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下
字數:1452 加入書籤
司馬翟廣聞言,大驚,起身說道:“北伐?王將軍,此事萬萬不可啊!事關兩國戰事,不可草率決定!”
王玄謨歎了一口氣,低沉地說道:“我豈能不知。大宋處於中原,原本就是諸國垂涎的一塊富饒之地。大宋宮廷內部也是飄搖不堪,僅僅幾年,就入主三位皇帝,大臣中也是派係混雜。聖上急於收複失地而忽略了大宋與魏國的差距,若是草草北伐,恐怕敗多勝少啊!”
司馬翟廣坐下來,沉默一會兒,說道:“之前聖上下詔,大宋子民皆以丟失三州之地為國恥,全民備戰,戰時皆兵,閑時為民。此詔一出舉國振奮。可是至今為止不過區區一年,聖上卻要出兵北伐,這不是要收複失地,而是要至大宋於不複之地!”
“可你我終歸為人臣子,須忠君之事,聖上已經下詔,君口一言,豈是萬山可比?我們所能做的,隻能受君之命。我們雖在朝中身居要位,卻並非每日都能伴君左右。聖上之所以做出做出這個決定,確是有人在旁邊吹風。”
司馬翟廣一愣,說道:“王將軍是指,趙道生?”
王玄謨沒有說話,隻是點點頭。
司馬翟廣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濺出幾滴茶水:“書生誤國!他可知每日行軍打仗的糧草要怎麽運送?他可知如何運兵帷幄?一個隻會憑借口舌之能取悅聖上的人,怎能如此草率?他這是在拿著大宋數十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
王玄謨說道:“翟廣,與魏國開戰之事已經無可避免,我這次連夜趕來洛陽,是為了與你商議戰事。魏國水軍弱,不比大宋,而若想收複三州,就必須要渡河,我們可以利用水軍優勢來走第一步,距離三州最近的地方,便是洛陽,虎牢,滑台一線。這三處的守軍皆有你統領,據我所知,三地守軍隻有兩萬餘兵力,而此三處又是兵家重鎮,萬萬不可使兵力空虛,至少要留一萬人馬。若是開始進軍,你部便是北伐大軍的先鋒,一萬人是你一半的兵力,要想憑借這些人攻下城池,恐怕不太現實,不過,掃清魏軍沿岸駐軍,倒是有不少勝算。掃清沿岸魏軍後,不要停留。司州被山環繞,許多山路都是要道,你可率軍在山中建立關隘,隔絕城內魏軍,隻要把守住山中要到,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使我們攻不進去,魏軍也會被困死在城中。司州城內有尉元的兵馬十萬,若是消滅這十萬人馬,對魏國來說就是元氣大傷,屆時我們再集中兵力收複青州與兗州。不過,你畢竟兵力太少,魏軍若是反撲,你也很難抵擋。所以我以下令,東郡太守王景度與沈慶之將軍各調五千人馬前來援助。若是還抵擋不住,那就可先退回洛陽,虎牢一線,魏軍若是渡河攻打洛陽,我們便利用水軍優勢在水戰中消耗魏軍實力,再反過頭來攻打司州。”
司馬翟廣聽後,點點頭,拱手說道:“王將軍所言,翟廣必定緊記。”
說完話,王玄謨沒有停留,連夜趕回建康。
次日,兩路人馬分別從東門與南門開進洛陽城,在校場兵合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