林寨,不然很有可能撞到鬼子的槍口上,江大當家那兒我也寫一封信,我相信這是家國大事,他不會那麽糊塗的。”說完他神情凝重地展開紙筆開始寫信。由於神情緊急,他一氣嗬成地把兩封信寫好。這時之銀已經把智武找來了,他把槍還給了智武,在旁邊低聲囑咐他在路上務必小心,智武點頭同意。
王之浩把兩封信交給智武說:“你見到我家老五,叫他不要磨磨蹭蹭,讓他在明天晚上務必離開,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在上山的必經之路上讓他把崗哨放遠一點,明、暗哨都要放,小心鬼子偷偷上山,你自己也要小心一點。”智武鄭重地點點頭:“我會的,我現在就走。”說完接過信揣在懷裏就出了門。智武到了靈堂見到宏宇對他說:“我現在有一件非常緊急的事,明天就不能送老太太上山了,你自己多保重。”說完又在老太太靈前磕了三個頭,然後就出了大門。
智武迅速抄近路上了山,見到王之青他把王之浩寫給他的信交給他,王之青看完信變得凝重起來。綜合各方麵的情報,鬼子很有可能在這兩天就會進行圍剿,看來必須要馬上轉移。他對門口的衛兵說:“馬上集合班排長開會,有重要情況!”一個衛兵應了一聲跑步走了。不消片刻,幾個班排長就進了屋,王之青說:“兄弟們,綜合各方麵的情報,日本鬼子很有可能馬上就會進山圍剿,我們必須在鬼子合圍之前撤離出去,今天已經來不及了,我決定明天晚上行動,請各位做好保密工作,明天一律輕裝行動,隻帶武器彈藥和幹糧,一切影響行動的輜重就地隱藏,具體撤離方向,我明天行動之前再告訴大家。從現在起,任何人不得下山,各個交通要道的崗哨要放到五裏之外,崗哨要明暗結合。你們要告訴弟兄們任何一點馬虎就有可能要了大家夥的命,讓他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務必堅持到明天中午,如果到了中午鬼子沒來,估計就不會來了。現在馬上行動!”“是,長官”下麵的班排長齊聲答道,然後敬禮之後紛紛出門。王之青拿來地圖,打開和智武商量撤退路線。
張智武在山上配合王之青忙碌的時候,王之浩正在為老太太寫祭文。他斟酌再三,先寫了老太太任勞任怨孝敬老人,含辛茹苦撫養兒子,積勞成疾,最後雙目失明,失明之後還在為這個家操勞,頌揚了老太太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寫到這裏他筆鋒一轉:“然倭寇鐵蹄踐踏我華夏大地,燒殺淫掠,無所不用其極,陷我無數同胞於水深火熱,段氏儒人,雖花甲瞽目,也難幸免於敵手。悲也,苦呼?我等中華之男兒,豈可痛哭流涕、以頭搶地呼?此國恨,此家仇,一家之痛,猶如十指連心。若我等放任自流,此家今日,必為彼戶之明日。唯有諸公眾誌成城,挽狂瀾於既倒。萬眾一心,驅倭寇至域外,還我景秀江山,朗朗乾坤······”王之浩一口氣寫了下來,連自己也覺得悲憤交加不能自己。
他隻想喚起大家的抗日熱情,如果廣大民眾都麻木不仁,那麽這個民族就完了,隻要這個民族能夠挺起脊梁,中國這頭睡獅遲早是要醒過來的,隻要一部分有擔當的人在前麵領頭,遲早會組成強大的隊伍,此消彼長,終有一天日本人會灰溜溜地滾回老家!
看著寫好的祭文,正在沉思間,王之銀走了進來對王之浩說:“大哥,我剛才和宏宇交談了一下,我看他的心思很重,老太太的喪事了了以後,他會不會作出什麽極端的事情來?”“能有什麽極端的事?隻怕他會單槍匹馬地去找日本人算賬,到時候隻怕他會吃虧,你要去壩坪,年底了我也沒有時間,智武又去了五裏崗,你讓宏正、宏陽二人留下一個人,等智武回來了再走,你也要多勸勸他。”王之浩說道。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