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到達
字數:2767 加入書籤
進入漢江,水麵變得寬了起來,王之銀讓弟兄們把木排由單排變成了雙排,他雇請的排工都是長期走這條水路,經驗豐富,在無風或者水流平緩的時候,他們準備了槳板劃水,為了協調統一,他們喊起了船工號子,相比他們王之銀幾人就要差一點,除了王重煥走過漢口其他人都沒有走過,包括王之銀,他們如果放排的話,一般的終點就是鬆河,其他的時候如果去漢口基本上都是在壩坪乘船。在那幾個排工的指點下他們也很快地學會了操槳。王之銀從鬆河走的時候,青龍幫鬆河分會的人給了一張紙,上麵有沿途青龍幫的據點位置和聯絡方式,讓們在路上也好有個照顧。由於打著青龍幫的幌子,在路上基本上走的順風順水。兩三天以後王之銀的木排停在了青龍幫給他指定的碼頭。上了岸,迎接他們的是這一帶一名堂主,跟王之銀是舊識。當年桐九爺在青龍幫站穩腳跟以後,王之銀的師父在青龍幫當了幾年武術教頭,這些人基本上都在肖師傅的手下學過功夫。看到王之銀他們過來,他一抱拳說道:“王兄弟,別來無恙!幾年不見王兄弟也做起老板來了?”“趙堂主,客氣了,我們就是小打小鬧,現在到了您的地盤,還望趙堂主多多照拂,我們初來乍到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改天我請趙堂主喝酒,咱們不醉不歸!”王之銀也抱了抱拳,親熱地和那個趙堂主打招呼。“好說好說,既然來到了我的地盤,就回到了家是一樣,有困難隨時告訴我,走,先到我的堂口坐一坐。”那趙堂主笑容可掬一臉和煦地說道。“那恭敬不如從命,您稍等片刻,容我安排一下。”王之銀答應了他的邀請,又轉過頭在智武的耳邊說了幾句,然後和那個趙堂主走了。
智武聽了王之銀的話,把那幾個排工叫了過來,對他們說道:“幾位兄弟,這幾天你們辛苦了,我來把這幾天的工錢給你們結一下,我們可能還要在這裏待幾天,就不能和你們一起走了你們請自便。”雇請他們的時候都是已經講好了的,回程智武不管,他們長期在這條水路討生活,自然有他們的路子。智武給了他們工錢,他們就離開了。做這一行有這一行的規矩,智武相信他們就是看到什麽也不會亂說的。
王之銀隨著趙堂主走在路上,趙堂主笑著說道:“王兄弟,恭喜你們了,桐九爺正式成為了我們的總幫主,你們的師父又是我們總幫主的至親,聽說肖師傅的女兒又是你們在照顧,以後你們就是總幫主麵前的紅人,以後說不定還要王兄弟給我在總幫主麵前美言呢。”趙堂主能在青龍幫混到一個堂主的位置,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對於拉幫結派可是門兒清,有這樣的關係如果不結一個善緣,那他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王之銀也是和師父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應對這樣的事情他開始得心應手,反正是花花轎子人抬人。於是他說道:“趙堂主言重了,雖然我師妹和總幫主有那麽一層關係,但是我們師父師母都不在了,我們畢竟人微言輕能不能說上話還是兩說,今天就衝趙堂主的一句話,以後您若真有事找上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王兄弟可真是爽快人,那我在這裏就先謝謝你了。”趙堂主笑著回應。
來到青龍幫的堂口,分賓主落座,已經有伶俐的幫眾給他們上了茶。王之銀對趙堂主說道:“不瞞您說,自從師父被日本人害了以後,我們就沒有打算賣藝了,但是一家人要生活,我們隻有靠山吃山,我們弄了幾根木頭準備在鬆河出手,誰知鬆河的木材老板被日本人抓了,我們的木頭沒人要,實在沒有辦法我們才冒險走了漢口。趙堂主你們路子熟,還要麻煩您給我們找個老板把我們的木頭收了,您看怎麽樣?”“這一片的碼頭都是我們青龍幫罩著,聽說你們要下來,總幫主已經提前給我們打招呼了,我們已經聯係了幾個老板,明天我就讓他們來看貨,應該問題不大。”趙堂主端著茶碗輕描淡寫地說道。“那敢情好,那就麻煩您多費心了,說來慚愧這一次就沒準備來漢口,兩手空空,下次一定給您帶點山貨,明天我把事情安頓好了以後,我作東請你們喝酒。”王之銀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王兄弟不要客氣,其實這都是總幫主的安排,我們隻是執行,那些木材商人還巴不得呢,如果能夠和總幫主搭上關係他們就是出雙倍的價錢他們也願意。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趙堂主一改剛才的輕描淡寫,鄭重地說道。可見桐九爺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的。
王之銀出來的時候,智武他們正在碼頭的工人的協助下把那些木頭打樁係錨,王之銀找到智武對他說:“小武,我覺得我們還是去見一見桐九爺,這麽大的喜慶我估計九爺肯定給惠珠下了帖子,說不定惠珠就在來的路上。不知道是誰在護送,去問一問九爺也好放心一點。”“我也是這樣想的,隻是我們這樣貿然地過去也不是個事兒啊,現在我估計是非常時期,九爺的公館肯定是戒備森嚴,能不能進去還是兩說,要不這樣你讓那個趙堂主陪我們去一趟。”智武想了一下說道。“隻是人家現在這麽忙,為了我們的事情合適嗎?人家已經為我們幫了不少忙了。”王之銀有點猶豫,最後他還是說道:“我還是找他試試!”說完又轉身回到了堂口。
王之銀在漢口碼頭忙碌的時候,惠珠和王之青的船已經走到了鬆河。船是青龍幫壩坪分會安排的,王之青隻帶了曾經給王之銀的自衛隊當教官的魏、黃二人。因為他們和王之銀他們生活了一段時間,身上的“兵氣”沒有那麽重,他們都穿著便裝幾乎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著小心思的惠珠除了睡覺的時候幾乎都纏著王之青和她說話,天上地下隻要她知道的無所不談。船到鬆河,王之青決定到鎮上去吃午飯,一行人找了一個飯館,在一張桌子邊剛坐下就聽旁邊有人在議論:“聽見沒有,高朝宗那小子死了還請了嗩呐班子,我說就應該吹喜樂,慶祝一下鬆河少了一個紈絝,一個壞蛋!”“他那叫多行不義必自斃!該死!我說啊新s軍就該把那個維持會給端了,免得他們害人。”“莫要說了,莫說了,小心禍從口出,你有人家新s軍硬氣啊,聽說也就幾個人就把日本人的糧庫給燒了還打死了十幾個日本兵。”“日本人到現在自己都顧不顧來,哪有時間管我們,你們看到處都是日本人翻曬的糧食,我們的糧食是他們那麽好得的?真他媽解氣!”惠珠在旁邊聽了,在王之青的耳邊悄悄地說道:“他們說的我怎麽覺得好像大師哥他們做的,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這一帶有個鬼的新s軍!”“不知道的就不要說,等你見到他們的時候再問他們得了,說不定真是新s軍做的也有可能。我們就不要瞎猜了。”王之青製止了她。“不說就不說。誰稀罕,哼!”說完撅著個嘴賭氣地把一杯茶往嘴裏灌。惠珠不再說話,王之青則把耳朵集中到四周,聽著別人關於這件事的議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