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五宗現三教成形 風雲變二鼎易主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第148回五宗現三教成形風雲變二鼎易主
公元947年,秋,峨眉山二峨峰疊雲觀下院。
峨眉正宗總門掌、江湖人稱“九霄雲鶴、雲上金仙”的東方正德講起的這段往事,著實是令人瞠目結舌,在座的一眾老少英雄無不為之動容。虯髯公明蕭博、玄機子司馬峰、飛天蜈蚣徐建峰、金光血聖母奚鳳蓮、“逍遙三老”及少林的慧海、慧峰兩位高僧倒還比較淡定,這些在武林中地位甚高的老江湖顯然對這所謂的“九鼎”是早就心知肚明的,但在逆鱗小遊龍秦熙等一眾年輕人聽來,這段跌宕起伏的曆史卻是難以想象的。
小遊龍不禁心中暗揣:媽的媽我的姥姥,照東方老頭這說法來看,那幫賊人一直以來千方百計掀起諸多風波,為的就是這九鼎嗎?那這些瑟孩子破鼎,又跟當今武林有什麽關係呢?
“諸位也都知道,大唐的則天大聖皇帝,乃千古第一女皇,曆朝曆代皆是男尊女卑,唯獨到了她這,駕馭起至高無上的皇權,絲毫不輸男兒。大聖皇帝在位期間,為政十分強勢,尤其在她主持之下重鑄的九鼎,其正統性就更加不容置疑。所以,封麟老劍尊等五位武林前輩便遇到了頗為棘手的困難——如何將五座寶鼎交於朝廷?不管於公還是於私,大聖皇帝都不可能公然承認這五座寶鼎,興許為了不給人留下把柄,她還很有可能秘密毀掉這五鼎、誅殺封麟等人,以證其威。再三權衡之後,封麟等前輩終於決定,在等到合適的機會之前,五鼎就由武林人代為保管守護,經過商量,五位老前輩從五鼎中各領其一並嚴守秘密。”正在秦熙疑惑之間,東方正德又繼續講述起來。
“隨著幾位前輩的積極奔走,追隨其後的武林隊伍愈發的壯大起來,按著僧、道、俗三家的信仰,五大宗也終於初見雛形。彼時的五宗並不像今天這般擁有八派四十九門這麽多的門戶,武林人的團結和行俠仗義也是遠勝今天的,大家都將五鼎的守護作為己任、心照不宣,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就在封麟老劍尊等人眼見開元盛世、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以為將五鼎歸附王權的時機終於到來的時候,一場‘安史之亂’卻從天而降,天下再度陷入分裂和割據的局麵,叛亂平定以後,朝野動蕩,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封麟等人也再次望而卻步,不得不將五鼎的秘密壓下、繼續守護,然而,隨著藩鎮割據的愈演愈烈,五大宗裏也跟著出現了嫌隙,天南海北的門派如雨後春筍一般崛起,各懷私心的明爭暗鬥也漸漸展開。深謀遠慮的封麟老劍尊對這一切也早有預見,為了五鼎的安全,他老人家便挑選了武林中當時最有威望、最靠得住的五個門戶分別守護五鼎,這五個門戶便是峨眉、青城、太極、昆侖和少林。
後來,太極門門掌病危,臨終前,將所守護的冀州鼎托付給了身邊的至交好友,此人非是旁人,正是當年的戰斧門總門掌、江湖人稱‘頂天斧王’的佟震佟老劍仙,佟老劍仙深知此番托付與天降大任無異,遂將冀州鼎帶回了太行山並進行了嚴密的封鎖,老夫聽說,戰斧門上下為此,還有了非門掌或繼任者,不得私自進入後山的規矩,蕭門掌,老夫說的是也不是?”說到這,東方正德別有深意的看了蕭博一眼,後者當然是心領神會,緩緩的點了點頭。
九霄雲鶴口中的這位“頂天斧王”,正是蕭博的授業老恩師、上一代戰斧門門掌佟震,秦熙清楚的記得,那是位極具威嚴又頗為慈祥的老前輩,跟父親秦桓也有不錯的交情,這麽說來,戰斧門不惜一切代價守護的寶物,正是這冀州鼎了。
緊接著,虯髯公明便對隨從的門人弟子吩咐一聲,時間不大,幾個門人便將那口黑漆漆的大甕抬到了近前,這口大甕正是當日在成都府外以人換物、群雄拚死帶回的戰斧門寶物,這一路上,蕭博也是派人不間斷的輪番守護,這才將大甕帶到了這裏。
“家師之命,蕭某分毫未敢有所忘,為此寶鼎,縱使戰斧門上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蕭博看看大甕,斬釘截鐵的對東方正德說道。
眼瞅著那口烏黑鋥亮的大甕,秦熙心裏是忽明忽暗,不禁暗道:瞧這甕子的塊頭,要裝下一座鼎當真是綽綽有餘,也難怪馮波微那幫瑟孩子賊人不敢輕舉妄動,若是貿然毀掉這甕,裏麵的寶鼎也難免受到損傷,不難看出,這鼎對於那幫人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東方正德圍著大甕看了幾眼,也是不住的點頭,接著說道:“至於那雍州鼎、揚州鼎和青州鼎,這麽多年來一直依托於少林、青城和本門之下,祖宗遺訓,老夫也是未敢怠慢。隻可惜那荊州鼎……卻沒有這麽穩妥了……”
說到這裏,九霄雲鶴瞥了瞥那飛天蜈蚣徐建峰,後者一直是一言不發的杵在那,聽到這,徐建峰臉上也掠過一絲不自然。眼看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這邊,徐建峰沉吟片刻,終於接了話茬兒:
