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湯武革命

字數:3398   加入書籤

A+A-


    人敬我一尺,我敬一丈,然而這個黃生顯然是不在此列。

    晁補之抬起頭,慢吞吞的說道:“敢問閣下何人?”

    黃生頓時臉色漲紅,這可是最為嚴重的無視和羞辱。

    不等他回答,晁補之又接著說道:“哦?我想起來,你就是那個見識淺薄的黃生吧!”

    “黃口孺子,怎敢如此說話?”黃生怒道。

    “為何不敢如此說話?事實勝於雄辯,剛才在殿外的時候我就聽到閣下的悖論了,你竟然敢說湯武乃是亂臣賊子,其心可誅。”晁補之說道。

    黃生怒道:“湯王、武王並不是秉承天命繼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這怎麽就成了悖論?”

    此時晁補之反駁道:“就是悖論,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夏桀、殷紂暴虐昏亂,天下人的心都歸順商湯、周武王,商湯、周武王讚同天下人的心願而殺死夏桀、商紂,夏桀、商紂的百姓不肯為他們效命而心向商湯、周武王,商湯、周武王迫不得已才立為天子,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麽?”

    黃生辯駁道:“但是請你先搞清一個道理,帽子雖然破舊,但是一定戴在頭上;鞋雖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腳下。為什麽呢?這正是上下有別的道理。夏桀、商紂雖然無道,但是身為君主而在上位;商湯、周武王雖然聖明,卻是身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過錯,臣子不能直言勸諫糾正它來保持天子的尊嚴,反而借其有過而誅殺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麵稱王之位,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麽?”

    聽到黃生的話,陶青、轅固生等人紛紛搖了搖頭,在心中已經給這個隻會誇誇其談的人判了死刑。

    晁補之聽到黃生的這話哈哈大笑,而後拜倒在地道:“陛下,此處有暴秦餘孽,臣請陛下斬之,以正朝綱。”

    景帝奇道:“愛卿何出此言?”

    黃生也是氣的渾身發抖的說道:“顛倒黑白,我乃漢臣。”

    “既食漢祿,為何詆毀漢廷,誹謗高祖?”晁補之說道。

    黃生剛要說話,晁補之又接著說道:“昔暴秦亂政,天下民不聊生,高祖提三尺劍斬白蛇起義與沛縣,隨後南征北戰,方才有我漢朝百世之基業,隨後順天應人,登基為帝。”

    “若是按你的說法來斷是非,那麽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不也是有違臣子之道,大逆不道之舉嗎?在下才疏學淺,還請黃生解惑?”

    晁補之說完之後,深深地一拜。

    黃生站在那裏麵色通紅,期期艾艾,說不出一句話來。

    然而黃生畢竟是道家的人,乃是竇太後寵信之人,於是景帝說:“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談學問的人不談商湯、周武王是否受天命繼位,不算愚笨。”

    晁補之聞言拱手退下,兩人的爭論也停止,此後終漢一朝再無人膽敢爭辯商湯、周武王是受天命而立還是放逐桀紂篡奪君權的問題了。

    晁錯跪坐在那裏,看著侃侃而談的晁補之,眼中露出讚許的目光,心中暗道不愧是我晁錯的季父,但是轉念一想壞了,叔父得罪了黃生,竇太後豈能饒他?

    陶青看著鋒芒畢露的晁補之,十分的不喜,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善於韜光養晦的人,看看曆史就知道了,陶青這個人在曆史上沒幹什麽大事,但是隻要看到他當了丞相直接就把晁錯給弄死了,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手腕,謀人而不謀事,典型的陰謀家、政·客。

    所以雖然陶青也在笑,但是那笑容十分的滲人。

    而轅固生也看著晁補之,他的眼中則是吾道不孤也的意思,因為他發現儒家的希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晁補之或許就是他們皓首五十載苦苦等待的希望。

    這次辯論本來是竇太後命景帝主持的儒家與道家之辯,因為竇太後十分崇尚《道德經》等道家的書籍,聽聞儒家等有起複之意,所以特命黃生來舌戰百家,沒想到第一場就一敗塗地。

    還是輸在晁補之這個外人的手中,竇太後豈能不氣?這也是為何景帝出來打圓場的原因,因為他不想晁補之受到太後的處罰。

    坐而論道結束了,大臣們紛紛告退,唯留下陶青、晁錯等有限的幾人,當然了晁補之,轅固生也在列。

    此時突然有內侍來報說,袁盎在殿外求見。

    景帝大喜道:“袁愛卿來了,趕快讓他進來。”

    過了大約片刻的時間,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頭發有些花白的老人,此人麵容剛毅,走路不疾不徐,個性剛強,正是袁盎。

    見到袁盎有些蒼老的麵龐,景帝不由得有些唏噓道:“一別數年,沒想到袁愛卿已然頭發花白。”

    袁盎灑然一笑道:“陛下,朝堂之上小人當道,臣無時無刻不在為陛下擔心、為國憂心,頭發焉有不白之理?”

    袁盎口中的小人是誰,不言而喻。

    留下的人都是目視晁錯,晁錯何等人?臉皮早就練的如同鈦合金一般。

    景帝哈哈笑道:“愛卿還是一如既往的耿直,和親的事情交給你,朕這就放心了。”

    袁盎也有些倨傲的點了點頭,斜看了晁錯一眼,不屑的哼了一聲,因為他確實有這資本,他對竇太後有恩,前文已經說過。

    這下晁補之有些看不下去了,袁盎在這裏充大尾巴狼,晁錯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可他晁補之不需要啊?

    於是晁補之出列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要請教袁公,還請陛下恩準。”

    一看晁補之這架勢是要替晁錯出頭,景帝剛要開口,陶青笑嗬嗬的說道:“陛下,袁大人剛剛入長安,舟車勞頓,您看是不是讓袁大人回去歇息一番,有事的話,咱們明日再議?”

    景帝剛剛看到了晁補之的戰鬥力,加上晁補之以前的表現,所以也有些擔心晁補之將袁盎擺平了,令袁盎丟失臉麵,於是景帝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晁補之有些泄氣,但架不住有人上來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