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棋局收官(1)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A+A-




    萬寒旌對於當年之事到底有多了解呢?他所得知的一切消息來源都是他的父輩,而他的父輩如果沒點秘密……怎麽可能以先帝親生子的尊貴身份,敵不過一個與先帝皇後有染的非親生子?而且當初在以為皇後胞妹被聖上寵幸且有孕之後,為何要為她出頭還將她私藏在府中,難道會一點緣由都沒有?

    顧淩波之前從來沒考慮過這些問題,她的想法特別簡單,那就是萬寒旌想做什麽,幫他做到就行了啊,現在聽完聖上問的那些……她還是這樣想,鬱王當年因為什麽做過什麽,對她來說有什麽重要的呢?就如同聖上和太後當年真正送走她的原因她也不甚在意,親生父母尚且如此,更何況與她毫無幹係的鬱王?

    聖上這時候提起這些,也不知道是想做什麽,娘娘倒是回來的一路上都攥著她的手,她一抬頭就滿臉憂心地看著她,臉上明晃晃地寫著“孩子你可別想不開啊娘在這裏,娘在這裏!”,顧淩波被這目光沐浴著,整個人都要扛不住了,幾次試圖掙脫她的手都沒有成功,最後隻能直說了:“娘娘,你攥得我手心兒都冒汗了,我沒事兒,你看我像有事兒的樣子嗎?攖”

    然後太後就道:“你這孩子就是像我,什麽事都喜歡藏在心裏,哀家當年是沒法子隻能一個人窩在心裏,但你如今不同了,你有娘……”

    聽到一半顧淩波就渾身都起雞皮疙瘩了,想了半天都沒想通:“我為什麽要什麽事都藏在心裏啊?你覺得我應該很傷心嗎?可是為什麽呢?”

    太後睜大眼瞪著她,顧淩波被瞪得很是莫名其妙啊,為什麽她知道當年鬱王之事也另有隱情之後就要很傷心呢?邏輯是什麽呢?

    母女兩個大眼瞪小眼對視了半天,最後還是太後敗下陣來,道了一句“哀家先走了”就先行回宮了,顧淩波一邊往自己宮裏去一邊心裏還在盤算著萬寒旌知不知道他爹當年心裏也是有小九九的,想了想又覺得這個問題多餘擔心了,以萬寒旌的心思,他肯定早就知道了,至於他知道之後為什麽沒告訴她……

    顧淩波愉快地想,他不告訴她的事還多著呢,她不也……有一件那麽重要的事沒告訴他嗎?

    想到這件事顧淩波就更愉快了,好在她進宮之後身體一直很爭氣,不然太醫一來就什麽都穿幫了,聖上同太後一知道還怎麽瞞萬寒旌、怎麽給他驚喜呢償?

    事實上,鬱王當年為何會收留江湖盛傳被聖上寵幸過的女子,原因整個鬱王府都知道,甚至在當時的朝廷裏也是個眾所周知的秘密,萬寒旌自然也是知道的,隻不過當年這個秘密……實在是太難以啟齒,所以也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告訴顧淩波。

    當年鬱王因為母妃之事和先帝鬧得非常不愉快,父子兩人明裏暗裏不知鬥過多少次,先帝為了置氣,執意不肯封鬱王已逝的母妃為皇後,還直接封了一位皇後來……氣他?但那位新冊封的皇後同他年歲差得也太多了,都差了一個輩分了,鬱王當時就不顧留言四處拿這件事去詬病聖上的品行,這樣的次數多了,鬱王便被斥責的機會也多起來,最後索性不讓他去上朝了。

    鬱王的名聲其實是很不好的,隻是後來聖上登基之後所作所為……實在是刷新了鬱王先前的劣跡,朝臣們內心也是崩潰的,這先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應該是遷祖墳啊!這親生的不爭氣……抱養的更不爭氣,這不是拿天下大事開玩笑嗎?

    鬱王同聖上自還是皇子開始就一直不對付,歸根到底是為了一個女人,太子還在娘胎裏時便由他已經過時的爹做主,同這個女人定了娃娃親,誰知後來先帝將他收為養子,甚至封為太子,和那女子的婚約便一直被擱置了,若是非要履行婚約,就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太子身份,這買賣……不劃算。

    原本太子的打算是既然是未曾謀麵的未婚妻,成大事者何必拘於這等小節?待他將來登上大寶,即便是拿後位去做補償也未嚐不可。

    但人生際遇難料,沒想到太子外出時就偏生碰到了一個女子,看著大家大戶出身的模樣,身量苗條、體格風***,正是太子喜歡的類型,但……不巧,她身邊竟已有了一位皇子,便是素來不服氣他這個太子,政見也常常同他不合的鬱王。

    太子心中不忿,想著能讓眼高於頂的鬱王甘心做陪同想必出身也不會差,既然如此,若是他去向父皇開口,以父皇對他的偏愛,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難道還會不答應?

