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字數:6661 加入書籤
;梁興說道:“慕容將軍與陛下並肩殺敵那麽多年,而陛下卻為了這麽一個異邦女子而置慕容將軍於進退兩難之地,豈不是讓我們這些將領們寒心”
於栗磾歎了口氣,說道:“興兒,你年紀尚小,朝中之事比你想象的要複雜的多。記住,不該說的話萬萬不可說,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啊”
梁興一陣膽寒,點點頭說道:“興兒記住了。”
田奇在數十名禁軍的跟隨下來到竺靈秀的營中。竺靈秀聽到消息後,走到帳外來迎接。兩人見麵,先是寒暄一番,而後一前一後帳中。
“傳王屈平將軍前來議事。”竺靈秀吩咐手下道。
不一會兒,王屈平來到帳內:“末將參見竺大人。”
竺靈秀笑著說道:“不用多禮了。王將軍,你可認識他”竺靈秀指著田奇說道。
王屈平向田奇望去,之間田奇一臉平靜,嘴揭著似有似無的笑意。王屈平思索一番,搖說道:“末將確實不認識。不過,看仁兄的裝扮,是禁軍的服飾,仁兄應該是在宮裏當差吧”
竺靈秀哈哈一笑,說道:“王將軍,你的眼睛可真好使啊一眼便看出他是在宮裏當差的。我來告訴你,他就是聖上欽賜的殿中將軍田奇。”
王屈平換上一臉嚴肅地表情,有些吃驚地說道:“殿中將軍就是禁軍的首領”
聽到這裏,田奇笑著站起來,拱手說道:“王將軍,在下田奇,久違了。”
王屈平也拱手道:“末將王屈平見過田將軍。田將軍是禁軍的首領,保護聖上的安全,能夠聽到田將軍喊在下一聲將軍,末將真是榮幸啊”
田奇笑著說道:“我們雖同為將軍,但我隻是有名無實,不能盡將軍之責,隻能率眾多精兵龜縮在健康城內,殺敵寥寥,實在慚愧啊”
兩人寒暄一番後,雙雙入座。竺靈秀問道:“田將軍,你來我的營中,不會是隻是來客套幾句的吧”
田奇笑笑說:“竺大人,聖上得知竺大人率兵護駕,十分感動,特派本將前來勞軍。”
竺靈秀擺擺手,說道:“哪裏我為大宋臣子,自然有責替聖上清理亂臣賊子。”
田奇轉向王屈平,問道:“王將軍,可否告知在下營**有多軍力”
王屈平有些為難,說道:“這”接著望向竺靈秀。
竺靈秀雙眼一轉,說道:“既然田奇將軍奉聖意而來,有所問我們自然應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田奇說道:“好謝竺大人給予在下方便。在下仍舊想知道剛才那個問題的答案。彭城王謀反的消息愈傳愈烈,所有人不知真假。不過,不管他是真是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總要有些防備。不知竺大人與竺夔大人共帶來多少兵馬呢”
竺靈秀說道:“田將軍。我部騎兵一千,步卒四千。至於竺夔大人那裏,據我所知,騎兵一千五百,步卒三千五百。”
田奇點點頭說道:“這麽說,總共一萬多人馬。可據我所知,彭城地小人稀,不是重鎮,兵馬不過三千。可兩位大人的兵馬足足是彭城王的三倍,豈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竺靈秀說道:“田將軍,用兵者應善於藏兵。天下皆知彭城兵馬不過數千,然而大宋兵馬數十萬,你認為彭城王可能率區區數千人造反嗎那是以卵擊石,是送命。司馬將軍昨日傳給在下一封書信,廬陵王因輕敵而率兵五千前去彭城問罪,不料卻遭受叛軍圍攻,不僅沒有擒拿逆賊,而且差點命喪黃泉。”
田奇瞪大眼睛,說道:“這麽說來,彭城王真的反了不對啊,彭城兵馬隻有三千,而廬陵王隨行兵馬就有五千,怎麽可能栽在他的手裏”
