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當媳婦熬成湯

字數:1413   加入書籤

A+A-




    在於家住的這幾日,魚樂每天都能喝到美味的老火湯,是於媽媽親手煲的。因為水生和於爸爸都愛喝,看著魚樂也很喜歡,於是於媽媽更是開心的為大家煲湯喝。於媽媽做湯的時候,魚樂也會在一旁打下手,順便學習做湯的方法。

    記得在魚樂和魚躍讀完書出來工作賺錢後,水家的生活漸漸好了後,水媽媽也常常會煲湯給魚樂他們喝。看著難得能休息在家的魚樂,水媽媽總不舍得讓她做什麽。所以把魚樂嬌慣得雖然長這麽大了,但也就隻會簡單得打理下自己的生活,做的飯菜也隻能填飽肚子,甚至比水生做的難吃多了。

    做人家的女兒就是好啊,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人家的媳婦就不同了,哪怕公婆再好,該做的事自己就得學會做。

    看了幾次,魚樂終於也會煲湯了,雖然比於媽媽煲的還差了些火候,但也是挺鮮美的了。

    看著樂於學習的魚樂,於媽媽便心安了。畢竟沒有人生來就什麽都會做,所以不怕你不會,就怕你好吃懶做!何況這是討媳婦,並不是領女兒!她可以接受一個什麽都不會做的兒媳,卻無法忍受一個什麽都不願意去做的兒媳。

    想到她剛嫁給水生的爸爸,那生活真的暗無天地,好在現在終於迎來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時代。她並不怕生活苦,隻是不喜歡沒有尊嚴的生活。

    於媽媽原是商家之女名叫沉心慈,在那個多數人食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她的生活過得算是比較舒心的。從她爺爺在清溪鎮開了個小商行後,她家就在這紮根下來。因為父母忙著生意沒時間照顧她,從小她就被寄養在水家村姥姥家,後來姥姥去世了,她才到鎮上跟父母一起生活。那時的清溪鎮隻有一間小學堂,就在她家商行附近。水生的父親於夫子就是這間小學堂的一名老師,經常從她家商行經過。每次經過她家商行,總是能聽到別人“夫子”、“夫子”……的尊稱他,她以為是他的博學多才贏得這個尊稱的。直到有一次,水夫子到商行買東西,在交談中才知道夫子就是他的名字。因為他的爺爺不想讓他的孫子跟他們一樣隻會拿著鋤頭在田地裏勞做,所以給他取名夫子。夫子在家什麽事都不用幹,隻讓他讀書習字,長大後滿腹詩書的他不負眾望的當上了一名教書先生。

    於媽媽就是因為欣賞於爸爸的才學才嫁給他的。嫁了他之後,於媽媽才發現原來有才學再好,可終究不能當飯吃!

    心慈來到夫子家後,夫子每天依舊隻需捧著書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隻能是心慈自己做。倒不是夫子不願意做,而是他的母親他的父親,總是阻止夫子,說:“家務活是女人做的,君子該遠庖廚。”心慈是敢怒不敢言哪,她不止要照顧夫子的生活起居,一大家子的飯菜一大家子的衣服什麽都是她一個人的活,尤其是水生出世後,更是忙得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她的婆婆非但不幫忙,更是甩手羹湯,整天翹起二郎腿坐等吃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