“沒錯,東方老劍仙說的一點也不假,那荊州鼎,後來確實落到了我們五毒教的手裏,從此便被奉為聖物,老夫叔侄這次叛教出逃,為的也是這座鼎,可惜技不如人,寶鼎如今還是落入淩空惡、馮波微等人的手裏了……諸位若是想把這筆舊賬算在老夫頭上,老夫也不打算分辨,隻求能放我侄女一條生路……”
此話一出,秦熙等一眾年輕人不由得紛紛瞪大了眼睛,大家可萬萬沒想到,原來這裏麵還有這樣一出,好家夥,這可當真是有夠尷尬了。好在,那東方正德也是明事理之人,徑直走到徐建峰身邊,意味深長的接著說道:
“徐老劍客,老夫並非是這個意思,莫要往心裏去,徐老劍客你雖是五毒教中人,但老夫早已獲悉,此番為了寶鼎,你已公然大義投誠、離開五毒教,我等又豈會為難於你?更何況就老夫所知,當年昆侖派之所以丟失了荊州鼎,是因為門內出了叛徒,那叛徒因私自下山不慎犯了殺戒,自知難逃懲罰,這才擅自盜走荊州鼎南逃避禍,後來輾轉到了你們百花嶺,荊州鼎這才被五毒教獲得。如今,徐老劍客既已認清淩空惡等人的險惡用心,毅然選擇大義滅親,我等俠義同道又怎能排外?眼下,五毒教大軍連同峨眉正宗的忤逆一同前來,那荊州鼎也許就帶在身邊,正是我們重新討回寶鼎的好時機,還希望徐老劍客能與我等並肩作戰,莫要讓賊寇再逞凶狂了!”
九霄雲鶴這麽一表態,旁邊的一眾門掌級人物也趕緊對那徐建峰勸慰一番,氣氛這才緩和下來,確實,處在這麽個場合之下,這飛天蜈蚣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這老頭畢竟曾是五毒教的骨幹成員,如今能站在己方陣營已實屬不易,將來與五毒教正麵衝突之時,他的作用可不容小覷,這樣的安撫工作當真是很有必要的。
秦熙在旁聽得,心裏倒是明白了許多:原來當年五毒教能得到荊州鼎,也是拜叛徒所賜啊,估計淩空惡那幫瑟孩子是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寶鼎又被叛徒給帶跑了,哼,這荊州鼎咋就跟叛徒這麽有緣呢?
然而轉念一想,小遊龍卻也發現了問題。聽東方正德這麽一講,這江湖上一係列風波似乎確實清楚了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總算是理出些頭緒來了,九鼎乃鎮國神器,曆朝曆代皆倍受爭奪,想那五毒教、下五門等武林敗類也妄想奪得這象征至高無上的寶鼎,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若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後盾撐腰,單憑那幾塊料,能掀得起這麽大的風浪嗎?由此可見,那幫賊人口中念叨的‘那個人’,定是有常人難以想象的能力才是。秦熙可是清楚的記得,‘那個人’在這幫賊寇心中,是被奉若神明的,那麽這個神秘的幕後主使,又究竟是什麽人呢?是王公貴族、藩鎮節度使?抑或,也是某一路的江湖人呢?
不僅如此,小遊龍也想到了自己在琳琅穀時的遭遇,那時,那老瑟孩子張敬武連同下五門的賊人企圖潛入琳琅穀,被仗義出手的小宗師若翎打得屁滾尿流,秦熙當然也有理由相信,即便若翎沒有因機緣巧合出現在那裏,憑張敬武他們那兩下子,進了琳琅穀也隻有死路一條,外婆李天琴的手段,可不像少林的高僧那般慈悲。可是,這夥賊人當初又為什麽想要潛入琳琅穀呢?這九霄雲鶴方才說得明白,五鼎已分別交由峨眉、少林、昆侖、青城和太極五個門戶保管,即便後來兩鼎易主、歸到了戰斧門和五毒教門下,這裏頭也沒落華宮什麽事啊,那麽,那幫賊人意圖潛入琳琅穀,為的又是什麽呢?
莫非,落華宮跟這些寶鼎之間,還有某種不為人知的關係不成?
想到這,小遊龍呆不住了,連日來這些謎團早已壓得他吃不消了,如今終於碰見了明白人,何不打破砂鍋問到底,把事情徹底弄個水落石出?他站起身來衝著那東方正德一抱拳,說道:
“東方老前輩,曆城人這廂有禮了,適才聽了老前輩的話,曆城人這心裏真是敞亮了許多,照這麽說來,那幫賊人此番大費周章圍攻疊雲觀,想必為的便是您峨眉正宗守護的這座青州鼎吧,既有祖宗遺訓,咱俠義道當然絕不能妥協,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寶鼎。不過,也請恕曆城人直言,賊眾既能掀起如此勢頭,這背後必有靠山,老前輩您守護寶鼎這麽多年、江湖閱曆絕非旁人能及,那麽,關於這個幕後主使到底是誰,能否也給我們大家一個明白?”
聞聽此言,大家的目光又重新集中到了德高望重的九霄雲鶴身上,特別是像若翎、端木昂、聶羽、鬱芷珊等年輕人,大家心裏當然有著跟秦熙同樣的疑問,這“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誰能不懂呢?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個問題卻讓東方正德也為難了,老道士眉頭微微皺了兩下,隨即便歎了口氣,他接下來的回答,不禁又讓眼前的局勢鋪上了一層迷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