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麵,糊了(中)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縱觀人類曆史,動亂,往往意味著機遇的到來,意味著英雄橫空出世。

    聞得意大利戰後發生動亂,德國、奧匈、蘇俄、美國、法國乃至遙遠的日本,都有人嗅到了機會,但有人隻是蠢蠢欲動,有人立即付諸行動。

    當意大利****翁貝托緊急征調的傘兵突擊部隊抵達羅馬機場時,首都的形勢已經發展到了比最壞預期還要糟糕的境地。究其原因,便是法國人突然橫插一杠,從而改變了整個意大利的局勢走向。

    事實上,如果意大利傘兵能夠早十幾個小時抵達並控製羅馬機場,這裏也就沒法國人什麽事了。

    在這場爭分奪秒的競賽中,率先“衝線”的是一個名為羅曼-馬查赫的法國人。此君現年54歲,在法國陸軍服役已有37年之久,9年前晉升上校,因缺乏具有足夠說服力的軍事貢獻而原地踏步,按照法國陸軍的規定,再有幾個月就該轉入預備役,那麽此生基本上就跟將星無緣了。

    馬查赫上校踩著這個關鍵的時點來到意大利,不僅僅是臨退役前為獲取戰功而冒一次險。他親身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偵察兵,曾單槍匹馬俘虜過德軍的通訊兵,作為爆破手,曾在維希防禦戰中摧毀過一輛德軍戰車,是那場戰爭中法國軍隊裏為數不多的英雄人物。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三度進入軍事院校進修,一步步從低階士官邁入了校官行列,並且成為軍中小有名氣的戰術專家,無論是在訓練演習還是對付反政府武裝的作戰行動中,他率領的部隊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二戰結束後,馬查赫開始研究國際政治和國家戰略,在軍隊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受到了上層的關注,而後得到了前往美國進行軍事交流的機會,由此接觸到了有關美墨戰爭、美西戰爭以及美日太平洋戰爭的大量資料,對美國近代的軍事擴張和戰爭冒險有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回國之後,馬查赫撰寫並出版了《法蘭西終將重新崛起》一書,在軍界和政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他因此結識了許多軍政高層人物,為日後單槍匹馬飛赴意大利埋下了伏筆。

    論及法意關係,就不得不說兩個國家一戰以來截然不同的興衰沉浮。從成為一戰的戰敗國算起,法蘭西沉淪已有三十餘年。除了沒有墮入分崩離析的境地,它幾乎經曆了人們所能想到的最糟糕的局麵,主權淪喪、備受欺淩,政治混亂、經濟衰敗,通貨膨脹、民生凋敝,社會動蕩、革命爆發,硝煙四起、兵禍再起……及至30年代中期,當法國政局重新穩定下來的時候,各項經濟和社會指標已然滑落至1900年前後的水平,這意味著整整二十年,法國人非但沒有進步,反而是在倒退。

    在二戰時期,國力衰弱的法蘭西儼然成為西方同盟國陣營攻擊英倫的前進踏板,法國北部的港口、機場以及鐵路係統被德國軍隊強征使用,法國西部的多個重要港口仍為德國所控製,並因此遭到美英戰機的襲擊。縱使所有的法國人都無意卷入這場戰爭,法國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戰火的侵襲,數以百計的無辜平民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新興的德意誌終於取代英美法俄等老牌帝國成為新一代“日不落帝國”。在掃清了稱霸全球的障礙之後,德國掌權者將戰略眼光投向了更加遙遠的美洲和亞洲,無所作為的法國人由此擺脫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處境,他們的國家進入了一段長達十多年的穩定恢複期。到了1948年,法國的經濟和工業規模終於超過了1913年的高峰值,人口總數也從u型底部向上反轉,達到了1910年的水平。

    國內形勢一片向好之時,法國政界痛定思痛,歸結出了積極融入西方同盟國陣營、力爭回歸強國行列的戰略發展定位。在此定位之下,他們不僅對昔日仇敵“既往不咎”,還在各種國際事務上充當小跟班的角色,積極出人出力,籍此獲得了重建軍工、重整軍備的機會。另一方麵,法國人極力爭奪農牧業、輕工業、冶金業等領域的國際貿易市場,為此視愛爾蘭-西班牙-奧匈帝國締結的三國經濟同盟為頭號競爭對手,積極拉攏比利時、荷蘭、丹麥以及意大利等鄰國抱團合作。

