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01082951332,感覺好多了

字數:9520   加入書籤

A+A-




    來接電話的兄弟應該是東北那旮遝的來北漂的,特逗,聽著聽著就笑出聲,現在感覺好多了。

    還是不想寫故事,我就隨便寫點別的。

    我們來嚐試用科學手段解釋一下“我是誰”這個問題:

    -

    先描述一下人的共情能力:

    嚐試代入這樣一個場景當中。

    我偷了我的同桌美女小紅的一塊錢,然後被小紅發現了,這時我看到了小紅的表情,我知道了小紅很生氣。

    ok,上麵是場景。

    這裏有一個問題,我怎麽知道同桌的小紅“生氣”了?

    通過看表情嗎?

    看表情當然可以知道,比如小紅眼睛瞪著我,或者臉紅紅的,或者氣鼓鼓的,總而言之,這些都是生氣的表情,於是,我知道小紅生氣了。

    但其實,就算我沒有看到小紅的表情,甚至小紅還沒有發現我偷東西的時候,我就能知道小紅會生氣。

    這裏的原因在於,我有一個“共情”能力,我能在大腦中“想象”出小紅(小紅發現我偷東西)的場景,這樣我就知道了“小紅”會生氣。

    這個“想象”的過程很重要,可以幫我們解釋:意識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個問題。

    -

    好,接著上麵的問題接著說:

    在我想象小紅生氣的過程中,用網文的話講,就是我代入了小紅。那麽,我具體的代入小紅的過程是怎樣的呢?是在我大腦中,用大約幾百萬個神經元,模擬出了一個“小紅的個體”,然後,給這個由幾百萬神經元組成的“模擬小紅”,輸入一個“東西被偷了”的外界反饋,於是這個“模擬小紅”做出了“生氣”的反映。

    所以我知道小紅會生氣。

    整個過程,雖然用語言文字描述有些複雜,但時間其實很短,是在0.01秒內就完成的。

    所以我隻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小紅要生氣。

    --

    你可能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沒關係,這個知識我們下麵用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劃重點:我的大腦中,可以模擬一個“小紅”出來。不用費太多力氣,幾百萬個神經元,就可以塑造一個小紅的人格(人腦有幾千億神經元,幾百萬個不算多)。

    這幾百萬個神經元,都模擬出了小紅的什麽呢?有(長相、身材、表情、發型、以前做過的事情、以前遇見事情的反映(比被誇獎會臉紅,被批評會羞愧、被偷東西會生氣)、各種各種,),這一項一項的東西,就是小紅的人設。人設越全麵,我就越能完整的模擬出“小紅”的人格。我腦中的小紅就和真實的小紅越接近。

    由於我和小紅做同桌,所以我非常了解她。那麽,要完全了解她,我就需要幾百萬個神經元之多。

    反之,如果是想要描述不認識的人,比如隔壁張三,可能幾十萬神經元就夠了。張三在我眼中的定義就是(名字張三,性別男),以及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特點)。

    說到這裏,我想表達的問題,可能聰明的同學已經才出來了。

    沒錯:每一個熟悉的人,在我的腦袋裏麵,都是用神經元模擬出來的,這些神經元,有多有少。神經元越多,越能模擬出更加真實、更像真人的那個人。

    比如,我很熟悉我媽媽,所以我要在腦中想一下我媽媽,可能需要調用幾億個神經元。

    所以說,我們心中住了很多很多的小人,通過心中住著的這些小人,通過不斷的完善這些小人,我們建立了我們對於“周圍的人”的認知。

    ————

    那我“自己”呢?

    這就是我想說的關鍵問題。

    我自己是什麽呢?

    其實,根據上麵這一套,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自己,也是一個腦中的小人。當然了,組成這個小人的神經元可能會非常多,可能有幾億個,甚至幾十億個。因為,我們有最多的關於自己的信息。(注意這些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

    我有很多證據來證明:當我說“我”這個字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在說我的身體+我的腦子,而是在說“我腦中的小人”。

    所以,這個觀點就是:“我”全等於“我腦中的小人”。

    所以,我是誰呢?我就是“我腦中的小人”。

    就是我腦中的那一坨神經元。

    ----

    這就是“我”這個概念的由來了。

    為什麽這樣就能解釋“我是誰”這個概念呢?

    因為這個“腦中的小人”假設,可以解釋很多問題,我現在就來隨便解釋幾個問題。

    問題1:

    所有人小時候都沒有記憶,最早的記事要麽從1歲,從2歲,甚至3,4歲才開始記事都有。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形成。那一坨神經元還沒有完善。

    也就是說,小時候,“我”這個意識,並不存在。

    在腦中生成“我”,是一個神經元的聚合過程。如何生成?

