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親的家族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    蘇州城,自古以來便是原王朝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

    此時,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兩旁則是各種攤位小店,還有各種特色,但均是精致,舒適的各種酒樓,客棧,無不顯示著這座城市的繁榮。此時,後世的國際大都市上海還是一個小小的嘉定縣,緊靠著蘇州城。

    然而,在一家酒樓的靠窗戶地方,有一個模樣六歲的男孩坐在椅子上,望著外麵繁華的景象卻有些怔怔發呆。

    這男孩便是張晨,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已經六年有餘。這一世,他的家族是一個在蘇州城世代經商的,在百餘年的時光累積當,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有著一定積蓄,至少能保障他今生不愁吃穿。

    這一世,非常巧合的是他的名字依然叫張晨,這對他來說倒是一個不小的安慰。由於家庭較為富裕,在幾年前,父母便給他請了私人老師教他讀書寫字,張晨此時年紀尚小,不想表現地太過驚人,被人引起注意,別十分低調地其他小孩一樣,一筆一劃開始學習。他心可是不在乎神童的稱呼。

    對於他來說,隻需適應簡體字到繁體字的這一轉換,而無需操心其他方麵的學習,作為世代經商的家族,數學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個年代的數學對於擁有前世大學記憶的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我竟然來到了南宋,靖康之恥之後,宋王朝偏居一隅,並向金國稱臣,同樣也換來了短暫的和平,而在此之間,宋代的商業也得到長足發展。”

    張晨明白,宋代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依然是這個世界的經濟心,擁有著當世最為繁榮的商業環境,而他的家族也得益於這樣的環境,在經商當攢下了一定的積蓄。

    隻是大亂將起,如果沒有意外,幾十年後,蒙古鐵騎將一路南下,摧毀這個看似強大,卻已經腐朽不堪的大金國,然後沒有了金國這個屏障,南宋將直接麵對強大的蒙古騎兵。

    隻是讓張晨心情複雜的不僅僅是因為即將到來的亂世,而是他所處在的這個時空竟然是射雕的時空。

    對於射雕的劇情,他非常熟悉,但也明白畢竟有著八年沒有看過這部作品,很多細節部分的記憶已經沒有那麽清楚了。

    但讓他更為無奈的是,他所生活的家族世代經商,隻是會雇傭一些江湖上最為普通的武人當做保鏢,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武學底蘊的家族。

    所以,當他知道自己剛來到射雕的時空之後,著實興奮了一陣,期待著自己可以仗劍走天涯,來實現自己心底的武俠夢。隻是不久之後,他便被無情的現實給打敗。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學武的條件,家族裏的那些武夫隻會粗淺功夫。

    “曾經我還看不上郭靖的師父江南怪,現在想想江南怪的武功對我來說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啊!”

    鬱悶歸鬱悶,生活還得繼續,向現實妥協可絕非是張晨的性格。這幾年以來,那些高深的武功秘籍,是沒有會接觸到的,而那些傳聞當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高更是無緣目睹。隻能在酒樓,客棧處聽那些江湖遊客說起武林軼事。

    如王重陽在華山論劍力壓群雄,奪得天下第一稱號,又比如最近幾年在武林之名氣大噪的黑風雙煞。

    隻是這一切,離現在的張晨都太過遙遠。他收回了望向窗外的目光,抬頭望去,母親真朝著自己的位置走來,身後跟著兩個護衛。

    今日,張晨的母親帶著他在蘇州城遊逛,並且順便買了一些東西。

    “娘親,我們什麽時候再去外婆家呢,孩兒很想去那裏的湖上劃船。”等到母親坐到自己的身旁,張晨連忙開口問道。

    “你這孩子就知道玩耍,就是沒把心思放到讀書,隔壁李家的孩子也就比你大了幾歲,那些古詩名賦背起來朗朗上口,還寫的一好字,也不知道學學人家。”張母坐下後,聽聞兒子又想著去劃船,心甚是氣氛,喝了一口水說道,“我們家雖然數代經商,但還是希望以後若有會可以考取功名,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你爸花了這麽多錢,給你請了這麽好的老師,卻就知道舞刀弄槍,你可要知道隻有熟讀聖人書才有出息呢。”張母自小也出生在一個家庭富裕的環境,因此也讀過了不少書。

