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宮廷巨變 3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公元189年四月丙辰,夜,當一陣焦急之呼喊傳出嘉德殿,宮人跪伏,哀嚎聲起。

    享樂一世的皇帝劉宏,也未能逃脫自明帝後,皇帝不過四十的命運,今不過三十三,便突然崩猝!

    回望一身,劉宏也算傳奇,父劉萇不過一亭侯,卻祖墳冒煙。適逢桓帝無子,被外戚竇氏以傀儡之意,選為皇帝。

    也正如選擇時的初衷,著輩子劉宏所作所為,以超過了昏庸的叔叔桓帝,無論是裸泳池、還是賣官鬻爵,都足以遺臭萬年。

    不過在享樂中逝去的劉宏,卻不知道,如今他崩的時間太不對了。此刻無論是烽煙四起的天下,還是爭權奪利的朝堂,都不是他那幼子能順利解決的。

    “陛下生前最寵幸爾等,如今駕崩,該當如何,可知道!!”嘉德殿中,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董太後來不及傷心,以早料到今天的她,手牽以換上孝服的孫子,對著身前跪著的眾常侍道。

    “陛下提拔之恩,奴婢等不敢忘記,當遵從陛下遺詔,盡心輔佐幼主……”表忠心的時候到了,以張讓為主的十常侍紛紛跪拜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該如何處置?”如今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董太後詢問道。

    “早先奴婢以命人以陛下之名,傳召何進入宮。借時蹇常侍會除之。待何進一死,明日太後可召集百官,當眾宣讀詔書,請新君登位。”早已想好之對策,張讓和盤托出。

    “好!隻要哀家孫兒登基,定不忘諸位愛卿輔佐之德。蹇愛卿,何進到何處了。”見張讓等信心滿滿的,董太後滿意道。

    “啟稟太後,應該在路上了,末將即刻去準備!”與張讓等人的卑微不同,一身鎧甲承托下的蹇碩,不但高大而且壯碩,此刻一副定海神針的模樣起身回答後,當即轉身離去。

    望著蹇碩沉穩的步伐,董太後安心了不少,而這份放心除了她知道其不但勇武,更多的還是,比之張讓等的圓滑,武人出身的蹇碩對皇帝有著絕對的忠誠。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太殘酷。蹇碩太高看自己,以為已然掌控了一切,然卻不知,自己司馬潘隱與何進是早年故交,私交甚好。

    如今蹇碩的調兵遣將,或許是瞞得過何進的眼線,卻根本滿不了潘隱的眼睛。

    當不知內情的何進得到傳召,於朱雀門剛剛下馬,便被潘隱攔住。

    麵對潘隱不讓自己入宮,何進還疑惑道,陛下召喚,有何危險。然聽及陛下以駕崩,蹇碩與張讓等商議,秘不發喪,矯詔宣其入宮,欲絕後患,冊封皇子協為皇帝。

    知道真相,滿麵不解的何進,方才感到後怕,冷汗沁身。末了一股憤怒從腳底升起,當即調轉馬頭直奔府邸而去。

    見何進來而複返,蹇碩當即慌了神,知道事情敗露,趕緊回宮尋求意見。

    “是何人走漏了消息!!!”麵對蹇碩的無功而返,張讓歇斯底裏道。

    “此番休矣!!”生死關頭,麵對此噩耗,段珪痛哭道。

    “為今之計,隻有嚴加防守了!碩常侍千萬不能讓何進帶人入宮。”計策敗露,怒吼完,張讓也隻有歎息道。

    “碩即刻去檢查!親自查看!”麵對眾常侍的歎息,自知辜負大家的蹇碩,羞愧中唯有趕緊起身道。

    然蹇碩卻不知,當他出門之際,方才還麵善的張讓,卻招手讓眾人上前,道:“何進之所以聽詔進宮,是為何?那是為劉辯爭帝位而來!今日事敗,其定不會善罷甘休。今你我當統一說詞!不然都會身首異處……”“先帝寵幸蹇碩,蹇碩又與董太後關係甚秘,此時,我等唯有將此事推到蹇碩頭上,方可活命!”

    “對對對!!此事就是那蹇碩一人所為!”很顯然,張讓著提議,很是正確,其餘眾人未見反對,當即滿堂讚同。

    “其二,何進報複肯定將至,我等當即刻前往何皇後處苦苦哀求,眼下隻有她能救我等性命!”

    “……”

    宮中事敗,就在張讓等商計脫身之時,滿麵憤怒的何進已經派人招呼了所有謀士、武將,共聚一堂,共商對策。

    “哼!這些個閹黨,老夫要將他們殺絕!”已經換上鎧甲的何進,雖然略顯臃腫,然拍桌怒吼的樣子,依然殺氣騰騰。

    “大將軍息怒!宦官之事由來已久,此時豈是衝執之時,著十常侍把持朝政許久,黨羽眾多,不是一朝一夕可除盡,如若謀事之事被泄露,必是滅頂之災,請大將軍三思!”麵對何進的衝動,頂盔攜甲的曹操,趕緊出聲製止道。

    “爾等小輩,如何知道朝廷大事!”可惜麵對曹操的相勸,憤怒中的何進斥駁道。

    “大將軍著蹇碩統領宮中禁軍,如今肯定全部埋伏,將軍不可再輕易進宮了!”待何進收起憤怒,袁紹隨後道。

    “將軍,當今之計,應正君位,然後除賊!”盡管被何進訓斥了,然曹操並未死心,隨言道。

    很顯然,著立新君之言,可比反對除十常侍寧何進歡喜,當即就見何進頜首道:“孟德之言,正合老夫之意,誰敢與我正君討賊!!”

    “紹願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誅殺宦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麵對此露臉的關頭,袁紹如何能錯過,當即搶先道。

    “有本初相助,老夫放心了!好!!召集大臣入宮!!”很顯然,袁紹的言辭就是何進的強心針,當即便招呼道。

    隨著何進的動作,當即文武齊聚,大軍開路,宮中禁軍不過略微抵抗,便繳械投降,很快外廷落入何進之手,雖未入內廷斬殺十常侍,然大局已定。

    當何進揮軍入宮,大漢天子駕崩之消息,再無隱瞞,執金吾通報,全城縞素、為君服孝。

    執掌宮廷,待何進帶著百官入嘉德殿之時,已近正午。此刻皇帝之靈已然設立,劉辯、劉協二位皇子跪與一旁,眼含淚光。

    皇帝靈柩於前,哪怕何進對著紗帳遮擋的董太後怒目而視,然卻不敢犯上。當即領著百官痛哭跪拜,山呼陛下!

    “大將軍外廷以掃蕩幹淨,內廷不敢冒進,如今不如乘此機會,盡除閹黨!以安天下!”鎧甲雖以改孝袍,然一晚染血不少的袁紹,任然未除血性,隨著跪拜進言道。

    不過比之袁紹的意氣風發,曹操卻有別的見解,隨即道:“大將軍,操還是以為,當今之計,應先立新君,而後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