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出兵之策

字數:4594   加入書籤

A+A-




    “煩請使者轉告天子。”

    大殿上,趙雍和趙國諸位大臣整肅而坐,目光都集中在跪坐中央的天子使者身上。不過在座的諸位,都知道趙雍要宣布什麽事情。

    “為了能夠保證天子的安全,趙國願意派遣步卒一萬,騎兵一萬,戰車二百乘,進駐王畿,拱衛王室。軍隊所耗費之錢糧,希望由天子和我趙國共同承擔,不知貴使以為如何?”

    “這...大王的意思,貴國所遣之軍隊,還要我們承擔?這似乎於禮不合吧。”那使者眼睛滴溜溜的轉著,一是對這個提議感到新奇,第二就是沒想到,趙國出兵竟然是有條件的。但是看到周圍的趙國大臣毫無意外的表情,他就知道這恐怕不隻是趙雍自己的想法。

    “這一點的確於禮不合,然而,我趙國也是有苦難言。”樂毅苦笑說道,“眾所周知,如今天下諸侯強者有七,我趙國東有強秦,西有大齊,就算是北方,也有匈奴遊牧,騷亂不止。”

    “同時,被我們打壓的胡人部落,這兩年也是屢起紛爭,牽製了我太多精力,分身乏術,自助已是困難,更何況要去幫助天子守衛王畿了。”

    倒不是說樂毅在撒謊,隻不過在嚴重性上,他誇大了一點,三胡部落的確有些不同聲音,不過總體上還是親向趙國的。匈奴這兩年似乎也在進行著各自的征伐,為了草場和領地,三大家族互相攻擊,趙國也在關注著風向,所以邊境到談不上危險。

    “原來如此。”那是這自然是不清楚這些事情的,隻不過趙國吞並三胡已經舉國皆知,想來雙方的相處不會很友好。趙國能在這個時候出手幫助,也算是一片忠心了。

    “而且,使者也應該清楚,如今天下諸侯甚多,願意出兵幫助天子的,斷然是不多的。甚至對於趙國這樣忠於王室之人,也必然招來其他諸侯的嫉恨。到時候,說不定天下之兵,就要共同對付我趙國了。真要到了那一步,我趙國自保都危險,又何談保衛王室?”

    使者眼睛轉了轉,對趙雍說到:“想必大王也知道,如今王畿之土地,被韓國和秦國占據許多,東周公和西周公各自有自己的封地,真正屬於大王所屬的地方不足千裏,軍隊不過五千之數,以此能力,再供養趙國軍隊,恐怕僅僅是一師之眾,也無能為力,何況是數萬大軍之費呢?”

    自從周天子將封地分為了東周國和西周國之後,周天子所擁有的土地,也就僅僅是王畿所在的地方了,其餘的都是西周國的土地。使者所說周天子僅僅有五千的軍隊,也有些誇大了,除非是老弱病殘全部上陣,否則這五千之數,都是奢望的緊。而且,若是東周國君阻止,這五千人,周天子都聚集不起來。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寄人籬下呢?

    看到使者眼中的一絲遺憾,趙雍等人到是一喜,終於把話題引到這個上麵來了。樂毅看了一眼旁邊的尉僚,示意該他出場了。

    “使者之言,著實令我等痛心疾首。”尉僚說到,“但是我趙國也是無可奈何啊。本來就是引火燒身之舉,希望使者能夠體諒我家大王的處境。”

    那使者怎知是坑,也無不歎息的說到:“唉,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若是天子還有土地,供養一部分趙國軍隊,也無不可啊。可惜,可惜。”

    “不知,讓東周公和西周公出麵,如何?”尉僚小心翼翼的問道。

    使者冷哼一聲,冷嘲熱諷到:“先生有所不知,若是大王真的能夠指揮動兩個國公,為何不答應先生的提議呢?”

    “這麽說來,兩位國公對於天子,還是懈怠的緊啊。”尉僚若有深意的說到。

    “何止是懈怠,甚至多有不臣之心,隻不過天子苦於近親之嫌,隻是嚴加訓斥罷了。”其實,實在是力有不及,不敢懲罰。

    “豈有此理!堂堂天子,竟然被這幫小人所竊據威權,可笑不自量。”趙雍“氣憤”的說到。“說不得,某要帶兵去質詢一下兩位國公,到底該如何禮敬天子了。”

    那使者正好被趙雍的義正言辭所感動,聽到趙雍這麽說,心中一亮,“對啊,怎麽忘了,隻要趙國肯借兵給天子,就能讓東周和西周二國公俯首聽命。正好可以改變自己被淩辱的處境啊。”

