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臨豐城四大名堂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名堂名堂,書說名目,人說花樣,文稱內涵,白話宣張。

    名堂這兩個字在臨豐人的口中,還另一番意思。

    臨豐城四麵環山,縣城在群山中間的盆地裏,西北高東南低,也有四路交通,一條國道一條省道兩條縣道,把臨豐又分成了東西南北幾塊。

    南北為落霞山與賀旗sd西為龍鳳兩大山。

    老劉頭先從城西開始說。

    位於城西有一山,山名明山,明山上一公園,叫明山公園,好簡單直白的名字是不是?

    明山公園並不算大,但也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們茶餘飯後散步的一個好去處。

    尤其是在公園裏還有一座城隍廟。

    城隍廟並不大,就三進的小院,門口不遠還有一個二層的小亭子,名曰“聽風吟”。

    說是廟,倒像是道觀,因為這住著十幾個道士,又不像是道觀,因為不供三清,反而供了城隍夫婦和黑白無常,黑白無常在這裏麵,有點不倫不類的樣子。

    盡管城隍廟如此不倫類,卻也籠絡了不少的信徒,逢年過節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

    老劉頭說的這第一個名堂,便是城隍廟。

    以及城隍廟裏的抽簽老道。

    抽簽老道就是在供案邊上給香客看簽解命的人,據說他金口玉言,非常靈驗,這也是城隍廟香客多的原因。

    這是其一。

    接著是明山往南,到了臨f縣城邊上,山體在此有一處斷層,地陷數十米沉,臨豐早期的護城河經此過,後來改成了汙水處理河,還是經此處過。

    斷層往西,一馬平川,有幾個村莊,還有良田千頃。

    而在斷層往南是鳳山群峰,把村莊和臨f縣城分隔開來,成了兩個世界。

    鳳山主峰又分南北峰,北峰荒涼,南峰雨水豐沛,植被覆蓋,是為林場,又是兩個世界。

    老劉頭說的第二個名堂,便在這林場中。

    林場中有棺材鋪,就地取材,而且環境幽靜,相得益彰。

    棺材鋪為一對夫妻經營,倆夫妻約莫五十歲左右,膝下有兩女一男。

    老劉頭說的是這倆夫妻中的男人,姓冷,叫冷二。

    據說年輕的時候拜了一個茅山道士為師,後來師父出事了不知所蹤,他自己回到臨豐成家,開了這間棺材鋪,就算是立了業了。

    到底有多厲害,老劉頭也不清楚,但是傳得挺神的,說是林場中魑魅魍魎縱橫,全靠他一個人鎮著。

    這是其二。

    鳳山往東,是臨f縣城,與林場相接,是老以前的臨豐城區。

    再往東,便是如今的臨f縣城,三縱三橫的街道,最中心是街心花園。

    再繼續往東過電力公司、市政大院,便到了以前的臨豐中學,如今改成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如今的臨豐中學在電力公司正南方,背靠落霞山,一條街直通臨豐中學大門。

    與電力公司連成一線,為金府大道,不偏不倚,往北正對著賀旗山,烈士陵園。

    而老劉頭要說的第三個名堂,就在的賀旗山上烈士陵園旁邊。

    這裏有座寺廟,和尚廟,沒有名字。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和尚廟,因為太小太破,而且連老劉頭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麽時候有的這座廟,應該是在民國以前就存在了。

    和尚廟裏當然有和尚,一個老和尚帶著十幾個半老和尚,承包了烈士陵園的保潔工作。

    老劉頭說這個老和尚佛法高深,通曉陰陽,還能看天文地脈。

    這便是其三。

    隻是老和尚年事已高,快八十歲了,近年來已經不怎麽出寺了,想請他,難。

    說到這又不得不說一下臨豐中學跟烈士陵園的淵源。

    民國之後,天朝境內多戰爭,戰爭蔓延到臨豐,臨豐城內的平民與軍隊一起,進行了一場臨豐保衛戰。

    這場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在戰爭中也死了很多臨豐人。

    這些人分兩部分,軍人被集中埋在了賀旗山上,這就是烈士陵園的來曆。

    而另一批非軍人的普通老百姓,則是被埋在賀旗山對麵的落霞山上。

    正是四年前因為臨豐中學建新校區而被遷走的那一批墳墓。

    城東麵是大龍山,順著大龍山就是進出臨豐的大路了,當初程長夏就是從這條路進的臨豐。

    大龍山上沒有名堂。

    而老劉頭卻說還有第四個名堂,不在大龍山,而在臨豐城內。

    早年間有一個瘋老頭,亦丐亦道,穿著破爛,披頭散發,瘋瘋癲癲。

    是個外地人,來到臨豐幾十年了,來的時候就是這副尊容,在臨豐街頭乞討為生。

    常常發瘋。

    怎麽瘋?

    有人走過他麵前,他會突然指著這個人,說:“你要倒黴啊。”“你要小心了,你家裏進了個妖怪啊!”“哎喲可了不得啊,你老婆懷了個鬼胎啊。”“快回去準備後事吧,你媽媽明天就要歸西了啊。”“哎呀呀你要搬家啊,你那個新家死過人,別搬了別搬了,小心不得好死啊。”

    諸如此類。

    當人家追問他的時候,他就開始瘋言瘋語,問東答西。

    一開始沒人把他說的話當回事,畢竟他長得就那個樣子,瘋瘋癲癲的,誰會信他說的瘋話。

    直到他說的那些瘋話都應驗之後,他就被臨豐人看成了活神仙,當今濟顛,因為不知道他的名號,人們便封了他一個名號,叫“丐中仙”。

    人們開始去丐中仙時常蹲點乞討的地方找他,隻求能得他一句半句的點評,那這人在臨豐就成名人了。

    但是,丐中仙卻在這時候消失了,像人間蒸發一樣,在他經常蹲點乞討的地方看不到人,在別的地方也找不見他人。

    有人說他已經離開了臨豐,因為他活神仙的身份被發現了,但也有人說他並沒有離開臨豐,隻是他隻在他願意指點的人麵前出現,說一句話,得一份口糧的錢,立即離開。

    漸漸地,臨豐隻有丐中仙的傳說,而沒有丐中仙的行蹤。

    沒有人能找到他,隻能等著他來找你,當他找到你的時候,就是你攤上事的時候。

    老劉頭這話說得程長夏直落汗。

    這不是個名堂,是個名人,這麽一個神人物,行蹤還飄忽不定的,怎麽找?

    老劉頭笑著說:“隊長啊,我也略通相人之術,我覺得你不俗,你跟外麵那些油頭小生不一樣,說不定你還真的就能遇到丐中仙呢?”

    所以最終老劉頭給程長夏的建議,去城隍廟求簽勾搭解簽道士,去和尚廟請老和尚,去棺材鋪找冷二,還有就是多上街走走,說不定能遇到丐中仙,那校長托付的事就可以解決了。

    程長夏也納悶老劉頭從哪學來的勾搭這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