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逆向追蹤

字數:3730   加入書籤

A+A-


    監控室裏兩名女警察正在值班,李飛說明來意後,其中一個女士淡淡地說:“這已經是第三次有人來查找這輛車的行蹤了。”

    “還有誰來過?”李飛問道。

    “上午是本局的幾位警官,剛才是中情局的人,現在是你們。”

    “哦,有結果嗎?”

    “沒有。”女警察毫無表情地說,“那根本就是一輛隱形車,有攝像頭的地方都沒有發現它的牌號。”

    “如果是冒牌呢?”教官隨即問道。

    “我們這裏裝有電腦識別係統,套牌的車對不上車型會自動記錄在案。”女警察說著打開一個文件夾,“套牌的都在這兒的,他們都看過了,沒有你們要找的黑色奔馳。”

    “如果是塑料做的車牌呢?”李飛突然問道。

    “開什麽玩笑,那有塑料車牌。”女警察奇怪地望著李飛。

    李飛拿出一塊塑料說:“這是從這輛車前撿到的,雖然已被燒得留下一角,但這兒還留有數字的殘跡,而且邊框也與車牌類似,我想當時一定是貼在車牌上麵的。”

    “你是說這塑料上的號碼是另一輛奔馳車的號碼,隻不過是被別人盜用,由於兩輛車的車型和顏色都一樣,所以監控沒有識別出來。”頓克立刻領悟了李飛的意思。

    “那他為什麽要做成塑料的呢?”女警察還是不解地問。

    “這是典型的一箭雙雕。盜用別人的號做成塑料假牌,既能在大街上暢通無阻,又能在汽車爆炸後被燒毀。這樣的話想要跟蹤車的行蹤就很難了。”

    “怪不得他們都找不到車的去向,原來是這樣。”女警察感歎地說。

    “我看這塊塑料上殘留的數字痕跡是靠右下方的‘-’,也就是說車牌最後的號碼可能是‘2、4’,我們就從尾號有這兩個數字的奔馳查起吧。”教官總能抓住事情的症結。

    “讓我來吧。”頓克和女警察商議道。

    女警察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離開了座位。

    “找到昨天十一點半左右第六街世界銀行靠南的監控錄像,因為小車是從南麵駛過來的,我們先從這裏篩選一下。”

    “好的。”頓克熟練地操作起來。

    很快,世界銀行南邊的一個路口被頓克鎖定,在十一點二十到十一點四十之間,向北行駛尾號是“2、4”的奔馳有三輛,其中一輛是紅色的,另一輛車型不對,剩下一輛尾號是“2”,和院長的車完全一樣。

    頓克把車牌放大,明顯看出車牌有一定厚度以及螺絲帽凹陷。

    “就是它。尾號642。”頓克興奮起來,“李警官總能從細微之處洞悉全部。”

    “用中國的成語來說,這叫‘一葉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教官激動地說,“別忘了,我可是個中國通喲。”

    “逆向追蹤,迅速找到它的起始點。”李飛發出指令。

    “是。這就快了,不需要一步一步地倒查,隻要知道它的車牌號,我就能找到它的行蹤。”頓克十分自信地說。

    “要不怎麽就請你來呢?”李飛風趣中含有讚意。

    十多分鍾後,頓克搜集完全部數據,整理後說道:

    “監控顯示,這輛車五月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五點四十出現在研究院東麵的路口,最後進入賓夕法尼亞大街沿東南方向一直行駛到國會山地區,監控消失,可能進入盲區。直到昨天(星期日)上午十一點五分才又出現在同一路口返回,最後拐進第六街到世界銀行旁停止。”

    “好,罪犯的窩點就在國會山地區,現在不到三點,我們準備行動。”李飛果斷命令。

    “能教給我怎樣一步到位查找車輛的始終嗎?”女警察羨慕地望著頓克。

    “回來一定賜教。”頓克飛去一個熱烈的眼神。

    回到宿舍,教官和頓克迅速收拾必備的行裝,茉莉花早等著給李飛匯報情況。

    “琛田教授剛剛因病去世。據他的助手說,先後有兩個研究院的人找過教授,一個稍年輕一點的,一個老一點的,個頭都差不多,具體形象記不起來。關於機器人,研究院已經打過電話,稍後助手親自來調試,因為教授並沒有來得及交代這方麵的事情。”

    “這麽不巧,我們想提哪壺哪壺卻不開。”李飛搖搖頭道,“不過還好,至少我們知道有人去找過教授。”

    “這兩人一定是副院長和信息部主任。”茉莉花肯定地說。

    “哦——對了,我已經買了今天晚上十二點的飛機票。”茉莉花故意把前幾個字拉長。

    李飛微微一笑道:“你怎麽學起我來了?看來頓克去不成了,隻能你回去一趟。”

    “是嗎?我好想我父母,可我走了又擔心......”茉莉花欲言又止。

    “沒問題,有我們保護著的。”頓克不失時機地幽默了一把。

    教官在一旁默默地望著茉莉花,眼中充滿迷惘。

    下午三點四十分左右,李飛一行驅車來到國會山地區公路旁一個監控下麵,院長小車就是在這兒消失的。

    李飛下車觀察了一下地形,這兒已是郊外,北麵有山,南麵比較開闊。遠近雜亂地分布著一些工廠和低矮的樓房,像是低收入人群居住的集散地。

    看來這麽大的範圍,搜索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頓克上網查了一下,這兒在二戰時期曾經有個通訊器材廠,很著名,聯軍幾次關鍵的戰役都用的是這個廠的設備。它就在集散地的中間,現在變成了一個汽車回收站。在這兒居住的大部分是打工者或小商人,因為這裏有全市最廉價的出租房。

    前麵有三條岔道,李飛當即決定兵分三路,分散查詢。三名男士各行一路,茉莉花駕車到中心地帶等候接應。

    教官當即提出意見:“不行,我們必須保證你的安全,絕不能再有閃失。”頓克也極力反對。

    “不會再有了,罪犯不會愚蠢到再雇殺手的,那樣他會暴露得更快。”李飛說著突然想到茉莉花的安全問題,“那這樣吧,我們兵分兩路,教官身手好,和茉莉花一組,我和頓克一組,一小時後到‘器材廠’集合,有情況及時聯係。”

    茉莉花又要說什麽,李飛搶先說道:“就這樣定了,出發。”然後招呼頓克大步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