竺靈秀說道:“這就說明彭城王已經蓄謀已久。廬陵王將在彭城的所見所聞毫無隱瞞,彭城王近年來擴充彭城的軍力,招安附近的山賊,土匪以及流民等,迅速擴充達萬人。再宅彭城附近許多城邑,皆是小城,彭城王用前途與官位做擔保來拉攏人心,所以跟隨他的將士近兩萬。”
田奇著實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說道:“沒有聖上的旨意,私自擴軍意同謀反,看來這個彭城王真是要反了。”
竺靈秀頓了一會兒,對王屈平說道:“王將軍,你將我們的兵馬布置一一稟告於田將軍。”
“是,大人。”王屈平看向田奇,說道:“田將軍,末將親率步卒一千五百置於”
“不必了。”田奇打斷了他:“知道竺大人與王將軍一心護駕就好了,別的不必多說。竺大人,王將軍,在下已看望過兩位,要回朝複命去了。田奇告辭。”
“田將軍慢走。”竺靈秀與王屈平看著田奇離開後,又坐了下來。王屈平問道:“竺大人,這個田將軍來是什麽意思”
竺靈秀冷笑一聲說道:“明擺著的事。我們毫無聲息的將一萬兵馬置於建康兩側,自然會讓聖上不安。再宅彭城王謀逆是用我們謀反,他率兵鎮壓的名號,我們又剛好率兵至建康,聖上自然會懷疑我們,所以就派田奇過來探探虛實。”
王屈平冷哼一聲說道:“聖上果然好壞不分。”
田奇回到宮中,徑直來到劉義隆那裏。劉義隆問道:“田將軍,探出什麽來了嗎”
田奇回答道:“回聖上。臣已將他們的兵力與意圖探出,據臣看來,他們率兵前來是為了護駕,絕無謀反之意。”
劉義隆長吐一口氣,說道:“那就好。劉義康謀反是用他們的名號,而他們正好置兵與健康附近,實在是讓朕不得不防啊”
洛陽,劉義真與司馬翟廣正在議事。這時,一個洛陽守軍急匆匆的闖進來,說道:“將軍,王爺,剛剛傳來消息,彭城王已率兵近兩萬離開彭城,一路攻城拔寨,各城守軍見賊勢浩大,皆稍作抵抗便開城投降。彭城叛軍已距建康不足七十裏,加上各城投降叛軍的兵馬,人數接近兩萬五千,分作兩路,浩浩蕩蕩開赴建康。”
劉義真使勁一砸桌子,恨恨地說道:“這個兔崽子,他終於動手了。”
司馬翟廣站起來對兵士說道:“傳我將令,將士們全部集結,本將親自率領一萬兵馬前去迎戰叛軍,其餘兵馬鎮守洛陽。”
“是,將軍。”說完,兵士退下。
劉義真也站起來說道:“司馬將軍,事不宜遲,叛軍轉眼就到建康,叛軍勢大,恐怕竺靈秀與竺夔大人的兵馬未必能夠擋得住。我讓段將軍調出三千人馬,加上從彭城撤出的人馬,與你一起前去迎戰叛軍。”
建康,劉義隆坐在龍椅上,麵對著焦慮不安的群臣,自己也被嘈亂的聲音所影響,汗水很快布滿額頭。劉義隆麵帶愁容地問道:“諸位愛卿,叛軍就要攻至建康,誰有退敵之部”
眾大臣麵麵相覷,沒人做聲。這是田奇走出幾步說道:“聖上,臣願意率軍出城與叛軍死戰,擒拿叛賊劉義康”
劉義隆歎了口氣說道:“田將軍,你還是留在城內保護朕吧”
田奇沒有說話,隻是微微弓腰,向後退去。
劉義隆又環顧了一下群臣,見沒人獻出計鉑劉義隆不禁大怒道:“平日裏一個個的向朕邀功獻媚,事到如今怎麽連個退敵計策也想不出來了朕要你們有何用田將軍,下令全城守軍隨朕出戰”
田奇一聽,趕緊跪下來求道:“聖上萬萬不可,您萬金之軀,代表的是大宋的江山社稷,臣願死戰叛軍”
眾大臣也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劉義隆一下子坐回椅子上,長歎一聲。這時,一直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趙道生緩緩開口道:“聖上,微臣有一計或可一試。”
劉義隆眼前一亮,趕忙說道:“趙愛卿請講。”
