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狗崽
字數:3177 加入書籤
一切安排托定,鄔逍遙從網上查到賣野雞、野兔、野豬、野羊的地方,就上路了。
還算順利到達,不過不象想象中那麽好,規模不算大,東西很齊全就是數量不足。
老板姓何,談判很順利,雖然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畢竟量大,還可以長期合作,於是事情很快就辦成了。鄔逍遙詢問還有沒有誰家還有,一起買了。
何老板很熱情,打電話聯係了對方主動帶鄔逍遙前往,說他們熟識談價格方便些。鄔逍遙當然不能阻止,也許以後還要做生意,哪能壞了規矩。
這家李老板場麵明顯要大的多,品種也更全,連貂、白老鼠、鳥類都有,門口一個狗窩,大狗帶著一群小狗崽。
鄔逍遙看著一群狗崽,點了數量,眼睛一下直了。七隻,好家夥,個個精神十足,好像列隊的士兵。一狗七子,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七星狗王?醫書上記載:七星狗王不但勇猛彪悍,所向無敵,還可以培育狗寶。等會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拿下,哪怕多花點代價!
說明來意,李老板也很熱情,是不是生意不好還是其它原因,他那份急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難道他不知道這是賣東西的大忌?除非真有急用,不然傻瓜才會表現的急賣。
鄔逍遙觀察了一圈,對這裏的品種質量還算滿意,也沒有多說,比何老板家優惠些就可以了。也沒多費口舌,李老板開價很低,連鄔逍遙都覺得不好意思,於是大方地加了一些,讓他幫忙找車。另外想買下這一窩狗崽,幫忙看管所養動物。何老板猶豫了一下,直接送給鄔逍遙,根本不收錢,鄔逍遙也不推辭爽快地接受了。
刷了卡裝上車,何老板親自押送,一行車隊先走了。鄔逍遙詢問李老板是不是遇到什麽難處,才知道他兒子生了怪病,去了很多醫院,都沒有辦法想要湊錢到北京看看。
鄔逍遙問他兒子在不在家?隨著李老板來到小樓上,小樓裝修得很豪華,想來他這些年肯定賺了不少。床上躺著一個臉色臘黃,骨瘦如柴的年輕人。說是年輕人都有些美化,比中年人都不如。看上去離死都不遠了,難怪李老板夫婦那麽急切了。
鄔逍遙達上年輕人的脈搏,發現他根本沒病,主要是生理機能缺失,象是中邪。這種情況一般醫院是不可能會治的,要想對症下藥,很難找。
你兒子生病之前去過什麽地方,或者吃了什麽東西?”鄔逍遙問道。
不是去什麽地方,都怪那個該死的丫頭。”李老板婆娘恨恨地說。
嗯……”鄔逍遙反應著。
原來是這小子,喜歡上村長的女兒,兩人本是青梅竹馬,按理會順其自然。誰知在這小子求婚當天,女孩說你那麽愛我,敢不敢為我去死?於是小子吃下了被村裏非常忌諱的毒果。剛開始人還清醒,但是身體眼看著越來越差,家裏就到處求醫,花費不少卻沒有一點成效。
女孩也後悔了,頭幾天不斷跑來,看到希望越來越小,擔心會找她麻煩,一家人偷偷地跑了出去,到現在也沒有音信。
這種果子生在什麽地方?”鄔逍遙問道。
就在後麵最高的那座山上!一般沒人去那裏,聽說有大蛇!”李老板婆娘趕忙回答。可以看得出,他們家一定是女人做主。
有大蛇,多大?”
沒人見過。聽老人們說差不多水桶那麽粗,幾丈長。”
有沒有聽說過,怎麽趕走那條蛇?”鄔逍遙問道。解鈴還須係鈴人,估計要救這小子,靈藥還在這山上。一般一種毒藥旁邊必然會伴生著一種解藥。
聽老一輩說,那蛇怕一種草藥,隻是叫啥名我倒忘了。”李老板也說到。
趕快想辦法去問清楚是什麽草藥,一定要去那山上去!”鄔逍遙急切地說。
大兄弟,你的意思隻能到山上才能找到就小樂的靈藥?”。不愧能當家做主,頭腦還是有的。
是的。要想治好你兒子,就必須到山上才能找到解藥。”鄔逍遙說明。讓李老板夫婦欣喜異常。
於是兩人也不招呼客人了,急匆匆地分頭行動。一邊打聽一邊找人幫忙,隻要能救回兒子,付出點代價都是值得的。
全村上下一窩蜂地湧來,問鄔逍遙找什麽靈藥,有什麽功效,能不能長生不老?耳旁嘰嘰喳喳,吵得人頭大。
鄔逍遙也說不清,隻能說可以救醒小樂,至於有沒有其它功效,那要好好分析藥中的成分,不能亂說,要不然出了問題誰也不敢負責。一群人頓時少了些興趣,不過為了能得到獎勵,那些人都沒有離開。
李家夫婦救子心切,開出每個上山幫忙的一天五百,誰找到靈藥十萬。怪曉得村民全都出動了,這種獎勵很給力!
當李老板帶著一位老者到來時,一幫人都看了過去,全都屏息聆聽,生怕錯過了什麽。
確定了草藥,大家定好明天一早遇齊,為了安全,鄔逍遙建議每個人拿好家什一起上山,找到草藥,打到獵物一起平分。大夥覺得很對,一致讚成,可不能因為錢而送了性命。
鄔逍遙打電話給小雨說明這邊情況,讓她接收小動物,分開飼養,著重說到小狗崽,要喂營養液。小雨聽語氣一定不簡單,直接照做自不在話下。
晚上李家夫婦宴請鄔逍遙,把族老和支書叫來坐陪,那份熱情讓鄔逍遙心中忐忑。如果找不到解藥救醒他兒子,還怎麽有臉麵來麵對這一雙有些憔悴的麵容?
連族老和支書也一臉渴望的神色,殷勤地敬酒。一雙雙帶著希冀的目光,沉重地壓抑著鄔逍遙。
夜間鄔逍遙從隨身的背包裏翻閱起醫書,在一段特別禁忌的醫術中發現了幾種可能,以及應對之法。雖然有說明但是沒有圖形,找起來肯定不會容易。想起要解決大蛇,鄔逍遙又熬夜查看起醫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