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六章 諸葛傳後世 雙劍刺強雄
字數:313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墨法劍 !
可是即使是情形危急,也沒有一個人為著逃命,匆匆離去,更沒有人去做這種打算。
此時的皇城之內,太極殿上,雖然是血雨腥風,隨時都會血濺五步,命喪無形,可每個人都願意與它生死存亡,不離不棄。
因為在天子被囚禁,被亂臣賊子淫威挾持的時候,是作為臣子最佳的表忠心盡忠的時候,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功高不如救駕,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平時兢兢業業,夙夜在公的辛勞奔命,或許得到的不過是朕心甚慰的口惠而實至的好聽話。
此時可大不相同,若是皇帝一旦活命,一旦擺脫賊子羈縛,這時候的忠心表現,就成了日後晉升和取寵的資本。
所以人人知道這個時機是真正的罕世難逢的立功機會,誰也不肯輕易放過。
當然,也可能皇帝會被賊子戕害,最終自己什麽也得不到,不過這世上絕沒有永遠保定肯定的事兒,什麽事兒都有個意外,不過這個事兒的收益卻最大。
慕容歸元吃了一驚,“紫電鋒霜,嘿嘿,小小少年居然執掌蜀山派始祖諸葛青陽的嫡傳佩劍,你是枯木道人的座下弟子麽,你該怎麽稱呼紀無涯?“
蜀山派創派立宗甚早,遠在三國末年,偽晉之初,已經是江湖中的泰山北鬥,領袖群倫,抗衡當政,墨家之後,一派而已。
其始祖諸葛青陽乃是諸葛孔明玄孫,誌向廣大,博學高聞,智慧源深,武功卓絕,身在亂世,要挽救天下之墮,他開創的蜀山派武功,至今依然是武林絕學。其自創六龍回日四象功,更是天下武學的源流,對於後世的各門派武功章法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實乃是自墨翟之後的第一大宗師。
不過時移世易,世上又有幾個諸葛青陽,怎能所有的英雄皆被蜀山派據有呢?
蜀山派的威名自諸葛青陽之後,代代不如前,近些年來,武林人才凋零,蜀山派更是墨守成規,一往不前,漸漸湮滅沉淪,哪裏還有一點點諸葛青陽時候威震天下的氣象?
即便是比起蜀山派自己眼中的支脈,諸葛青陽所遺傳下來另一個地處西川的青城派,也是多有不如。
“我可不認識什麽紀無涯,也不知道什麽蜀山派,更不是枯木道人的弟子!“徐雲若傲然道。
慕容歸元倒是吃了一驚,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這少年手持紫電鋒霜卻稱和蜀山派毫無關係。
紫電鋒霜乃是蜀山派開山祖師諸葛青陽的佩劍,數百年來,杳無音信,據說是被藏於蜀山之下聚金窟中,有神龍看護,此劍也是蜀山派的至高無上的聖物。
自諸葛青陽之後,沒有人再在江湖上見過此劍,慕容歸元本沒有見過此劍,不過慕容世家家學淵源,慕容山莊更是搜羅盡了古往今來的武林典籍,他在掌故和古今人物劍譜裏見到過此劍的形式特點。
他見識廣博,這少年劍一出鞘,已經認出寶劍的來曆,卻料不到這少年居然自己說和蜀山派竟然毫無關係。
徐雲若既然如此說他和蜀山派與枯木道人全無關係,那斷斷不會是假的。
慕容歸元與徐雲若以寶劍對壘,如淵停嶽峙,雖然尚未近招,但是大殿之中已經被劍氣籠罩。
劍氣和戾氣的彌漫使得所有人的心中都如泰山壓頂一般的沉沉壓抑。齊辛候本來也在提防這兩個除了方公子以外的勁敵,他也是江湖中昔年的絕頂人物,這兩個人一出現,他就看得出來他們的修為武功,決不再自己之下。
待他知道那少年是為取言世昭的性命而來,心中頗為高興,雖然他壞了自己的好事,此時卻成了自己極大的幫手。
“徐雲若,如今皇帝被擒住,齊辛候弑君篡位的野心並沒有消除,你是少年英雄,做事不可有始無終,雲戰之子,豈能如此虎頭蛇尾?我與你祖父父親的恩怨,不是一時可以道明,而今最重要的事便是救出皇帝。“
齊辛候忽然之間大聲笑道:“好奸賊,你賊心不死,我本來就是想殺你,不料你果然對著傀儡皇帝還有一份兒愛心,好,你若是想他活命,你就此便自殺,我便放了他又如何……“
齊辛侯話音未落,忽然之間,兩柄劍同時向他擊出。
徐雲若的一劍斜斜刺向他,慕容歸元的劍居然刺向賢德帝,而徐雲若和慕容歸元兩個人也同時單掌擊向對方,這兩劍皆是攻其所必救。
除非自己撒手放掉賢德帝,否則不是自己傷在徐雲若的劍下,就是賢德帝被慕容歸元殺死,如此危急的情形,他從所未遇,兩個人同時攻擊別人,卻又不放棄互相打鬥。
齊辛候腦中立時慌亂,他知道慕容歸元和言世昭的關係非比尋常,也知道言世昭和自己一樣,同樣懷有篡位的野心,但是並不如自己的明目張膽和張狂顢頇。
此時慕容歸元要一劍結果這個自己早已經恨不能除掉的皇帝的性命,自己該當如何?難道任憑皇帝被他一劍斃命?他若一死,自己少了個傀儡,對陣這兩大強敵,自然多一些勝算,可是若沒有了皇帝作為人質,自己可也就失去了屏障。
他畢竟是統領數萬軍將的大將軍,臨陣決斷,果決幹脆,雖逢強敵,卻並不慌亂。反複思量,自然而然的退後五尺,齊辛候畢竟也是天下少有的高手,他同時將徐雲若與慕容歸元的的寶劍避開,一腳踢向二人的雙掌交接處,拎起賢德帝,猶如玩物,將慕容歸元刺向賢德帝的一劍避開。
齊辛候甚至忍不住嚇唬一下賢德帝,將他向慕容歸元的寶劍的鋒刃送去,賢德帝早已經嚇得心膽俱裂,魂飛天外。
隻恨自己剛才那一番表麵上仁義為懷,實際上心懷叵測,殘忍狠毒的對待齊辛侯的行為,若非自己要做出婦人之仁的仁君的麵孔,盡快將這證據確鑿無從抵賴的齊辛侯賜死,哪裏有這般被擒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