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 茶葉基地
字數:3099 加入書籤
茶苑菱的工作熱情真的十分高漲,對茶葉基地的事情非常上心。這不,第二天早上,當曾誌進城送菜回來,進門的時候,就看見這丫頭已經在屋裏等著他了,說是要跟他商量茶葉基地實施方案的事情。
這個事情,曾誌昨晚上已經有了自己的考慮,他向苑菱提出了兩個方案。
第一個是最簡單直接的,就是以一定的價格向村民租賃他們的茶園,曾誌希望的租賃價格是在每畝每年一千塊之內,租期至少五年,租金每年一付。不過從第二年起,可以在前一年的承包價格上有一定比例的上浮。
第二個方案,則是成立一家合作社,由曾誌負責經營這個茶葉基地,居民以自家的茶園入股,但隻享有分紅權,不能幹涉曾誌的經營。這個方案,曾誌同意拿出百分之三十的收益,作為居民入股所占有的股份。
苑菱當即表示采取第二個方案,不過曾誌沒答應,他讓苑菱去召開村民會議,由居民自己決定采取哪種方案。
在苑菱和曾令旭的組織下,村民會議很快召開。因為村子不算大,在家的村民也不多,才七百多人,因此這次村民會議召集了全部在家的村民開會。不過,每個家庭隻能一人參會。
會議的結果也很快揭曉,有大概一半的村民同意采取第一種方案,另外一半的局麵則是同意采取第二種方案。
這一下就麻煩了,最終還是最終做出了讓步,采用了兩種方案相結合的辦法,同意第一種的,曾誌以第一年每畝一千元的價格租下他們的茶園,租期十年,從第二年起每年租金上浮5%;同意第二種方案的,以他們的茶園入股,同樣簽訂十年的租賃合同,每一畝茶園占0.1%的股份。
不過,曾誌同意租下來的,是村裏兩個成片的茶山,至於其餘在各自土地邊緣的零散茶園,他並沒有租下來。最終,經過丈量,同意將茶園直接租給曾誌的,有大約一百四十畝。而同意以茶園入股的,則是有大概一百八十畝。也就是說,曾誌將拿出18%的股份,讓村民們入股。
在苑菱的督促下,曾誌很快跟村民們簽訂了合同。因為如今春茶都已經普遍的采過了,第二季茶才開始發芽,所以這第一年的承包租金,將以半價支付。
因為近些年來,在家的年輕人不多,所以這些茶園雖然每年都有人在采茶,可是卻並沒有進行很好的經營。現在曾誌搞起了這個合作社,自然要投入人力物力,對茶園進行整飭。主要是砍掉茶園中生長的一些雜樹和除草之類的。而且,之後茶葉基地的日常生產同樣需要不少的人力,曾誌幹脆決定直接聘請一些村民,全日製的在茶葉基地工作。
如此,成立一家正規的公司就很有必要了。
茶葉基地的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曾誌不需要每天盯在工地,他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在村委會把各種材料準備齊全之後,曾誌來到城裏,準備向地方政府和工商部門遞交茶業公司注冊申請。
因為這個事情得到了區委常委陳永平的支持,因此,當曾誌去辦理注冊的時候,事情的順利遠遠超出了曾誌的想象。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對茶業公司的各項申辦手續一路綠燈,很快完成相關程序。
前後僅僅花了三天時間,曾誌就拿到了茶業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開發授權、公司賬戶等等一係列文件,順利的讓曾誌都有些恍惚,也讓他見識到,權力有時候真的很好用。
等曾誌拿到這些文件回到村裏,來到村委會的時候,就發現村委會前麵的小廣場上麵圍了不少的人,人聲鼎沸的。曾誌就有些好奇,這些家夥圍在這裏幹什麽?
這麽想著,曾誌就靠了過去,想看看這些人在幹什麽。
很快,曾誌就看到了裏麵的情況,原來村民們是在圍觀炒茶。
結合村有不少的茶園,按理說村民們對於炒茶並不陌生。不過,大家了解的都是土法炒茶,都是在自己家裏的灶台上完成。
然而,現在這小廣場上進行的炒茶,顯然不是用的土法炒茶,因此才引得村民來圍觀。
隻見場中是三口大鍋,鍋的下麵是用磚頭壘的簡單的土灶,三口大鍋不是正常的平放,而是有些許的斜度,每一個鍋的旁邊站著一個大約三十幾歲,四十歲不到的婦女,在這些婦女的身後,是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苑菱正站在老人的身邊和老人說著話,老人一邊聽苑菱說,一邊伸手捏著一根茶葉往嘴裏塞。
曾誌就笑了,心說這丫頭做事情的確靠譜。三天前,曾誌和村民們簽訂了茶園的租賃合同之後,曾誌去辦理茶業公司的注冊事宜,而苑菱也沒有閑著,她告訴曾誌,會去找專業人士來炒茶,看看這些土茶經過專業的加工之後,能夠達到什麽品質。
這要選擇的茶葉自然是曾誌自家的茶園裏麵所產的。曾誌家的茶園,因為有曾誌用靈氣泉水灌溉,這第二茬已經長起來了,完全可以采摘。因此,他也沒有反對苑菱的計劃。
沒想到,三天過去,自己搞定了公司的注冊事宜,這丫頭也找來了專業人士炒茶。
曾誌剛靠過來,就被苑菱看見了,她笑嘻嘻的招呼道:“曾誌哥,你快過來,來認識一下!”
聽到苑菱這麽說,婦人孩子們給曾誌讓開了一條道,讓曾誌進去。
等曾誌過來,苑菱就指著老人對他介紹道:“曾誌哥,這是我請來的製茶專家張春明老爺子,是咱們市裏有名的珍珠茶的首席顧問。”
苑菱所說的珍珠茶是江都本地一家茶業巨頭,在全國範圍來說,也是頗有名氣的大公司。是江都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龍頭企業,示範農業龍頭企業。公司生產的係列產品已達10大品係,200多個包裝規格,能滿足各個消費層次的需求,暢銷全國各地,供不應求,年營業額超過十億。
這樣一家大企業的首席製茶顧問,水平自然是不用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