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科學怪才
字數:4033 加入書籤
李飛來到坐落在代王街的“現代兵馬俑研究所”,陳教授正在電腦前玩遊戲,李飛進來頭也沒有抬一下。
真是怪人!
教授看上去不到七十歲,胡須很長,不修邊幅。
李飛掃了一眼,教授玩的正是頓克現在玩的《英雄主宰》。
李飛默默地坐在那兒等待,一點也不想幹擾教授的“工作”。他隨手拿起辦公桌上的一本書翻看起來,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中國2185》。
這部作品李飛看過,據說這部小說一直沒有公開發表,但它的影響程度不亞於劉慈欣的另一部獲獎作品《三體》。
《中國2185》創作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那時的計算機在中國的運用還很有限,但作者卻把一個網絡虛擬空間想象到一百年以後,即使現在計算機網絡時代,人們的想象也很難達到那個層次。
作品所描寫的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尖銳衝突。
一個儲存在計算機芯片上的逝者的思想被激活後,迅速進行絡空間建立國家。僅幾個小時,它們就絡的各個係統,使國家全網癱瘓,並且由計算機操控的一切機器和車輛都反向倒戈,發動起對人類的進攻。緊急關頭,國家最高執政官隻能采取全國統一斷電才避免了一場“靈”與肉的戰爭。
作品關於科學與未來、現實與虛擬、人性與道德的思考,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值得我們深思。
“怎麽,你也喜歡讀劉慈欣的作品?”教授轉過臉來突然問道。
“隻是讀過幾篇,恐怕沒有您研究的深刻。”李飛微笑地說。
“我讀科幻作品隻是找靈感,畢竟他們前衛的思想能給人很多啟發。”教授表情僵硬地說。
“你在‘現代兵馬俑’中灌入人類智慧,是不是受此啟發?”
“這恐怕不是你調查的問題了吧?”教授兩眼直視著李飛說。
“對不起,打擾您了,我這次來是......”
“是為展館事故而來,xa市公安局已經來過了,並且一再強調要配合好大偵探的調查。”教授繃著臉說,“要問什麽?請講。我時間很緊。”
“好吧,那我們就先例行公事吧。”李飛也嚴肅起來,他知道,怪人總得用怪人的思維。
“我們懷疑‘現代兵馬俑展館’的火災是有人故意縱火,目的是消滅證據。你的人不是每周要去對兵馬俑進行技術鑒定嗎?他們應該知道一些具體情況,我想向他們了解一下。”
“消滅證據?燒壞我五十多個兵馬俑啊!”一提“火災”教授來了氣,“你知道這一燒損失有多大?一個機器人的技術成本加上生產成本幾乎二十萬元。五十個機器人該多少錢?”
“一千萬。”李飛說。
“是呀,一千萬。那隻是成本,如果再加上這段時間閉館的損失,那就更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昨天讚助商秦第集團公司老板給我打電話大為惱火,讓我向那個主任問責。”
“可他已經躲起來了。”
“是呀,不躲也沒有辦法。一來人家是旅遊局的人;二來‘展館’和‘製造廠’名義上是研究所下麵的分公司,但他們都有獨立的經營權,研究所隻是技術上的領導。”
“那你打算怎麽處理?”
“我已經派技術人員過去了,加上‘製造廠’的維修工,現在有四五十人正在那兒忙活的。”
教授說著想起了李飛的來意,急忙補充說:“你要找的人都去展館了,這兒隻留下幾個新來的研究生在做程序。”
“每次去展館維修的人都是固定的嗎?”李飛抓住機會問道。
“當然不一樣了,每次檢查的內容不一樣,人也就不一樣了。”
“一定有一個一樣的。”李飛肯定地說。
“誰?”教授顯得很驚愕。
“司機。”李飛直逼教授的眼睛。
“哦,那倒是。”教授口氣舒緩了不少。
“你懷疑他?”
“隻是調查,沒有事實是不能隨便懷疑的。”李飛轉而問道,“你不想知道他們在消滅什麽證據嗎?”
“這個還真不知道。”教授顯得有點尷尬,先前的冷漠已經一掃無遺。
“我們懷疑當天晚上有人偷走了一個‘現代兵馬俑’,用一個假冒的‘機器人’代替了它。所以他們晚上縱火破壞現場,銷毀證據,讓人無法辨認真假,不想殃及魚池,造成巨大損失。”
“極有可能。現在人證,物證都沒有了,真是給調查增加了不少難度啊。”教授的神情穩定下來。
“好了,不談這個了。還是談談你的研究吧。”
李飛轉移了話題,教授那還敢傲慢。
“你為什麽拒絕那麽多高科研機構,要回來研究‘兵馬俑’呢?”
“那還有比這更重要的事嗎?”教授饒有興致地說,“這裏是十三朝古都,兵馬俑的故鄉,大秦帝國給我們留下無上驕傲,我們有何理由不把它發揚光大?”
教授神情飛揚。
“人們在欣賞古代‘兵馬俑’的同時又見證了‘現代兵馬俑’的神奇,這樣兩全齊美、壯我國威的事,何樂而不為?”
教授有點忘乎所以了。
“況且我的事業還不止於此。我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
“是嗎?說說看。”李飛也來了興致。
教授先是一愣,隨即說道:“作為一個科學家,創造是無止境的。我將繼續提升‘現代兵馬俑’的質量,使它更具多元化、社會化、人性化。下一步等三個展館完善後,我的兵馬俑產品將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全球最熱銷的機器人,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兵馬俑’的偉大。”
“真是不錯的主意,現在‘兵馬俑’生產出多少?”李飛問。
“將近六百,展館投入四百五十個,還有一百五十個在待命。”
“哦,祝您在‘現代兵馬俑’的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李飛站起來握手告別。
教授一直把李飛送到研究院門口。像他這樣高傲的人,隻有讓他內心感到震撼的人才有可能贏得尊重。
路上,李飛在想,真是一個“科學怪才”,從他的神情上看,他的理想不隻是把“現代兵馬俑”推向世界,他還有更大的追求。
至於毒品一案,現在已經很明顯了,“展館”是中轉站,“研究所”的司機和“製造廠”的司機是搬運工,那背後的毒梟是誰?他們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失蹤的展館“主任”身上,線索就此從中間切斷。一切的一切,看來隻能靠教官、茉莉花、頓克“多‘線’並舉”,也許能有新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