    方法就是:接受反饋。

    吃奶的時候,吸咪咪的感覺+天冷了的感覺+被抱著的感覺+手的感覺+嘴的感覺+身體疼、癢的感覺……這些構成了“我腦中小人”的神經元的感覺部分。

    能睜開眼睛以後,看到了爸爸媽媽,看到了房間,看到了食物,看到了一切,這些視覺信息進入了“我腦中的小人”。

    還有聽覺、味覺、嗅覺。

    五感,構成了我們對外界的認知。

    但是在這個時候,我依舊不認識“我自己”。

    那麽,是什麽時候生成的“我”呢?

    事實上,是當【別人關注我的時候】,也就是【別人的反饋】。

    中括號標識的是重點內容。

    “我”的存在,是通過【別人】來定義的。

    比如,“我是否好看”這個問題。完全由別人定義:爸爸說你好看,媽媽說你好看,奶奶說你好看,小夥伴都說你好看……如果所有人都說我好看,那麽我一定是好看的。

    這和是否照鏡子無關。

    那讀者的你可能會問,如果我真的很醜,他們隻是騙我呢?

    很簡單,去馬路上溜一圈就是知道了,看路人怎麽說?是回頭率超高?都來搭訕?還是我路過的時候路人都捏著鼻子?

    爸爸媽媽會善意的欺騙,路人總不會吧?所以這樣,我就知道我到底是好看還是不好看了。

    所以……我們還是通過【別人】,來定義的我自己。不過,這裏下定義的,是更加真實的【路人】。

    其實,關鍵並不在於我到底好不好看,而在於:“我是通過什麽知道的”我是否好看。

    是通過“反饋”,通過【別人】的反映!

    再比如,我多高?這個問題,因為自己看不見自己,所以必須要通過看別人多高,我比小明高,我比小紅高,比所有人都高,那麽就知道我很高。也可以通過物體來比較,比桌子高,比椅子高,比冰箱矮,這裏就是通過【物體】去反饋,總而言之,定義“我”的方法,一定是通過看到外界,在反饋回自己。來定義“我”。

    除了好看不好看,高或者矮,“我”還有什麽屬性呢?

    我學習好(不是考100分,而是老師對你說“考100分你真棒”所以你才認為你學習好;因為同學羨慕你的眼光你才覺得你學習好;爸爸媽媽誇獎你你才覺得你學習好;是【別人】對你的定義,100分的卷子並沒有意義,需要和別人的60分的卷子對比才有意義。)

    我性格內向(不是自己不願意和別人說話,而是在團體中,大家會無視你,讓你覺得“沒人關注我,所幸我不說話好了”,是你發現別人比你更愛說話,在團體中我總是那個被動接受命令的人)

    我窮(相對於別人而言,你有10000萬存款,比有100存款的富,比100萬存款的窮,如果你生活在全是100元存款的地方,別人都說你有錢,你也一定會認為自己有錢)

    注意:永遠是“別人認為你”如何如何,來定義你自己。

    這些所有的,從外界反饋回我自己的信息,加在一起,就構成了“我”,就構成了“腦中的那個小人”,也就是那個超級複雜的神經元集合。

    所以,這就能回答最開始提出的問題:

    為什麽2歲之前沒有記憶?因為“我”得到的反饋還不夠多,不能形成完整的記憶。

    當我收到了“我是否好看”,“我高還是矮”,“我內向還是外向”等等別人對我的評價的時候,我就終於能知道:“我”到底在【別人】眼中是什麽了,也就定義出了“我”。

    讀者你看,“我”這個概念,其實是逐漸定義出來的,逐漸加強的。

    是一個過程。

    從無到有的過程。

    當然,我的定義不光是別人,也可以是別的物體。

    比如,在地球的眼中,我是一個重達50kg的,能落地的物體;在手紙眼中,我是一個可以把它撕下來一截並擦鼻涕然後扔進垃圾桶的一個物體;在手機眼中,我是那個經常不洗手就撫摸它的身體的那個物體……

    在不同的物體眼中,我都是不同的,這些不同加在一起,構成了“我”的集合。

    終於定義出了一個完整的“我”。

    為什麽2歲之前沒有記憶。

    因為那時,世界隻有簡單的信息輸入給我。我無法通過這些反饋和互動,建立起我的自我認知。但是如果接觸的多,“我”就越健全,人格也就越健壯。

    所以大家總強調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其實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漸的“加強自我”的過程。

    ---

    這個對於“我”的定義,還可以解釋問題二:

    為什麽班裏總有人喜歡裝逼?為什麽社會上總有人喜歡裝逼?為什麽XXX總有人喜歡裝逼?

