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6章 農家特色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A+A-


    如今,陳老和他的外孫女董悅,再加上這張春明老爺子在自己家租房子,一個月有四千五的房租,要是加上生活開支,一個月他可以有一萬塊左右,也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了。

    董悅這丫頭也決定跟她外公一起,在村裏生活幾個月,這主要是因為她的工作比較靈活,並不需要固定的地方。說起來,這丫頭跟以前的曾誌還算是同行,因為她也是作家。不過,她寫的是網絡小說,並且還有不小的名氣,這倒是十分出乎曾誌的意料,她這樣有背景的女孩子,竟然會選擇寫網絡小說。

    兩位老人就在院子裏,一邊鍛煉身體,一邊注意著周圍的環境。

    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老式四合院,院子中間碩大的銀杏樹遮天蔽日。一隻母雞正帶著一群雞崽刨著青石板間隙的土壤,不時翻出一兩隻小蟲,引得雞崽們一陣爭搶,熱鬧非凡。

    “這種小院,在江都已經絕種了!”陳向陽做了個擴胸運動,十分感慨的說道,“別的不說,就衝這的環境,這裏發展旅遊的前景還真的不錯!”

    昨天傍晚抵達村裏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整個村子和遠處的南巫山融為一體,宛若一幅精彩絕倫的油畫,讓老人目瞪口呆。以他的閱曆、經驗和身為國學大師的眼光,自然能夠看出中牌鄉以及結合村所擁有的優勢,隻要解決好交通、住宿和餐飲等等問題,南巫山成為全國知名旅遊勝地指日可待。

    ………………

    等兩人昨晚晨練,就看見曾誌開著小皮卡回來了。

    曾誌打招呼道:“兩位老爺子早啊。”

    張春明就笑道:“小曾你才是真的早呢,還不到六點就出門了吧?”

    原來,這位老爺子早上是被曾誌發動車子的聲音吵醒的。隨著夏天的來臨,天色亮的是越來越早,而曾誌因為要送完菜後回家準備自己一家人和兩位老人的早餐,早上就提前出發了,他開車出門的時候大概是五點半的樣子。

    曾誌笑了笑,跟二老說道:“你們先坐一下,我去煮早飯,很快就好。”

    曾誌同意向兩位老人還有董悅提供早餐,也是因為他們才三個人,而且也吃不了多少,反正他原本就要準備自己一家三口的三餐,每餐隻要適當加一些份量就差不多了。

    因為有陳老三人的加入,曾誌也就隨城裏人的生活習慣,早餐準備的是包子饅頭和米粥。麵是在他早上出門之前就已經和好了的,米粥同樣是那時候就放入鍋裏熬著的,已經用火熬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了。現在隻需要將包子饅頭蒸好就可以開飯了。

    曾誌進門的時候,就看見董悅穿著睡衣,打著哈欠,眼神迷糊的走了出來。這丫頭看見曾誌,臉就紅了一下。

    曾誌跟她打了聲招呼,交代她洗漱的地方,然後就進了廚房。

    八點整,早餐準時上了桌。兩位老人第一次吃這種富有農家特色的早餐,還是富有靈氣的食物,胃口都是大開,破天荒的比往常多吃了一個包子,並且多喝了半碗米粥。

    “山村野茶,不成敬意!”等二老吃完早餐之後,這種給他們斟了一杯熱茶。

    昨天晚飯之後,曾誌本來是打算給他們泡一壺自家的茶的,誰知道張春明獻寶,要泡他炒的茶葉,曾誌也就沒去管他。

    “好茶!”陳向陽接過茶杯深深一聞,再輕輕一抿,不由自主的說道。

    作為國學大師,陳向陽平時自然飲遍好茶,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在這樣的窮鄉僻壤,居然能夠遇到香味悠長,滋味清苦回甘的好茶。

    在陳向陽看來,這些不知名的山茶雖然比不上最頂級的雨前龍井,但是也相差不遠了,比所謂的華夏十大名茶絲毫不遜色。

    董悅就笑嘻嘻的說道:“姥爺,我沒有騙你吧?曾誌哥家的這茶葉,那可是好喝的很啊。”

    陳向陽點點頭,笑著說道:“你這丫頭,的確說的是大實話。”

    張春明喝了一口之後,就笑道:“小曾,怎麽你家的茶,喝起來好像比我們昨天炒的茶葉,好像多了一股特別的味道。”

    “老爺子要是喜歡的話,就多喝點吧。”曾誌笑著說道,卻沒有接張春明老爺子的話。

    昨天他們在村委會前的廣場上炒的茶,不過是曾誌家的茶園裏麵出產的,而且還是二道茶,味道比起早前的春茶,都要稍稍差了一些。可現在喝的茶,卻是曾誌這兩天才剛剛炒出來的青蓮秘境出產的茶葉,這是真正的靈茶,可不是稍微灌溉了一些靈氣泉水的山茶能夠相比的。

    張春明見曾誌不說話,也沒有繼續追問。

    曾誌今天接下來也沒什麽事情,索性在院中陪著兩位老人曬著溫暖的初夏陽光,品嚐幽香四溢的山茶,談論一些趣聞,最終談到了古玩上麵。

    作為國學大師,陳向陽對於古玩的了解,顯然不是曾誌這個半道出家的年輕人可以相比的。而張春明同樣對此有不俗的造詣。

    繼承了青蓮秘境,裏麵的各種古籍字畫,還有陶瓷器物自然都成了他的私藏。平時曾誌都是一個人守在家裏,欣賞青蓮秘境裏麵那些名人字畫,鮮有誌同道合之輩和他交流。如今碰上陳向陽和張春明兩個古玩愛好者,自然是見獵心喜,最後品茶會變成了古玩鑒賞會,會場也搬進了曾誌的書房。

    書房裏那些絕版古籍、名貴瓷器還有各種名人真跡,讓陳向陽和張春明看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以他們兩個人的眼光來看,書房裏的古玩基本上都是真品,相當一部分可以算得上是行業珍品。

    “小曾,這一書房的古玩字畫價值幾何,你有評估過嗎?”陳向陽忍不住問道。

    這並不是陳向陽貪念作祟,隻是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他實在擔心曾誌不清楚這些古玩的真正價值,保存不善,使得這些中華文化的瑰寶毀於一旦。

    “我上網查了查,也就值個幾億吧!”曾誌神色如常的鎖上書房的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