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真假難辨(三更)

字數:3902   加入書籤

A+A-




    喧囂熱鬧的日子一直都在持續,十二月的寒風並沒有吹散網友們的熱情,憑借小說裏麵的各種描寫,他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了。

    這獨有的年代感真的是一個小年輕寫出來的?

    裏麵那些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出現了那麽多的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不寫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讀者們的問題伴隨著小說的連載而愈發增加,張楚在網上的人氣徹底被調動起來,他那《鬼吹燈》小說竟然在原點中文網登上了好幾個排行榜!

    就連《深夜鬼故事》也在燕京廣播電台的收聽率穩定前五,在喜馬拉雅f上麵收聽次數破千萬。

    觀眾們愛死這個故事了!

    張楚采用的方式就是最開始描述一下盜墓這個行業,設置出懸念來,這種描述手法極大的增加了讀者黏性,棄書的人少之又少。

    特殊時代人物的對白跟語言非常有特色,諺語、俗語、歇後語、成語用的非常貼切,同時語言也很活潑風趣。

    很多人都覺得張楚這個故事裏麵關於鬼、僵屍的部分應該是虛假的,可盜墓、探險的內容很有可能是真實的。

    畢竟小說裏麵豐富的民俗知識看起來一點不假,有著能完整自圓其說的盜墓係統,即使有時候看上去比較牽強,起碼也給出了解釋。

    同時還有許許多多豐富的盜墓行業專業知識,有真實的空間感,合理的地理知識,比較專業的黑話行話,給人以非常真實的感覺!

    正如同另外一個評論說的那樣,“張楚的文化底蘊不得不佩服,小小年紀就能寫出這麽精彩的作品來,可謂是天賦異稟。小說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如果沒了解沒錦鯉或者沒有想象去體會過生活,單單依靠想象根本寫不出來這麽一部有靈魂的作品。”

    鬼吹燈從座位知青,到幫人帶隊考古,到摸金為財做生意,到尋求真相跟解藥,再到挖掘曆史的真相都是完整的。

    ……

    燕大校園裏麵,瑟瑟冷風讓張楚都有些不想要騎車,他推著自行車慢慢往食堂走著,身邊的楊淩直接把手揣在衣兜裏麵迎風前行。

    “老張,網上都在說你那個盜墓故事是真的,他們甚至說胡八一的原型就是你爺爺或者,或者是你們家哪個親戚給你講的這個故事,是這樣嗎?”

    安彌隨口閑聊起來,他看完了張楚的《鬼吹燈》,不過隨時也在關注網上的那些評論。

    張楚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是怎麽想的,竟然會覺得是真的,他笑了笑說道:“我們家三代貧農,清清白白的,不接受這種汙蔑。”

    一邊的楊淩倒是很嚴肅的說道:“說真的,要不是我跟張楚認識,我也一定會認為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真的。”

    “喔?為什麽?”張楚好奇的詢問道。

    “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有沒有野人溝這個地點,但是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的。在我們東北內蒙這些地方依然有遺址保存下來,小時候聽大人說過。”

    安彌一直都生活在燕京,他聽得很認真,“不過關東軍地下要塞旁邊應該沒什麽墳墓吧?”

    楊淩攤了攤手,無奈的說道:“誰知道呢!反正當年大興安嶺大火,據說就是由於關東軍埋藏的彈藥庫爆炸引發的。”

    那一場森林大火可是燒了很長時間,各種各樣的傳聞層出不窮,甚至還有人把罪怪到了一個歌手身上,是他不該唱什麽冬天裏的一把火,結果把大興安嶺給點著了。

    一邊的張楚噗嗤兩聲笑了出來,他回答道:“地點是虛構的,場景是半真實的。另外的一些名詞跟術語裏麵也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稱古墓中的屍體叫粽子,以前沒這個說法。”

    盜墓成為倒鬥,稱陪葬品為冥器,這些特殊的行業詞語的確是盜墓行業存在。

    再大的太陽下也會有陰影存在,這個世界法律法規很完善,但也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盜墓活動時有發生!

    楊淩同樣好奇的詢問道:“那小說裏麵說摸金校尉要佩戴摸金符才能盜墓,摸金校尉也是你虛構的?”

    “這個倒不是,三國時期就有摸金校尉這個詞,但並沒有作為傳統行業保存下來,隻是存在了幾十年時間。所有關於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都是虛構的,不屬於事實。”

    張楚解釋得很清楚,他也沒有說是自己虛構的,總要有點臉麵。

    一直沉默的孫瑞琪失望極了,似乎能聽到心碎的聲音。

    “那在東南角點蠟燭、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個規律,都是假的?”

    “的確是假的,盜墓門派也是假的。”張楚無情的擊碎了好友們的猜測,所有的東西都是假的!

    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

    人點燭,鬼吹燈,堪輿倒鬥覓星峰。

    張楚斬釘截鐵的話讓自己這些好友的情緒都變低了不少,小說裏麵寫得信誓旦旦的,看起來就跟真實的情況一模一樣!

    “你的文筆也太好了些,簡直就是以假亂真嘛。”安彌讚歎著,能把一些虛構出來的東西寫得那麽真實可信,普通人的文筆可達不到這種地步。

    楊淩倒是有些懊惱,“我之前還準備去網上買個摸金符來送給一個朋友當生日禮物,結果是假的。那你得小說裏麵有什麽是真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鬼吹燈》裏麵的各種東西都讓人真假難辨!

    張楚一邊給自行車上鎖,一邊認真回憶起來,他說道:“小說裏麵的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曆史背景、各種神秘動物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結合,而且裏麵的內容回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

    這就是小說的妙處,半真半假。

    跟撒謊很像,全靠想象編織的謊言很容易被識破,隻有真中套假、假中藏真這種方式最容易騙得別人信任!

    於是孫瑞琪不解的詢問起來,“那你究竟是怎麽想到要寫這麽寫盜墓情節呢?我是說具體的創作過程。”

    “很簡單啊,其實網上有一些跟盜墓、陵墓開棺有關的節目、紀錄片等等,裏麵會有專門的分析跟講解,可以得到部分知識。同時在曆史書上找到一個動蕩的朝代,尋找一個有故事的帝王或者王侯,他必須要有鮮明的特點,而且沒有留下現世的陵墓,再研究那個朝代的墓葬特點,結合小說的邏輯,把這個故事融入進去,這樣就能寫出一篇比較符合曆史背景的盜墓小說了。”

    張楚簡單的科普起來,他在《鬼吹燈》的準備工作裏麵就有這些,並不是指看天下霸唱的原著小說就夠了。

    “原來一本盜墓小說是這麽誕生的!”

    “漲姿勢,漲姿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