    經曆了三十多年的政治和經濟變遷,比利時、荷蘭、丹麥這幾個曆史上曾盛極一時的歐洲小國,已經深深嵌入到了德意誌本土經濟圈當中,基本喪失了工業經貿領域的獨立自主性,真正有條件跟法國人合作且起到“1+1>2”效果的,放眼歐洲也隻有意大利了。不過,意大利人始終沉浸在“地中海霸主”的美夢當中,覺得地中海沿岸國家非弱即敵諸如希臘、土耳其、敘利亞、沙特這類弱小欠發達的國家,便是值得他們拉攏合作的,而奧匈帝國、法國、西班牙,這幾個老牌強國,都是需要打壓排擠的直接競爭對手。

    借著兩次世界大戰的機會,意大利從法國手裏掠取了不少非洲殖民地和幾個地中海島嶼,所以既對法國有著心理上的優勢,又有情感上的提防,總覺得法國人有意奪回這些海外領地。麵對法國人拋出的橄欖枝,意大利高層表現得十分謹慎,而且法國人的態度越是熱乎,意大利政要們越覺得蹊蹺。近些年來,兩國的經濟貿易關係雖有好轉,而且開展了一些合作,但一直缺少實質性的成果。在意大利人這裏碰壁之後,法國人又嚐試著跟蘇俄和美國進行合作,卻因技術和資源方麵的互補性不強,始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無奈之下,法國高層重新將視線轉回到了意大利人身上,然而幾番試探之後,他們終於意識到,意大利現政府骨子裏是排斥跟法國合作的,因而斷言“除非出現一個親近法國的意大利政府,否則法意之間不會開展準戰略形態的合作。”

    就在法國人一籌莫展之時,意大利遭到新聯合王國和奧匈帝國的合擊,德國人表麵上保持中立,背後卻是在把意大利人往死裏整,而讓意大利收益頗豐的秘密盟友日本,則是遠水難解近渴,根本幫不上忙。看到意大利軍隊被聯軍揍得死去活來,意大利高層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法國高層感到非常愉悅,他們料定意大利人戰後會收起傲氣,踏踏實實跟法國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因而拒絕了新愛爾蘭和奧匈帝國的拉攏利誘,在戰爭期間對意大利保持善意的中立。

    隨著戰爭的深入,意大利人不出意外地敗給了對手,簽下了飽含屈辱的停戰條約,就在法國人主動向這個失敗者展開胸懷的時候,意大利爆發動亂,先是各地民眾舉行抗議遊行,並有演變成為大規模反政府行動的跡象,而後軍隊發生嘩變,王室成員和政府首腦倉促逃離羅馬,緊接著自稱意大利共和派的反政府主義者占領王宮,對外通電宣布建立臨時政府……

    在大多數列強國家政府袖手旁觀之時,法國人卻覺得這是一次改變自身戰略處境的絕佳機會。得知意大利反政府主義者占領王宮之後,馬查赫上校馬不停蹄地拜會了法國內閣總理和國防部長,得到他們的支持後,便帶著一名副官、一名翻譯以及一名誌願飛行員,從法國空軍手裏“順”了一架滿載油料的德製he-型遠程偵察機,從巴黎郊外的機場出發,直飛意大利首都羅馬。

    就當時的局勢而言,這段不到1200公裏的航程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且不說飛越阿爾卑斯山時可能遇到的惡劣氣象狀況,以及沒有無線電引導可能發生的迷航情況,在進入意大利領空之後,他們很可能遭到意大利空軍的攔截,而在交流不暢的情況下,輕則被逐出領空,重則被直接擊落。最後,即便這架飛機不受阻截地抵達羅馬,也可能麵臨機場無法使用的窘況,而飛機的油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支持他們從意大利飛回法國的……

    縱然如此,冒險者馬查赫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在近三個小時的航程中,他大部分時間都坐在副駕駛位置,捧著一本15年前出版的航空圖冊,指引駕駛員飛往狀況不明的意大利首都羅馬。為了便於辨明方位,在翻越阿爾卑斯山脈後,他們飛到了海邊,然後沿著海岸線向南飛。飛行途中,機上的雷達波探測儀幾乎響個不停,這意味著他們時時處於意軍地麵雷達站的監測之下,意大利人隨時可以派遣戰機前來攔截,而在飛機下方的海麵上,也好幾次出現過意大利的軍艦。幸運的是,這架高速飛行的he-沒有遭到意大利人任何形式的攻擊,更幸運的是,當他們飛抵羅馬上空時,羅馬機場的跑道空空蕩蕩,機場周邊的幾個防空陣地也不見有任何的防備。

    馬查赫上校橫下一心,令駕駛員直接駕機降落。落地之後,他們才發現羅馬機場處於無人管控、無人防守的狀態。為了跟占領王宮的反政府主義者接上頭,馬查赫和他的副手從倉庫裏找出一輛卡車,對照羅馬旅遊地圖奔赴王宮……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