    南北兩宋,雖然在國家層麵重抑武,但是依然擋不住民間的尚武之風,各種武林門派,各種江湖遊俠都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也是因為朝廷對民間的控製力十分有限。

    “還考取功名,這南宋的朝廷都朝不保夕了,說不定哪天就倒了。”張晨在心裏默默地想著。

    至於舞刀弄槍,那是因為張晨自從知道自己來到了射雕的時空,便開始跟著那些武夫練習起最基本的武術,每天幾個時辰的紮馬步,練習基礎的拳法,做這些隻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為了跟人打架鬥毆,畢竟他可不想做一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

    他甚至還從家族的代夫裏那裏人體圖,學習各種經脈,穴位的知識,隻是這些跟考取功名毫無關係,所以經常惹他的父母不滿。

    可是隻有他心裏明白,隻有做了好這些基礎工作,在未來若緣巧合得到了武功秘籍,才能將會把握住。

    “娘親說的是,孩兒明白,會好好讀書的。”張晨在嘴上應付著,不過一雙漆黑的眼珠不停地轉著,顯然正在想著什麽。

    自己能不能成為武林高,目前最好的途徑便是這個母親,雖然他心裏也是沒底。

    在張晨來到這個時空的一年之後,他的母親帶著他回過一次娘家,他娘家也是蘇州城的一個世代經商的家族。但也是因為這次跟著母親去了一次外公外婆家,他才知道了母親的姓氏以及她的家族。

    複姓慕容,百餘年來在蘇州城小有名氣的經商家族。以往他的父親一直叫母親婉兒,沒有涉及到姓氏,後來才知道他的母親全名竟然是慕容婉兒!

    這個經商的慕容家族和百餘年前北宋年間,享譽天下的姑蘇慕容是否是同一個呢?

    幾年以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張晨。他去過外婆家幾次,發現慕容家和武林人士沒有任何聯係,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經商家族。

    然而,張晨自從外婆家回來後,心下已經十分明了,這個慕容家族便是百餘年前享譽武林的姑蘇慕容。

    百年時光,足夠滄海變桑田。張晨心下明白,慕容家族的後人經過這幾代的經商,早已經忘記了他們先祖的事跡。

    記得他第一次跟著母親回娘家的時候,他們是在坐上了一艘小船,在太湖上行駛了了一段路程才抵達。這一段路程更是確定了張晨心的判斷,又是在蘇州城,家族又建立在太湖附近,這世間可沒有如此巧合之事,他母親的家族必然是那百餘年前武林世家姑蘇慕容的後人。

    想通這一點,張晨的心著實興奮了一陣,這心情好比在前世了五百萬的彩票一樣,似乎看到無盡的武學秘籍放在自己麵前任由自己挑選。

    雖然慕容家族和他的家族同為經商家族,家裏除了一些會簡單腳貓功夫的護衛之外,就沒有什麽高,然而百餘年的時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他的猜測基本和事實吻合,百餘年前,慕容複作為與北喬峰齊名的絕代高,是何等的風光,他們父子曾計劃著借用武林的力量企圖來恢複他們的大燕王朝,然而最終功敗垂成,慕容博出家為僧,而與自己青梅竹馬的表妹也成為了大理國的王妃。

    慕容複自己也落得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最後隻有那丫鬟阿碧一往情深,一直陪伴在他身邊,並最後與他成婚。而慕容複的精神狀況也是時而清醒,時而混亂,隻是他清醒之時明知大燕複國隻是黃粱一夢,然而因為皇帝夢毒太深,又喜歡胡思亂想,接著又因為情緒過於激動而陷入神誌不清的怪圈之,終其一生,都沒有真正放下心的執念。

    在此期間,阿碧產下一個男嬰,因為心厭惡那個大燕的複國祖訓,不期望自己的孩子以往走上他父親的道路,便斷絕了所有與武林人的所有聯係,遠離這江湖的紛紛擾擾,讓兒子安心讀書,並依靠著慕容家族原有的豐厚積蓄,開始了經商之路。

    從此之後的百餘年時光,慕容家族的後人們便以為自己隻是這蘇州城的普通人家,不是經商便是考取功名。這複國大業也罷,這江湖也好,與慕容家再無任何關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