    裝逼,是一個展現自己實力的過程,嗯,通常是一個實力不足的人展現實力的過程。

    比如我曾經抄過一次學霸的作業,抄完之後,坐我後麵的女生對我說“哇塞你好厲害這道題你都會做!”我說:“這題太簡單了。”(心裏很虛,但是表現的表情,裝出自信的樣子)

    這是一個我裝逼的過程。

    我的目的是什麽呢?是為了獲得女生的高評價。

    這裏要注意一個問題,我如何定義自己?剛才已經說了,通過別人對我的看法、行為,定義我自己。身後的女生很崇拜我,這樣使我產生了”存在感“,甚至產生了”強存在感“。我願意這樣刷存在感。這樣的話,“我”,或者說“腦中的小人”,就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強。

    我的最終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覺得我強,都對我有好的看法,好的評價,這樣,我在所有人眼中都很強。

    但是,在上麵這個例子當中,我其實是不會做那道題的,所以我其實很弱。

    但是我真實弱不弱不重要,別人怎麽看我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是通過“別人”來定義自己的。

    所以,每個人都願意裝逼。都喜歡裝逼。

    每個人都喜歡,真的。

    因為每個人都想要有存在感,真正不喜歡裝逼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不喜歡裝逼的人沒有“我”的概念,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

    ---

    還可以解釋問題三:

    我為什麽能意識到我在思考?

    注意哦,這個問題,古今所有大哲學家都解釋不出來,都必須歸結於靈魂啊,意識啊這種沒法解釋的問題。但是,通過“腦中小人”概念,可以解釋。

    要解釋“我為什麽能‘意識到’我在思考?”這個問題,需要借用最開始的概念:我們腦中會通過神經元集團設置很多“小人”,比如同桌小紅是幾百萬個神經元,媽媽是幾億個神經元。也就是說,我們腦中的小人,有可能不止一個。(看,這裏又能解釋為什麽很多人有多重人格這個問題了,因為本來就有很多小人,每個小人收到的反饋不同,定義不同,所以會有不同人格)

    這裏先不談多重人格,隻說為什麽能“意識到”我在思考。

    在這個問題裏,大腦中其實是分成了兩個部分:

    部分1:代表“我”的那幾億個神經元組成的一團(這個是別人對我的反饋,也就是通常情況下的我)

    部分2:正在進行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經元(也就是你的內存中正在不停做運算的那一部分)

    現在,其實,當分成兩個部分的時候,聰明的讀者你應該已經明白了。

    “我意識到我在思考”這句話,

    其實就是“部分1”看到了“部分2”

    也就是:【別人反饋下】我的那一部分神經元,看到了正在進行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經元。也就是:【別人反饋的我】看到了“思考的過程”。

    “思考的過程”劃重點!所以我們人類經常感歎:我是一個能思考的物種,我有靈魂,我看到了“思考”這個過程本身。

    反過來還有一個問題。

    我是誰?

    這個問題,是誰問的呢?是“正在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經元問的。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正在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經元,看到了【別人反饋下】的我的那一部分神經元。

    所以讀者你看。當我們說“我”的時候,其實是有兩個。

    一部分,是【別人反饋下的】我形成的神經元;還有一部分,是正在理性思考的神經元

    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一個我,看到了另一個我

    所以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我是誰?

    或者:我為什麽能意識到我在思考?

    這樣的問題。

    為什麽古代的大哲學家不能解釋“我是誰”這個問題呢?因為他們不知道現代神經科學的成果。所以隻能形而上學越來越玄乎,最後說些聽不懂的人話。

    其實我是誰這個概念,真的沒有那麽複雜。就是大腦中兩坨神經元互相看罷了。

    ----

    那麽,玄而又玄的靈魂存在嗎?當然不存在。

    意識存在嗎?當然不存在。

    我存在嗎?我就是那兩坨神經元罷了。

    ---

    你正在看書,這個時候,看書的是“腦中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經元。

    當你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並感歎:“14級海嘯這個作者說的是對的嗎?讓我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你腦中理性思考的神經元正在思考。

    當你問“難道我真的不存在?”的時候,你的“理性思考部分的神經元”,會看到“腦中的小人”,於是得出結論,你存在。

    其實,你不存在。

    每次睡覺,都是死亡。

    希望明天醒來時,大腦還能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