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字數:2777 加入書籤
“報!陛下,柔然與胡夏兩國出兵二十萬,氣勢洶洶,直奔我大魏而來。151+看書網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麽?”一個魏兵不顧禮節,闖入拓跋嗣的書房。
拓跋嗣放下手中的書,瞪大眼睛問道:“哦?動作這麽快?現已到達何處?”
魏兵回答說:“陛下,柔然,胡夏的聯軍已經逼近我北疆,去沒有進入我國土,在柔然境內安營紮寨。”
拓跋嗣在書房內走了幾圈,轉身麵對魏兵,說道:“快請宰相過來。”
“是。”魏兵回答後,轉身離去。
拓跋嗣又坐回桌前,縷著胡須想到,果然不出我所料,胡夏出兵如此之多,必定動用了全國大部分的兵力,國內肯定非常空虛。哼,這個赫連勃勃,既無勇,也無謀。這樣的人,怎麽配統治這麽大的一個國家呢?
拓跋嗣起身,望向窗外。雨剛停下,在這座華麗的皇家園林裏,顯得雲煙繚繞。拓跋嗣走出書房,站在漢白玉台階上,閉上眼睛使勁地吸著清新的空氣。他也已經陶醉在自己的園林裏了!長久的安逸生活沒有使他喪失鮮卑拓跋氏應有的血性,反而安逸奢侈的生活更激發了他內心的貪婪。他緩緩地睜開雙眼,環視著園林,不放過每一個角落。也許,此時他的心裏已經把胡夏歸於大魏的版圖之中,而胡夏王城內的皇家園林,就是他的行宮。
正在思索間,崔浩到了。他見拓跋嗣站在書房門口,便上前行禮道:“參見陛下。”
聽到崔浩的聲音,拓跋嗣從思緒間回到了現實當中,他看了看崔浩,笑著說道:“宰相不必多禮,朕正有要事與宰相商議。”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書房,拓跋嗣坐回書桌前,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說道:“崔大人,坐。”
崔浩拱手答謝:“謝陛下。”說罷,崔浩坐下。
拓跋嗣說道:“崔大人,朕剛才接到我軍來報,柔然,胡夏聯兵二十萬,已經到達我大魏北疆,宰相可否收到消息?”
崔浩回答說:“陛下。臣也是剛剛才得知。此次柔然,胡夏兩國出兵二十萬,直逼我大魏北疆,來勢洶洶,看來誌在必得啊!不過,臣以為,既然是聯軍,那麽兩軍必然有一定的利益關聯。有了利益關聯,那也必定會因為利益有所衝突,這就是他們的弱點所在。兩家聯手出兵,看似規模浩大,其實本身根本不如一家出兵更便捷和有利。”
拓跋嗣說道:“他們之間的共同利益,就是我大魏的江山。胡夏弱小,長久以來屈於我大魏的武力之下,敢怒不敢言。如今柔然挑起與魏國之間的戰火,而大魏南方亦與劉宋交戰,這正是胡夏脫離我大魏壓迫的好時機。所以赫連勃勃傾盡全國兵力,聯手柔然進攻我大魏。哼,這個赫連勃勃太可笑了,全天下都知道柔然言而無信,他卻敢出動全國的兵力對抗我國,他這樣做如何能夠稱得起一國之君的稱號?”
崔浩說道:“陛下說的是。兩國聯兵對於我大魏來說也是利大於弊啊!”
拓跋嗣說道:“哦?宰相此話怎講?”
崔浩回答道:“陛下也知,柔然無信,對待盟友也是如此。柔然可汗社侖更是兩眼之中除了利益沒有仁義。既然兩軍聯手,其中肯定會有不少影響兩軍合作的因素。當柔然人見到有利可圖時,必定會先拋棄胡夏,這樣一來,胡夏必定全軍憤怒,輕則與柔然斷絕聯盟關係,重則兩國兵戎相見。反之,胡夏若是有利可圖,也會拋棄柔然,獨自享用。但其結果卻是一樣的。柔然,一個背信棄義為家常便飯的民族,為了利益挑起戰火已經不是一次了,若是被胡夏搶占,柔然又豈能咽得下這口氣?”
拓跋嗣聽後,讚同地點點頭。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道:“不過,有件事朕想不通。既然全天下都知道柔然無信,那為何胡夏還要傾盡全國之力來配合柔然?即使胡夏受到我大魏壓迫多年,若是想反抗也不必冒著這麽大危險來對抗魏國,另擇時機即可。朕想不通的是,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胡夏與柔然心甘情願的聯手的?”
崔浩沉思一會兒,說道:“陛下,如今胡夏可以依靠的有三國。北方柔然,北燕,南方劉宋。
北燕雖強盛,卻長久以來樂於現狀,多年沒有對外征戰,所以,依靠北燕可能性不大。柔然,無信之徒,胡夏不會不知,自然也不可能與柔然聯手。至於南方劉宋,雖然值得結交,卻與胡夏路途遙遠,若兩國聯兵,耗費人力物力無數。若是兩國從南,北兩麵進攻大魏,可能性也不大。他們深知憑借自己的實力即使夾擊魏國勝算也不大,魏國百萬雄師,足以將他們各個擊破。所以,臣覺得,胡夏與柔然聯兵,與劉宋脫不了幹係。”
“此話怎講?”拓跋嗣問道。
“現如今大魏鐵騎已經踏進劉宋的土地,劉宋城池頻頻失陷,劉宋全國上下一片危機。所以,劉宋急需一個可以當做援兵的國家。柔然自然不在劉宋的考慮範圍,北燕也不用說了,所以,唯有一個胡夏。胡夏雖弱,卻得到了柔然的請求。所以,劉宋讓胡夏將計就計,利用柔然的兵馬來對抗大魏,而在南方,劉宋牽製著我們幾十萬的兵力,無法脫身,使大魏陷入兩麵受敵的狀態。這樣不僅可以解救劉宋之危,也可以反攻大魏。等到戰事結束後,劉宋再與胡夏聯兵,擊敗柔然,那麽劉宋變弱為強的心願很快就會實現。”
拓跋嗣冷笑一聲,說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