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放排

字數:2858   加入書籤

A+A-


    兩天以後,一場瓢潑桶倒的大雨如約而至,王之銀看著門前的小溪漸漸地從潺潺細流變成了水流奔騰,王之銀披上了蓑衣,帶上鬥笠,他挽起褲腳穿著草鞋就出了門。來到河邊,和裏的水已經奔騰而下,看到王之銀過來,已經有人也和他一樣戴著鬥笠跟了上來。相互打了招呼,他們來到堆在河邊的木頭旁,眾人合力把那些木頭推進了河中,河中的洪水狹萬鈞雷霆之勢卷著那些木頭向下遊衝去。

    眾人順著小河一路向下,沿途把堆在河邊的木頭都推進河中,同時也把卡在河邊石縫裏的木頭用綁著抓鉤的竹竿給帶出來漂走,老把頭王重煥已經帶著人早就到下遊去攔截去了。王之銀他們走走停停,除了偶爾掛在河裏的木頭,其他的早就漂得不見了蹤影。王重煥他們在一個水勢相對平緩的地方斜拉著一根繩子,木頭漂來的時候碰到繩子就改變了方向順著順著飄向了岸邊,偶有漏網之魚,被岸邊的人扔出了帶抓鉤的繩子帶回了岸邊。當王之銀他們到達的時候,岸邊已經堆著大一堆小一堆的木頭了。王之銀接過一個人手裏的繩鉤,把繩子挽在手裏,在手裏擺了兩下對著一根漏網的木頭扔了過去,手裏的繩子順手一帶,抓鉤就掛住了木頭,他邊收繩子邊跟著那木頭向下遊走慢慢地那木頭就來到了岸邊。王之銀把手裏的繩子套了一個圈,兜在木頭上兩手一用力,借著水的力量那木頭就上了岸,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看著上遊的木頭漸漸少了,王重煥讓人在河邊的水裏打了一排事先準備好的木樁,然後把木頭靠在木樁上擺好用準備好的藤條編起來,兩兩之間用抓釘連起來之後上麵再和下麵的一層垂

    直擺一層,再用藤條和抓釘相互連在一起,以此類推一共擺四層就算大功告成。眾人忙的熱火朝天,各司其職,不知不覺已經是夜幕降臨。王之銀和他的精英隊員一起在紮排,趁著大家不注意王之銀一擺頭,大龍連忙從河邊的灌木叢裏拿出兩個油布包著的包裹放進了木排上事先留好的一個小洞裏然後又在上麵覆蓋上一層木頭。

    忙碌了半個晚上,木排全部紮好了,王重煥安排人輪流看管,其他人都到河邊的茅屋裏休息。原來因為每年都要放排,幾個山主一合計就在河邊搭起幾間茅屋,用以存放工具和臨時休息,平時還有一個人在看管。到晚上的時候,雨已經停了,但是河裏的水依然不減,看守的人則隨著水勢收繩或者放繩,以防被水衝走或者擱淺。

    第二天一早,王重煥起來一看,河裏的水已經小了很多,已經沒有昨天那麽急了,他拿起一根長竹竿探到河中央,感覺了一下水的流速,沉吟了一下,他又回到茅屋對剛剛準備起床的王之銀說道:“之銀啊,我剛才試了一下水流,還有個把時辰我們就可以走了,你讓大家都起來,安排人準備早飯,其他人則把行李搬到排上去,我估計吃完飯就可以走了。”“好咧,我馬上叫他們起來。”王之銀笑著說道,說完他又說回過頭喊道:“夥計們的,起來了,還是老規矩,把東西搬到排上去,吃完早飯我們就開拔!”說完他又率先走出了茅屋。

    吃罷早飯,在王之銀的要求下,王重煥隻帶了他們精英小隊的幾個人以及小龍。,其他的人則讓他們回青林寨。王之銀提著一根竹篙上了頭排,拔掉木排邊上的木樁,他用竹篙在岸邊一點,木排開始向河中間漂去,木排之間的繩子開始崩直,,其他木排上的人也開始用竹篙點岸,木排開始緩緩地從河中間向下遊漂去。木排順流而下很快就來到了壩坪,他們停了下來,上岸補充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他們開始繼續向下遊走去。

    從支流進入大河,河麵漸寬,河水的流速變得緩慢起來,王之銀用竹篙控製木排前進的方向,後麵的人則用竹篙控製木排的速度,一溜的木排像一條長龍緩緩前進。夏天的雨下得快停得也快,天空已經放晴,正午時分他們把木排靠了岸,木排上準備的有現成的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還有一個簡易的爐灶,其中兩個連在一起的木排上還搭有一個窩棚。他們中間有人開始做飯,其他的人則在樹蔭下休息。王之銀把驅逐蟲蛇螞蟻的藥粉灑在地上,很快周圍的草叢中就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王之銀也懶得管是什麽東西,拿出一方竹席鋪在樹蔭下的雜草上,然,然後躺在上麵和周圍的兄弟聊天打屁,也算是苦中作樂。時間不長,一頓簡單的午飯就好了,吃罷午飯,王之銀和王重煥商量了一下,決定晚一點再走,因為站在無遮無擋的木排上,正午的太陽實在是太毒辣了。

    眾人正在休息,遠處的一陣爭吵聲驚動了他們,他們站起來一看,原來理他們大概小半裏地的地方有一塊瓜田,一個帶著草帽的老農正在和幾個人爭吵。王之銀仔細一看,一個穿著一身湖藍色棉綢夏衣、肩上挎著短槍,手裏拿著禮帽邊扇風邊和那個老農理論,繼而那個人就一下子把那個老農推翻在地,一揮手,幾個一肩擔著籮筐一肩背著槍的人下到田裏,放下籮筐和槍,開始在田裏摘瓜。那老農一邊掙紮著起來一邊想去阻攔,那人抽出短槍一下子抵在那老農的腦袋上,老人徹底不敢反抗了,隻有眼睜睜地看著幾人把瓜摘滿籮筐,挑著揚長而去。臨走的時候,那穿藍綢子的人還踹了那老人一腳,然後罵罵咧咧地在田裏又找了一個最大的瓜給抱走了。

    看得憤憤不平的小龍就準備跑過去,被王之銀一把拉住,又看著還有幾個人也想出去,王之銀嚴厲地說道:“都回來!現在不是衝動的時候,收拾那幾個人我一個人就夠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收拾掉那幾個人我們一走了之,可是那個老人怎麽辦,他的家人又怎麽辦?一看就知道那幫人不是維持會的就是鬼子身邊的漢奸,到時候我們一走,得到消息的鬼子鐵定會找老人家報複,那樣我們就好心辦了壞事了,你們都坐下休息,我現在就去問問是怎麽回事。”眾人一聽王之銀的話都怏怏地走回來重新坐下休息,王之銀則向那塊瓜田走去。

    時間不長王之銀抱著兩個瓜回來了,原來是這麽回事,前麵不遠有個小鎮,前幾天一小隊鬼子進駐了小鎮,主要督促和看管征收的夏糧,那個穿綢子的人是一個翻譯,其他的人則是當地維持會的,其中一人為了討好鬼子說這裏有人種瓜,於是那個翻譯自告奮勇地和維持會的人一起就過來了,老人辛辛苦苦種了一點瓜,準備換點油鹽錢,那翻譯壓根就沒有給錢的意思,於是二人就起了爭執,老人挨了一頓好打不說,基本上好一點的瓜也全部被他們摘走了。於是王之銀就買了兩個瓜走了回來。他把瓜遞給了大龍又對小龍說:“小龍,你到排上去把我帶的膏藥拿幾張給那老人送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