    結果萬萬沒想到,這女子竟然就是與他指腹為婚的女子,回了父皇之後,天顏震怒、責罵他不分輕重不說,鬱王也不知道發了什麽神經,拚了命的想要父皇賜婚,兄弟兩個為了爭一個女人,不惜鬧上了朝堂,氣得先帝當時毫無辦法,一時間局麵有些焦灼。

    原本以為最後還得這樣焦灼下去,但沒想到最後先帝為了避免他們兄弟二人再次相爭,竟然……竟然先下手為強,迎那女子入主中宮,成了皇後。

    皇後入主中宮,乃是宮中許久不曾有過的喜事,但……隻有太子才知道,新婚當夜,先帝並沒有夜宿中宮,第二日一大早便召他去覲見,開門見山道:“朕知道你對她的心思,但若是真將她賜給你,老九便更不服氣了,朕將她接進中宮來你便心中有數了,明日朕便會送你進中宮,名義上認中宮為養母,但你們……朕自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朕對你的期望你心中也需有數。”

    自然有數,當年先帝收養已故開國功臣遺腹子,更甚者還封這位養子為太子,待他百年後竟要將這天下都傳與他,全了他仁義之名,但人心是最複雜的東西,即便再想要這仁義之名,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如何能輕易給了旁人之子?

    於是他一開始便下了一顆暗子,將自己早出生了三月的兒子與這個孩子掉包,將自己的兒子以故人遺腹子之名封為太子,而將真正的故人遺腹子封為了鬱王。

    這顆暗子隻有他同太子知道,連鬱王都以為自己才是聖上親子,多年來方對太子十分不服,還為自己的母妃多次設法出頭,這件事連孩子的親生母親都不知道,他的母妃也因此心中忿忿不平、最後抑鬱而終,太子在自己宮中為母親跪靈了整整三日,最後先帝找到他勸道:“這江山日後都要交到你的手裏,你母妃會明白的,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這件事直到鬱王死都不知道真相,萬寒旌能知道這些也全是靠如今的太後,真正同她有指腹為婚之約的未婚夫,應當是鬱王,但聖上卻以尊貴的身份強行迎她入宮,這也便罷了,竟然還默許太子以母子之名大行夫妻秘事,她……根本沒得選,但沒得選不代表她就心甘情願被人當玩意兒這般羞辱。

    說到底這太子同皇後還是襄王有夢、神女無情啊。

    鬱王吃了啞巴虧,自然不甘心就這麽算了,太後還有個胞妹,不知怎麽的在幼時走丟了,由於該胞妹與太後相貌十分相似,鬱王偶然間遇見便暗中將她保護了起來,之所以暗中……是因為他想利用她做一個局,請太子入甕。

    於是後來便有進獻給太子的酒中被下藥一事,隻是他沒想到的是,喝酒的並非太子,而是太子隨侍,這便有了之後邱奎子同杜鵑的故事。

    在事實的真相中,如今的聖上雖非好人,但他畢竟是先帝親生骨肉,也是顧淩波的親爹,而萬寒旌的親生父親鬱王……是他害了太後胞妹,是他使得一切事情變得如此複雜,也是他害得顧淩波出生時身世之謎便流言四起,更是因為他,太後當年才不得不將她送走。

    有這樣一個父親,他要如何同顧淩波開這個口?

    而萬寒旌本人其實也是伴隨著一個秘密出生的,杜鵑同邱奎子在鬱王的設計下,成了同父異母的兄妹,而鬱王自己……竟然在酒後將胞妹誤認作太後,欲行苟且之事,幸而鬱王妃來得及時,鬱王欲火焚身也顧不得是誰,然後便有了萬寒旌。

    如此說來,杜鵑其實是當今太後的親外甥女,也正是因為如此萬寒旌才放心將她安排在顧淩波身邊,更是因為如此,他當時才知道死的一定不會是真正的杜鵑。

    當年鬱王妃雖說也是為了能夠有孕才挺身而出,但無論如何她救了太後胞妹,使其免於再次遭到淩辱,太後自己已經如此,自然不願胞妹再受傷害,因此這麽多年來一直承了萬寒旌生母這份情,才這般幫忙,最後更將自己的親生女兒的終身托付給他。

    這樣的帝王……不推翻百姓苦,推翻了百姓還是苦。(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