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高級別討論(2)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A+A-


    “各位請看院長死亡的姿勢,任何一個持槍自殺的人死亡後不會是這鍾姿態。”李飛指著屏幕道。

    “如果院長坐在椅子上開槍,人死後不可能全身趴在桌子上,也不可能兩手前伸像支撐的樣子,除非一槍沒有斃命;如果院長是趴著開槍,那開槍的右手也不應該和左手一樣對稱,握著槍的手似乎離傷口太遠;我們再看傷口的位置,在右耳上方靠後,而不在太陽穴周圍,很不可思議,這說明開槍時院長進行了掙紮,致使槍口打偏。”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院長開槍的右手,既沒有握狀,食指也沒有勾狀,而且槍的直角向裏,這也很不符合常理,顯然凶手在慌亂中把槍塞進手裏而且塞錯了方向。”

    李飛環顧四周,這時整個會場屏住了呼吸。

    “所以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院長被殺,說明背後另有其人,司機不可能是凶手,因為他前一天下午就離開了研究院。”

    “那凶手是誰呢?”國防部長脫口問道。

    “據我所知,知道實驗秘密的包括在座的隻有少數幾人,也許就是其中一人布的局,當然也不排除院長是同夥的可能。但我總覺得一個科學態度無比堅定的老院長,是不會輕易屈服於淫威之下的,除非遇到不可調和的威脅。”

    李飛說完環顧左右,他在捕捉一個特殊的的眼神。

    “下麵我還有一個推測,可能也在各位意料之外。”

    “繼續說下去。”副總統有點迫不及待了。

    “我認為實驗品和三位科學家被劫的時間不是昨天上午,而是前一天的下午。”

    人們頓時議論起來,有的搖頭,有的驚奇。

    李飛打開了星期六的監控錄像,也就是和主管看的那段。

    “剛才中情局的官員說,院長和司機出事前天進過實驗室,一定有蹊蹺。是有蹊蹺,但蹊蹺不在於去過實驗室,因為每個星期六院長都要去實驗室對三位科學家表示關懷,這已成慣例。真正的蹊蹺在於罪犯恰恰就是利用這個慣例劫走了實驗品和科學家。”

    李飛發現人們一臉茫然,亟待解開謎底。

    “各位一定會說監控中並沒有看到什麽呀?”

    “是沒有什麽,但這就是又一個秘密所在。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根本不是院長上星期六去實驗室的錄像,而是被人移花接木,把上上一個星期六的監控錄像移在了出事前這個星期六。”

    “哦。”人們有點匪夷所思,但又好像明白了什麽。

    “這是一個網絡高手的‘傑作’,他可能利用工作之便攻入監控係統,植入木馬,致使攝像頭休眠或者監控信息滯留,而監控室看到得卻是他植入得上上星期六的錄像。”

    “原來是這樣!”副總統驚歎地說道,“你能解釋一下你是怎麽發現的嗎?”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技術再高,對接得再好,但隻要是假的終會露出破綻。”

    李飛指著屏幕道:“我們先看這裏——”

    屏幕上出現了院長和司機站在第一道門的鏡頭。

    “我們注意一下錄像中院長穿的皮鞋,光亮無皺褶,像剛買得。”

    李飛又打出一張昨天拍的照片。

    “我們再看院長昨天穿得同一雙鞋,明顯有三道皺褶,不會一晚上就把一雙皮鞋穿成這樣吧?”

    “也就是說作案者費盡心機好不容易選擇了一個和現在對的上的錄像,包括衣服、領結、甚至襪子都一樣,但卻疏忽了鞋上的皺紋。”

    “我們再看這裏——”

    屏幕上院長和司機站在第三道門口。

    “大家看這道門是綠色的,但按照它的變換規律來說,昨天應該是紅色的。”

    人們露出不解的神情。

    “因為五道門的顏色是按照五環的顏色設計的,而第三道門本該是黑色,但它卻天天變換著顏色,隻有你把密碼、五環顏色順序等四個問題都答對了,它才變回黑色而開門。”

    “這樣複雜啊!”有人悄聲說道。

    “看似無序的變化,其實是有序的迷惑。”

    “它周一致周五按五環顏色順序依次改變,到每個星期六日再按顏色順序順延。比如這個周六日是藍色和黃色,那下周六日就變成黑色和紅色,以此類推。按這樣推算這個星期六應該是紅色,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卻是綠色。”

    “所以說,罪犯又忽略了一個很細微的問題。”

    “我們再看一下實驗室,玻璃罩裏罩著的就是實驗品,它的頂帽在上一個星期就裝上去了,可我們看到的監控錄像中卻沒有,這又說明什麽?”

    “像這樣細微的差別還有好幾處,如果各位還有疑惑的話,請看完這兩段錄像的對比就明白了。”

    屏幕上分屏播放出兩段錄像,一段是上上星期六的,一段是出事前星期六的,兩段錄像毫無差別,同出一轍。

    看完錄像,人們頓時像走出迷霧一樣心中豁然開朗。

    “哦,明白了,真是難以想象得狡猾,虧你有這樣敏銳的觀察力。”副總統不無感慨地說,“您能推演一下案件的整個過程嗎?”

    “我們可以這樣想象,罪犯利用某種手段誘惑了院長司機,比如金錢、美女等,迫使司機成為他的幫凶。然後利用司機每星期六陪同院長去實驗室探望科學家的慣例,夾持了院長,控製了監控,劫走了實驗品和科學家。”

    “作案成功後,他們把這種假象從星期六下午五點一直延長到星期日上午十點五十五,並且用不同手段殺死了院長和司機,偽造了院長自殺的假象,把作案嫌疑重點推給兩人。”

    “你是說十幾個鍾頭實驗室就是空的,而監控裏看到卻是被植入的正常的畫麵?”中情局副局長疑惑地問道。

    “是的。他們就是抓住監控人員視覺疲勞這一特點來演繹偷梁換柱的伎倆。”李飛毫不含糊地說。

    “那作案後為什麽要延長這麽長時間呢?”

    “我想有這麽幾點:第一,爭取足夠的時間把實驗品和科學家送到窩點,否則全城警戒會增加十分難度;第二,謀殺院長和司機需要時間,尤其司機要送‘貨’,貨到後才能下手,所以不宜過早暴露現場;第三,增加一定的離奇色彩,讓案情變得撲朔迷離,使偵破難度係數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