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字數:2307   加入書籤

A+A-


    高三那年,教育體製探索式改革,所謂探索式改革就是這事沒有先例,先搞搞看,不行再改,這意味著我們高中前兩年的學習方向有一點偏差,需要調整。教育體製要改革,學校也要變通,不知道是哪個領導,半夜一拍腦門,想出個尖子生重點培養辦法,具體來說,就是來一次模擬考試,將每個班前十名聚集在一起,對於這些人給予更優良的師資力量傾斜。

    對了,介紹下我的高中吧,我就讀的高中在沈陽算不錯的,如果它說自己是沈陽第二,沒有哪個學校好意思說是第一;如果它號稱最好,其他學校也隻好嗬嗬,不評價不否定。我們高中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一般固定在二十人左右,低的時候也不會太可憐,多的時候三十多,也不會太嚇人。當然,我說這話有水份,我說這話的感覺類似於“我是皇子,我爸爸是皇上,我媽媽是宮女A。”差不多,有這個身份,但實際上內裏過的怎麽樣隻有自己知道。

    我們那屆學校擴招,搞了個合作校,我是合作校的,牛b的是總站,也就是綜合、絲瓜、柳條、晴子、小豬姐、熊貓、眼鏡(熊貓的可疑男友)這些人。我們和她們有多大差距呢,他們的錄取線是687,我們是674,從學苗的質量看,差一道數學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高中總校號稱沈陽第一,我們大概可以排第六左右。我必須再誠實一點,這個第六有些水份,我們合作校平均錄取分數線還湊合,但是尖子生不多,基本都和我情況差不多,成績能進120(一所前五的高中),能不能上總校看發揮,我中考沒有超常發揮,所以掉檔了,進了合作校,這是一場賭博,願賭服輸。我們合作校缺少頂尖學苗,所以書閣(向嫘祖表白的那個麻友)總說,他最後悔就是讀合作校,不如去120了,其實,我也後悔,我沒說出口。120的優勢在於,他們最低分和我們一樣,但是最高分我們是686,沒有超過的,而120有一小部分分數在686以上,就是那些追求穩的,還有考試發揮失常的。

    我們那屆是第一批合作校錄取生,現在大家明白了吧,我當時的處境是各種實驗的集合體,其實想想,也對,誰讓我讀的是遼寧省實驗高中呢,對的起這個名頭了。合作校在建立之初,麵臨著沒經驗和定位不清的問題。學校想擴招,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大潮,當然主要是錢途光明,我們去學的時候學費36000,當時八萬可以在沈陽買個60平的房子,錢途真的是不錯;學校領導有野心,有進取心和探索精神,我們學校引進中外合作模式,和英國的某個大學簽訂了學員輸送協議(費用遠低於社會機構),說實話,如果出國,合作校是不錯的選擇,我們當時有個出國班,師資非常給力,沈陽雅思考試的卷子就是其中某個老師主筆;學校還有政治任務,哪個領導沒有幾個親戚,沈陽是省會城市,省領導,市領導,區領導,教育局各個專管部門,錢多願意砸的,哪個麵子都不好不給,合作校也是順應了這些人的要求,有實權孩子又想學習的,給安排總校,其他的往合作校一塞,皆大歡喜!

    合作校從誕生之初,就寄托了太多想法和任務,從探索本身來說無可厚非,作為實驗主主體的我們,就隻能各安天命了。我前麵說過,我們班高一的時候有些複雜,其實想想也正常,以我的四任同桌為例,高一老師沒有考慮男女問題,是男女一座的,我的同桌是個非常好學,學習又不怎麽好的女生,她的家長比我父母經驗豐富,閱曆也深,明明權利足夠扔她去總校,怕她太累,扔的合作校,她是那種比你我還努力的官二代,初中高中大學一路努力,但成績不理想,說不好聽點不是學習那塊料,說好聽點,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是綜合素質人才。這一點畢業以後,就顯露無疑,她像打磨了很久的寶玉,一進入工作崗位就開始厚積薄發,風生水起,像坐火箭一樣升職,現在已經是某行儲備幹部。她屬於已經預定了未來那種人,學習對她來說,是學習的年紀就去學習,學的怎麽樣無所謂,也就是我說的那種起點在我們終點那種人;我的第二任同桌也是個女的,她和我差不多,屬於那種靠學習掌握生存本領,一路努力下去,我們不指望學習改變命運,說白了,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社會的禁錮,向上的獨木橋我們有一衝的資格,但是不一定過的去,對於我們,張震嶽還寫過一首歌《差不多先生》,就那樣,什麽都差不多,如果運氣好點混的還行,像我運氣不咋地,也能娶到老婆,沒事嘚波嘚。我們這種人屬於綜合素質型,你跟我比才華,我就跟你比自由,你跟我比自由,我就跟你比財富,你跟我比財富,我就跟你比道德,你跟我談道德,我就跟你扯哲學。反正我們總能自我安慰,如果給我們一個電梯,再進一步也沒有違和感;如果蒼天不公,我們退一步,也能海闊天空,自我消遣;高二早戀已經不可遏製,老師們掩耳盜鈴把男女同學分開,我的同桌變成個帶把的,第三任同桌是個男生,他的人生也被安排好了,父母離異,母親在美國,吃穿用度全是美國直郵,他媽媽絕對是人才,那年頭就知道搞代購,思想領先中國父母四十年不止,他當時已經預定了美國身份,他媽媽正在給他申請綠卡,出於對中國素質教育的信任,打算讓他在國內混完高中,之後就變老美,別看和我一樣的黃皮膚黑眼睛,其實他已經是美國人,出國對於他來說是確定的事,或早或晚,看人家心情。他心情好的時候偶爾看看書,當然隻看英語書,上課和自習對於他來說沒區別,困了就睡覺,醒了餓了乏了就出去活動活動,我們準備考試,他曠課一個月,帶著一群小弟,玩傳奇,打沙巴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