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蛋痛,略談本文的物價體係。
字數:2640 加入書籤
我寫文有個習慣,總希望在小的細節上做到盡可能的真實,這樣閱讀時一方麵能帶來更好的代入感和時代感,另一方麵有個相對正好合理的物價體係,對於情節的發展構建也能起到輔助作用。比如,最近熱播的某局,清末要開個錢莊一下子就要200萬兩本金。。。。這個是數字怎麽說呢。光緒年間權勢熏天的恭王府歲入是40w,****總比那個什麽貝勒爺有錢有勢力吧?類似的乾隆後期內務府各種皇莊產業加起來也就200w收入,這可是皇上啊。
你說一個陝西的富戶,身價就千萬兩,直接要拿出200w來做本錢,是不是有點過分?
再往後看看,20世紀20年代,申城大錢莊本金最高者不過15萬大洋,換算一下大概是10w出頭的銀子。。。所以這種就看的很舒服。
然後這幾天因為被扣了app閱讀數導致情緒不佳,(其實是要算後文情節中的杠杆數,以及其他一係列俗事導致更新有問題。)就蛋痛了去翻了翻資料。
目前文中的的時間點是1937年3月,由於該年暴發抗戰導致年頭年尾的數據偏離度頗高,所以我基本以36年數據作為基礎。
貨幣問題再強調一下,理論上這時期應該完全通用法幣,但鄉下和某些場合依然有銀元使用,有時候寫順手了也就用銀元替代,這點請讀者們包含。
比率上,銀元對法幣是一比一,法幣對十兩的黃金比率是1200上下,這裏有個襲擊,金銀兩和糧食兩是兩個基數,現實中前者是16兩等於500克,後者是10兩等於500克,本文中處於簡化考慮一律都是10兩。其實是我腦子不夠用。
對美元的匯率1937年在2.x-4.x間波動
物價方麵,一擔大米上海批發價是12-15.
三角牌毛巾36年,批發價每打批發價每打3.023元合0.2519條/元,零售0.28元,留給零售商的利潤率差不多是10%,可謂特別克簡了。當然三友實業社當年把價格壓低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東洋人的鐵錨牌毛巾,並大獲成功。同樣的毛巾31年分別是價格批發價0.2725 零售價0.318,零售利潤率16%。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發現,成本下降,售價下降,利潤率也在下降,可見一來整個大環境是比較穩定的,其次充分的市場競爭帶來了價格的往下。
類似還有,汗衫1936每打4.676/12=0.39 零售0.477 利潤率22%。1930 批發4.431/12=0.369零售 0.531 43%!!
棉毛衫,1936 8.89/12=0.74,零售 0.88 ,19% 1931 隻有零售1.42
可見通過大規模的工業企業興辦,工業品的最終售價是下降的比較明顯的。
當然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918之後日本紗廠棉紡業開始加大對花投資,由於日本有設備和管理上的就通過價格戰把國貨的價格也打下來。比如1919年上海紗廠16支麵紗成本149.66兩售價200兩 9,31年售價237元,35年隻有170元。
另外翻了翻一些縣誌,比如句容縣誌,作為主要糧食產區表明1937年上等的粳米售價是8元/擔,販賣到上海要到14元,倒也屬於正常。
同樣37年句容的豆油菜油價格都為0.2元一斤,也就是我文中常說的兩角小洋。在上海價格差不多是0.243元,也屬於正常波動。
豬肉,句容0.12元/斤,上海要達到0.32,還是批發價。考慮到句容當時任然屬於小農經濟區,豬肉以農戶散養為主,缺乏足夠大的消費市場,所以低價可以理解。
工業品方麵,固本肥皂,150克一塊,兩塊稱謂一連,一箱60連,批發價在6.5上下,算下來每塊0.05出頭,但句容零售價隻有0.025。工業品不可能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我懷疑句容是把一塊肥皂一分為二來出售的,事實上日常使用中也確實丫先折斷。。
資料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出,寫這麽一大堆,主要是想給各位一個價格體係的概念。加上我之前說的普通小公務員一個月10塊的收入,科長30出頭。這樣大家對當時的生活成本應該有個相對明確的概念。
同時也不要以現在的生活水準來要求當年,那個時候能白米飯吃飽已經是小康之家了。
這個時期還有一些特點,大量的閑散人口製造的手工業品非常便宜,也就是人工不值錢。
進口貨很貴,比如常那華克威士忌要6塊一瓶,這詞你們可以念念看,非常耳熟的,這玩意現在才幾個錢?
為了方便閱讀,大家基本可以把當時的一塊錢當成今天的100來算。有偏差,但這個江來不會有報道,我也不負任何澤任,你們民不民白?
各位國慶愉快。感謝幾位始終在投票的朋友們,你們確實是給了我巨大的鼓勵,在此鞠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