    “若是大王真的有意,此事到無不可。”那使者打定主意,緩緩說道。

    看著天子使者急匆匆離開的樣子,眾人無不向趙雍表示祝賀。

    “恭喜大王,隻要天子命大王率兵入住王畿,趙國就可以實際控製東周二公之土地和軍隊,兩國名存實亡,而我趙國的軍隊就可以利用兩國的土地和財帛,修整練兵,爭取早日拿下三川郡。”

    趙雍點點頭,卻又苦笑道:“不過這樣一來,不但秦國要對我等嚴加戒備,韓國恐怕也將視我等為威脅了。”

    這就是趙雍去找鶡冠子的原因: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時候,趙雍又開始拿捏不定了,這可能就是他本身的投機心理作祟吧。而鶡冠子告訴他,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隱藏實力已經不可能了,秦國恐怕要進入一段低潮期了,這個時候,恰恰是趙國崛起的最好機會,必須拿出實力,震懾一下眾人,才能獲得優勢,反過頭來,和秦國抗衡。

    鶡冠子的道理很簡單,打壓一個國家的實力,未必需要從力量上去削弱,擴張自己的空間,就等於變相擠壓了對方了生存環境。對於秦國來說,削減秦國的實力,就要要壓縮他生存的環境。秦國最需要奪取什麽,趙國就要先一步獲得什麽。周武王攻打宜陽雖然是私心,卻也無不證明,已經獲得巨大實力的秦國,接下來的目標必須是中原,而欲取中原,就必須先占三川。趙國的既定國策是先取三晉,再圖天下,那麽三川就必須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絕不能夠允許他國染指,特別是秦國。誰先獲得了三川,誰就掌握了先機,即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必須這麽做!

    “火中取栗,雖然有險,卻也有利可圖。”龐蔥說到,就如同打仗一樣,正是因為沒有百分百必勝的戰局,才有了以正合以奇勝的戰術思路。天下之理,總是殊途同歸的。

    “韓國那邊,大王準備如何安撫?”

    自從以樂毅、尉僚為首的“少壯派”們成為趙國的紅人之後,原來的趙豹等人,多少有些嫉妒。的確,樂毅和尉僚都是才能出色之輩,也當得上當前的寵信,但是朝堂就是這樣,隻有敵人,沒有朋友。

    “這一點,寡人到沒有主意,隻不過王後給寡人想了一個辦法,寡人覺得還可商榷。”

    眾人都是久經政壇的老將,聽聞是王後提出來的建議,心中隱約都猜到了端倪。

    “王後以為章兒年齡不小,應該選定一門親事了。她所選之人,乃是韓王之女。”

    當韓倩提出要替趙章向韓國求親時,趙雍哭笑不得。想一想趙章不過十五六歲年紀,放在趙雍那個年代,還是個初三的學生,而韓倩卻覺得現在已經很晚了,若是再拖上幾年,到了他行了冠禮再行求親,恐怕就完了。

    若是放在之前,趙雍對於政治婚姻是不感冒的,甚至多少有些反對。但是經過這麽多年的熏陶,已經推崇利益至上的他,除了在本能上有些反感外,還是答應了韓倩的要求。現階段,趙國還是少不了韓國這個盟友。

    眾人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對於年齡上的問題到沒有太多想法。韓國和趙國結親,也符合趙國當前的利益需求。希望能借此,緩和一下兩國之間的矛盾。

    “既然如此,這件事還是交予叔父辦理吧。”

    趙雍掃視一眼周圍的諸人,將目光留在了趙成身上。

    “諾。”趙成應道。

    “又要勞煩叔父了。”此時此刻的大殿上,隻有趙雍和趙成兩人。這可能是這麽多年來,兩人第一次在這種場合單獨相處了。

    “老了,一些政務處理不了了,想必現在也就隻能幫助大王跑跑腿嘍。”趙成笑著對趙雍說道。

    趙雍搖搖頭,“我知道叔父這些年,多少對寡人有些怨言,覺得寡人讓您參與的政務少了,有些過河拆橋了。”

    趙成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換上一副惶恐的表情,戰戰兢兢的說道,“大王此言誅心了。老臣就是再糊塗,也不敢腹議大王,若是有此舉動,臣願終老之日,不進宗祠!”

    “叔父何至於此?”趙雍歎息道,“你我叔侄推心置腹多年,雖然偶有齟齬,叔父也多次原諒寡人,倒是寡人有些失禮了。是了,趙國說到底,是我趙家的基業,寡人怎麽能夠偏向外人呢?”趙雍似乎在自我檢討,“等章兒大婚之後,叔父就繼續替寡人分擔政務吧。”

    趙雍看著趙成,眼睛裏說不出的真誠。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