趙道生說道:“聖上,建康城內兵馬兩萬餘人,但多位城守,並無戰場經驗,而叛軍多是敢死之士,勇猛過人。若是出城迎戰,我軍必會大敗。依微臣看來,能夠抵抗叛軍的隻有竺靈秀,竺夔的一萬人馬。然而賊兵人多勢眾,一萬人馬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既然如此,我們可讓他們佯裝敗退撤入城中,賊兵見我軍入城,必會趁此機會一擁而入,此時建康城守再與竺靈秀的兵馬合擊賊兵,必能將其殲滅。”
劉義隆先是點點頭,然後又說道:“一萬兵馬稍作抵抗便撤離,劉義康豈能不知是計”
趙道生微微一笑,說道:“聖上放心,微臣自有辦法。”
劉義康在距離竺靈秀與竺夔十五裏的地方紮下行營,準備稍作歇息便直攻建康。這時,一個手下跑來說道:“王爺,宮裏趙大人來信了。”
劉義康眼睛一亮,說道:“哦信呢”
手下把信交給劉義康後,便退下了。劉義康打開信函,仔細地看起來。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劉義康使勁把信拍在桌子上,仰天大笑起來。
“劉義隆,看來本王坐皇帝的位子是天意啊連你身邊的紅人都這般助我,看來你當皇帝的日子到頭了從今以後,本王,不,朕就是大宋之主,你從此以後不過就是個階下之囚罷了”劉義康仰天狂笑一番。
笑完後,劉義康的眼神忽然變得凶惡,“含狗眼看人低你們都沒想到我也有翻身的一天吧”
劉義康坐回將位,大聲喊道:“來人”
外麵走進來一個持刀甲士,行禮問道:“王爺,有何吩咐”
劉義康說道:“傳我將令,全軍拔營,向健康進發”
甲士愣了一會兒,說道:“王爺,我們不是剛剛紮下營嗎”
劉義康怒斥道:“兵貴神速你不懂嗎你去傳話就是。”
甲士連忙應聲退去。隨之,整個大營被滾滾的車輪馬蹄所代替。劉義康騎在馬上,幾千騎兵緊跟其後。後麵,是洶湧的大軍,分作三路,朝健康快速行進。
“大人,前方好像有大隊人馬開來”王屈平對竺靈秀說道。
“看樣子叛軍人馬還真不少。他們呈什麽陣型前進”竺靈秀問道。
王屈平回答道:“叛軍分作三路,共近兩萬人馬。兩路朝我軍前來,一路朝竺夔大人前去,皆來勢洶洶。大人,要不要末將率兵前去迎戰”
竺靈秀說道:“必須得戰。不過,要記住聖上的旨意,隻可佯戰,不可戀戰,定要將叛軍引入城中。”
王屈平說道:“末將領命。”說完,便徑直跨上戰馬點兵迎戰叛軍。
一時間,五百騎兵,一千五百步卒跟著王屈平浩浩蕩蕩走出營門。大約走出兩裏路程後,與劉義康相隔隻有二十餘丈的距離。王屈平驅馬上前幾步,身後的騎兵呈一字長蛇排開。一千五百步卒也分作五百人一排,重疊了三排,手持盾牌與長矛,嚴陣以待。
劉義康騎在馬上見狀,先是輕蔑一笑,然後驅馬上前幾步說道:“你是何人。敢擋本王的去路”
王屈平說道:“我乃竺靈秀大人帳下將軍王屈平。此處靠近京都,並無敵兵,而王爺帶這麽多人馬前來是何居心”
劉義康冷笑一聲,說道:“王屈平好,本王找的就是你王屈平,司馬翟廣等人把持重兵,意圖犯上,本王特率兵前來勤王,沒想到你竟然還敢攔本王,你真是活膩了”
王屈平說道:“我等率兵駐紮在此是受君命,而王爺私自調來這麽多兵馬,難道王爺想要謀逆”
劉義康冷哼一聲,說道:“不識好歹。”說完,劉義康調轉馬頭,回到軍中。陷入一片寂靜後,像是有征兆一般,兩軍同時殺向對方。
激戰一時,王屈平已殺敵數人。王屈平穿過人群望去,見竺夔已率軍撤離,王屈平回過頭來,見叛軍已壓上來,王屈平也下令道:“撤”
王屈平迅速率軍脫離廝殺。,往回撤去。等王屈平率軍回到營中後,竺靈秀立馬命令預先準備好的數千弓弩手放箭,一時間,箭雨蝗蟲一般地衝向叛軍。叛軍來不及躲閃,被射中的不計其數。幾輪箭雨過後,竺靈秀下令撤回城裏。
劉義隆見竺靈秀已經率兵撤賺有看了看倒在地上的中箭的近千具屍體,不禁惱怒,他拔出寶劍來,指著建康城,怒聲下令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