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微賤自高大 千金買娥眉
字數:329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墨法劍 !
這一番話是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聽到寧無憂說的最後一段話。
如此優雅高貴,歌喉青妙滿人間的女歌神的謝幕,不是以優美的歌聲,而是一段麵對天下間最有權勢的皇帝,不卑不亢,讓千百年來這片沉酣於追權逐利,沉溺於權勢之下的奴隸之邦的民眾回味沉思的當頭棒喝,暮鼓晨鍾,時至今日,依然有它現實的意義。
也許這是寧無憂在世上最後的絕響,這段絕響甚至超過了她無數次傾倒萬民的歌詠。
對於後世之人,寧無憂的歌唱吟詠即便是讓人沉醉其中,三月不知肉味,可還不過是小焉者的自傷自憐,與他們的生死存亡,興衰榮辱關係不大,可這段出於寧無憂之口的壯氣言語,足以稱得上氣勢恢宏,足以有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不朽不滅地位,甚至足以關聯到他們如何生存以及如何為人。
她這一番話說的慷慨激蕩,神采飛揚,證明在她的世界,她的確落落大方的自尊而自傲,凜然而為至尊,她不是自視甚高,而是根本就毫不謙虛,當仁不讓的認識到自己未來的高企地位。
雖然她這一番話的音色未必真的動聽,甚至還有些憤世嫉俗,潑婦罵街樣的聲色俱厲,未必能夠和她優雅的歌聲相提並論,不過人們之後記住寧無憂這位江湖第一女歌神的瑰麗神采,大多是因為這一段話,是因為她身在大明宮太極殿中,與至高無上的皇帝這一席對話。
這不但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千古之下為人君者的警誡。
其實,許多人憶念這江湖奇女子的時候,記起來的並不是她絕代的姿容,也不是她美妙的歌喉,而是她不甘為奴,自證高大的自信與氣度。
美這種東西,並無一定的標準意義,你會認為西子王薔飛燕玉環都是傾城絕代,並不為假,可若是真的讓她們比出來一二三四,或者讓她們與其他佳麗身列同堂再讓你評定高下,興許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答案。
當然,寧無憂絕代佳人不假,可若是真的美到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恐怕也過於牛皮窮斯濫了。
許多人名垂青史者,並不因為他們的技藝精湛和專業精熟,甚至也不為他們一生做人的狡詐或者誠不可欺,君子可欺之以方。
許多人記住李白是因為他的詩文錦繡,是因為煙花三月下揚州,是因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因為黃河之水天上來。
許多人隻記得他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壯氣豪情,隻記得他高歌蜀道難的悲憤憂患,隻記得他氣雄萬夫,長揖不拜,不事王侯的傲然骨氣,卻忘記了李太白的蓋世劍法,更忘記了李白的俠氣,義氣和憤懣不平之氣。
許多人隻記的辛棄疾齊名蘇東坡的偉大詞人的地位,卻不知道他是真正昂藏七尺,武功赫赫的大丈夫氣魄,他少年時候的一戰之威,就足以讓他成為與嶽鵬舉一樣文武全才的蓋世名將。
也許許多人將他想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更忘記了他壯歲旌旗擁萬,錦襜突騎渡江初這種不甘淪落異國蠻夷為奴的激憤壯烈。許多人不知道他的英氣蓋世,殺伐驍勇,更忘記了他百萬軍中活捉叛賊的彌天大勇。
也許僅僅著迷於他詩詞文章的窮酸書生都以為他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是自嘲自負,是和他們一樣的誌大才疏的誇耀炫功。
其實卻不知道在文壇他能博取宗主的地位,絕非刻意為之,的確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白不願以詩人而願以名臣名將為終生職誌,辛稼軒一樣如此落寞。
他甚至根本沒有去為賦新詞強說愁,也不屑於數黃論黑的與腐儒為伍,即使在疆場之上,他一樣能夠不遜色於白韓衛霍。
中國三千年來的書生們都幻想著立功疆場,封狼居胥,可真正做到文武雙全者,真正文能耀世,武能定國安邦者,辛稼軒的確是最響亮的一個。
辛稼軒能文,的確已經算是兩宋三百年文化的榮耀,更榮耀的是,辛棄疾並不以文名而驕傲。
恍惚間是在雲端,歌聲響起,是寧無憂的聲音,如奏鈞天之樂,在彩雲消散的時候,唱的依然是她在震北堂的那首白居易的名曲:
黃金不惜買蛾眉
揀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盡
一朝身去不相隨
這就像是天帝做歌奏樂要迎接這位貶謫人間的歌神。
本來悲哀欲絕,哀哀將逝的歌聲,聽起來是那般的如珍珠落盤,音色婉轉,不再那麽的讓人一聞就是傷心欲絕。
言世昭聽到這首歌,忽然萎頓在地上,他想起這首歌,想起他的少年時候的那個歌女,他今年五十歲,三十年前,三十年前……
寧無憂的歌聲在那個時代,並不能有現代科技的加持可以錄音留存,所以隻能以筆墨來形容。
後人筆墨的寡淡無味,再沒有浪漫奇想,故此不能推陳出新,所以他們的記敘也喪失了她歌音妙喉的獨到佳處,甚至隻能沉湎混淆於雅傷的辨識。
不過她的這一番言語足以讓她名垂史冊,甚至遠比她的歌喉更加流傳美名於後世當今。
等到寧無憂說完,飄然一身而去,好似升起一團雲彩,在場中人都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奇特的情形,心中的平安祥和將大殿中的戾氣消散的無影無蹤,就算是見聞廣博的言世昭也吃了一驚。
隻有那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徐雲若臉上看上去是那麽的自然而平靜,對眼前彩雲陡升,寧無憂飛升天外並不表示特別的奇怪。
因為他聽過母親講過的關於楚留香死而複生的故事,也見到過聖教旁門的青鸞聖女的神跡,對於這也並不覺得奇怪。
他知道,若是他幾歲的時候,母親講這個故事,那絕對是為了哄他開心。
他將要離開母親為父報仇時候,母親將這個故事作為他分別時的禮物講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