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強國風範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A+A-




    

    

    經過短暫而順利的會談,在焦土遍地的卡倫布裏奇鎮,英格蘭陸軍中將迪米-凱斯和新聯合王國空軍中將西蒙-布萊德利代表聯軍一方,蘇格蘭陸軍少將伯恩-戈登代表蘇格蘭臨時政府,在停戰條約上簽下了各自的名字。

    在德國的斡旋和新聯合王國的主張下,聯軍開給蘇格蘭的停戰條件非常簡單,他們隻需要向英格蘭償付961547名受傷官兵的補助,以及繼續履行約定,將薩洛姆灣租借給新聯合王國,就可以結束這場完全沒有勝算的戰爭。於是,當逮捕獨裁者巴裏奧爾的功勳帶著停戰條約返回愛丁堡時,數十萬蘇格蘭民眾夾道歡迎……

    可是,這場持續僅僅七天的戰爭,不但造成了20萬蘇格蘭軍人和數萬無辜平民傷亡,給讓蘇格蘭的經濟和軍事蒙受了摧毀性的打擊,愛爾蘭、格拉斯哥、阿伯丁等多個港口的軍事和工業設施遭到猛烈轟炸,以致於蘇格蘭媒體不禁發出哀歎:近十年來發展速度位居歐洲前列的準強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回到了農牧時代!

    隨著舊經濟秩序的崩塌,蘇格蘭新政府不得不在國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於政府的正常財力根本無力負擔一支數十萬規模的軍隊,在得到國聯特別支持的裁軍經費後,蘇格蘭新政府分批次裁撤了四分之三的部隊,隻保留不足十萬人的現役部隊。至此,昔日那個動輒讓英格蘭人驚惶不安的蘇格蘭不複存在。

    戰爭,可以讓國家走向衰敗,可以讓國家迎來變革,也可以讓國家加足動力,健步前行。一年之內經曆意大利和蘇格蘭兩場戰爭,新聯合王國既是參戰國之中耗費最大的,亦是收獲最多的。在歐洲的貿易版圖上,他們打垮了工業相近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意大利,搶奪了意大利人在船舶、航空、化工、紡織等工業製造領域的國際貿易份額,而且從意大利人那裏獲得了巨額的戰爭賠款——相當一部分賠款最終以實物的形式抵償。雖說意大利的工業標準跟新聯合王國存在差別,但愛爾蘭人還是從亞平寧半島搜羅了大量機器設備,並將它們運抵愛爾蘭北部,依靠投入實用化運作的核反應堆提供電力,興建起了一個以貝爾法斯特為中心的新型工業圈。

    在昔日愛爾蘭島最繁華的港口城市,貝爾法斯特,以運油船、科考船、捕魚船以及海上鑽井平台為主的造船製造業又重新讓港口碼頭顯現勃勃生機,而在城區周邊,食品加工和紡織製造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優質的意大利食品加工設備和紡織機床,讓貝爾法斯特出產的牛肉和鯡魚罐頭成為暢銷歐美的產品,勞工的短缺和報酬的提高,吸引了大量來自西歐和北歐國家的移民,整個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亦如火箭般快速攀升。

    在位於貝爾法斯特西北方一百多公裏處,沉寂多年的海港城市科爾雷恩也逐漸重現舊日的榮光。海岸線上,一座座現代化的高爐拔地而起,一棟棟嶄新的廠房相繼落成,意大利人最新最好的醫藥和農藥研發生產設施在此落地,國家注資、院校加盟、民營管理,這個名為“貝爾莎”的超大型醫藥農藥化工企業,將大半個科爾雷恩納入到了它的廠區當中,也讓這座北方海港迅速成為愛爾蘭岸線上的又一顆璀璨珍珠!

    利默裏克大工業圈的日益成熟,貝爾法斯特新型工業圈的快速發展,使得接連贏得兩場戰爭勝利的新聯合王國,蒸蒸日上的氛圍中迎來了世紀的中點之年,1950。

    新年伊始,新聯合王國在國際上的第一個重大舉動,就是向獨力對抗阿拉伯國家達半年之久的猶太人國家伸出援助之手。隨著雙方簽署軍事互助協定,猶太人得以通過貸款的方式從新聯合王國采購軍用物資,雙方最大規模的軍購交易就此誕生,而且新聯合王國方麵隻用了不到一個星期時間,就籌足了十萬支半自動步槍、五千挺機槍、六百輛戰車、兩千門火炮、四百架飛機以及三億發子彈、兩百六十萬發炮彈、十萬噸燃料,由新聯合王國海軍組建的護航船隊從利默裏克港啟程,將總量超過五十萬噸的軍火物資運往特拉維夫,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完全超出了阿拉伯國家的意料。等阿拉伯軍隊卷土重來,猶太武裝早已部署完畢,布好口袋等著對手。結果,霍隆一戰,四萬猶太武裝擊潰了十萬阿拉伯精銳,俘敵人數超過兩萬,並以此為砝碼,迫使阿拉伯人承認猶太國家占據巴勒斯坦的既定事實。

