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畫風波 第八十五章《桃園初遇》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一幅古畫引來無數人的窺覷,它究竟藏著什麽秘密?致使有人瘋狂;有人死亡。

    李飛應同學之邀來到了bj......

    第八十五章《桃園初遇》

    bj盛榮拍賣公司大廳,一場拍賣活動正緊張地進行著。

    今天拍賣的藏品中主要是一幅古畫,名叫《桃園初遇》。論說民間流傳的關於劉、關、張故事的畫不少,有國畫,年畫等,但這幅話卻不同一般,價值連城。據專家最考證,這幅畫的年代遠在明朝中後期,是著名畫家唐寅所作。

    從屏幕上看,三英豪氣衝天,將帥風骨、神情飄逸、情同手足,好一派英雄本色。

    拍賣現場競價非常激烈。

    “......五百萬、六百萬、八百萬、一千五百萬......一千八百萬。”拍賣師激動地喊著,“還有嗎?一、二......”拍賣師舉起了“拍賣槌”。

    “兩千萬!”坐在後座的一個女士突然高聲喊道。

    “兩千萬——”拍賣師驚呼,可就當他手中的錘子即將應聲落下時,坐在中間的一個男士大喊道:

    “慢!兩千二百萬”

    “兩千二百萬。一、二、三,成交!”

    李飛和bj市公安局刑偵隊長默默地坐在一旁看著眼前這一幕,觀察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李飛這次轉道來bj是受同學之邀來bj小聚的,今天和他一起來拍賣公司的刑偵隊長就是大學同學楊晨。

    不想李飛剛到,同學還都沒有見麵,楊晨就申請bj市公安局要李飛和他協破一起剛剛發生的命案。bj市公安局當然巴不得李飛協助盡快偵破此案,因為遇害者很不一般。

    死者是一位男性,六十八歲,名叫吳成山,是國內著名的國畫大師,美院教授,收藏家、鑒賞家,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吳老的多部作品榮獲國內外大獎,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如國畫《天山之巔》,已成為國內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除此之外,吳老還是多加拍賣公司的資深鑒定專家,很多古畫藏品都是最後經過他的鑒定後才敲定它潛在的價值。因此一些收藏者往往把作品送拍賣公司前先慕名讓吳老鑒賞一下,看看真偽,預估一下價格。

    就在兩前天,盛榮拍賣公司舉行了一場古畫鑒定會,被鑒定的作品其中就有《桃園初遇》。

    現場有八位專家,但對《桃園初遇》鑒定結果很不統一。有的認為是是贗品;有的認為根本不是唐寅的作品,是近代有人冒名而作;有的則認為是雖和唐寅的畫風接近,但色彩還不夠濃豔,風格還不夠灑脫,線條還不夠流暢,所以是有人模仿唐寅的風格而作;還有人提出質疑:劉、關、張是在桃園初遇的嗎?。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局麵呢?原因也許是另一次“鑒定會”,因為這幅畫曾上過某大電視台舉辦的鑒寶欄目,在座的八位專家其中就有三位被邀為評審。

    在那次電視鑒寶節目上,持寶人是這樣說的:這幅畫可以說是我們家族的傳家寶,已經有五百度多年的曆史,曆經滄桑,代代相傳。據說祖先從三國以來,一直口頭保守著一個秘密,隻傳一人。到了明代中期,可能祖輩意識到如果這個秘密失傳怎麽辦?就請當時著名的畫師唐寅作了一幅畫,把這個秘密藏在其中,所以,這幅畫一直被後人保存至今。

    當主持人問道既然是秘密,為什麽今天要向專家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泄秘呢?

    持寶人回答很幹脆,說這已經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因為現在家族人口已經繁衍到幾千,人人都知道這幅畫,人人也窺覷這幅畫,就連外人都在杜撰著畫中背後的故事。

    所以我們決定徹底公開這幅畫,鑒定畫的真偽,破譯隱藏的秘密。因為多少年來,家族中雖然人才輩出,但無人解開畫中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

    “如果畫是真的,畫中的秘密被解讀出來,你打算怎麽辦?”主持人問道。

    “如果畫是唐寅的真跡,我們決定拍賣這幅畫,我們不想因這幅畫再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真有秘密被破譯,我願把這個秘密獻給國家,不論他帶來的是多麽巨大的財富還是什麽無價之寶,它都應該是國家的。”

    持寶人的話引來現場觀眾一片掌聲。

    當然這幅畫在後台已經被專家預先鑒定過了,可現在主持人和持寶人的一番對話,卻不得不使專家再一次專注起來。他們反複觀察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仍然和先前的結論一致:

    此畫非唐寅所畫,追溯到最早也是清末民初的作品,所以畫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什麽古老的秘密。鑒於畫風有唐寅的衣缽傳承,估計市場價在五十萬元左右。

    持寶人當然不滿意這個結論,表示要在拍賣會上證明給大家看。

    於是,出現了拍賣公司專家鑒定的一幕。幾位在電視台鑒定過的專家當然不能改變他們的觀點,再加上還有兩位持懷疑態度的,所以這次就又一次出現了對《桃園初遇》不利的局麵。

    最後裁定的權利交給了吳老,因為他有絕對的權威性。

    “不瞞大家說,這幅畫在電視台鑒寶後,又由令居推薦到我這裏,我用了兩天時間仔細對比考證,認為是唐寅的真跡無疑。”

    幾個專家投來懷疑的目光。

    “首先這幅畫就不存在贗品的問題,請問誰見過它的原畫?如果說它是近代人冒名而作,但這紙質的確是明代的,這又作如何解釋?再一點就是從畫風、題字及印章等全麵對比看,絕對是唐寅的又一傑作。”

    “可印章印在樹幹上,在唐寅的以往作品裏沒有見過。”有人提出質疑。

    “唐寅被譽為‘怪傑’,做出怪誕之事才符合他的性格。我們不不也看到過他把印章印在房頂上、蒲扇上嗎?而且他給畫起個有爭議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藏在畫中的秘密——”吳老遲疑了一下說,“幾百年人們都沒有破譯出來,我們一朝一夕何以能解開?”

    這個結論當然符合藏寶人和拍賣公司的心意,盛榮拍賣公司當即決定兩天後舉行拍賣會。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唐寅這幅名不見經傳的作品,竟然賣出了如此高的價格。

    李飛想,也許是上次電視鑒寶節目上持寶人的宣傳起了作用,畫中的秘密引起了收藏者的興趣,所以他才肯出如此高的價格。

    那有沒有秘密?秘密究竟是什麽?為什麽藏寶人要公開這個秘密?是不是他故意炒作,忽悠買家?

    一係列疑點湧上李飛心頭。

    最為嚴重的是吳老在鑒定完《桃園初遇》後的第二天淩晨出去散步時,突遭人襲擊,送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這引起了美術界和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的高度重視,全世界也為之一震,為失去這樣一位大師而痛心。

    因此,楊晨決定和李飛來參加這次拍賣活動,借此收集偵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