    在國聯斡旋下,猶太國最終與阿拉伯國家聯盟訂立停戰協議,中東地區的發展自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巴勒斯坦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流著奶和蜜的土地”,就是因為其北部和西部是地中海氣候,陽光充足,土壤條件適合種植,而在猶太人的勤奮開墾和科學經營下,這裏出產的棉花、水果、蔬菜很快超過了曆史最高水平,棉花以優惠價格出售給了愛爾蘭人,水果、蔬菜則被賣到了東歐和南歐,源源不斷地換取外匯,用以償還軍購貸款和購買新的武器裝備。

    新聯合王國的國際投資在猶太人身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而在遙遠的泛太平洋地區,無論是在美國、墨西哥、阿根廷,還是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幾內亞,“新聯合王國製造”早已隨處可見,特別是科研和民用領域的核反應堆技術輸出,基本上成為了新聯合王國的壟斷項目,每年都能夠為政府和企業帶來折合數億馬克的利稅收入。

    規模龐大的新聯合王國商船隊,掌握著太平洋航線上近四分之一的貿易量,並逐步將貿易航線擴張至南亞和東亞。從50年代初期開始,新聯合王國逐漸成為日本在國際貿易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鋼鐵、合金、動力、燃料、船舶……這兩個國家出產的工業品,技術質量不分伯仲,而新聯合王國方麵無視日本人提出的公平競爭、和平共處原則,聯手西方同盟國家發動了一場貿易戰——他們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甚至是半買半送的形式,長期向亞洲地區大量輸出工業產品,並建立了完備優質的售後技術服務體係。

    為了打贏這場貿易戰,新聯合王國政府每年減免的相關企業稅收就達到了數千萬之巨,向船運公司提供的政府補貼足夠建造幾艘超級油輪。這種不惜代價的投入,在國際貿易大戰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在1951年以前,亞洲國家進口的數十萬噸汽油煤油,約有七成來自日本,而到了1951年,這一比例下降至四成,僅僅兩年之後,日本生產的燃料,大多數都隻能在本國銷售,日本出產的飛機、機床、車輛、藥品以及新型材料也大致如此,隻有在鐵路機車和民用船舶領域,日本製造還勉強保持著一定的競爭力。

    50年代中期,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部分國家開始出現經濟衰弱的勢頭。在歐洲,意大利的經濟形勢最為艱難,政府的工業改革再度宣告失敗,全國失業率接近20%,民眾的不滿情緒為革命思潮的蔓延提供了理想的溫床,這個國家又一次陷入到了動蕩之中,而在亞洲,因自身資源嚴重短缺、對外貿易長期低迷,日本成為第一個進入衰退通道的國家,盡管軍方始終不甘沉默,試圖以兵諫的方式迫使高層改變策略,聯合蘇俄、對抗歐美,但兵諫行動還未發動便走漏了風聲,宣仁天皇下令逮捕參與兵諫的中高級軍官,並勒令軍部效仿德國,對現有軍事體製進行所謂的“現代化改革”,延續千年的武士道精神,自明治維新以來再次受到顛覆性的衝擊……

    在軍事和經濟領域遭受“雙重閹割”的日本,自然而然地退出了20世紀後半場的列強爭霸,能夠挑戰德意誌單極霸權的,這時也就隻剩下美國和蘇俄兩家。前者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工業基礎、強勁的科技力量以及桀驁的國民精神,很快從大戰失利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工業、貿易以及國防建設的絕對值都創下了曆史新高,隱隱有了跟西方同盟國分庭抗禮的資本,但因為有前車之鑒,他們一心致力於發展防禦性的軍事科技,並跟歐洲國家保持積極友好的聯係;後者借助專製體製和計劃經濟在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的速崛起,加上革命思潮在部分歐洲國家的再度興起,迫使西方同盟國重新審視他們的東歐防線是否如想象中那般堅固,並審慎探討了利用核武器實施戰略防禦的可行方案……

    1958年夏,意大利爆發席卷全國的紅色革命,短短兩個多星期,意大利政府便被推翻,意大利王室被迫流亡。為免這樣一個重要的歐洲國家落入紅色政權之手,以德國為首的西方同盟國遂借國聯維和部隊之名,以海陸空三線並進的方式,迅速向意大利派遣了數萬裝備精良的部隊,並很快占領了米蘭、都靈、巴勒莫、塔蘭托等重要城市和港口,但在占領意大利首都羅馬的過程中,國聯維和部隊遭到了革命武裝的頑強抵抗,以致於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沉重代價。戰鬥結束後,維和部隊在俘虜中甄別出了多名俄國人,由此得到了蘇俄在幕後支持意大利革命勢力的直接證據,德國政府立即照會蘇俄駐德大使,敦促他們立即停止對“意大利叛亂分子”的支持,但遭到了蘇俄方麵的拒絕。

    自波蘭危機結束後,西方同盟國陣營與蘇俄又一次陷入到了劍拔弩張的危險狀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