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一個駐紮在安遠農村...
字數:1381 加入書籤
一個駐紮在安遠農村,堅守贛南傳承保護者的文化苦旅——唐村民間藝人堯文祿。
一個堅守贛南傳承保護者的文化苦旅
說起唐村的堯文祿,安遠北片的幾個鄉鎮都認識他,他的名聲和威望,已經傳播至贛南十八縣的很多小村莊。
堯文祿從小出生在安遠縣,塘村鄉唐村村竹園下,他40多年來執迷不悔地,堅持著一個人的文化苦旅。
並且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永不放棄自己年輕時代的夢想,還一直默默無聞地堅持做著,傳承和保護贛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情。
並且為了延續和傳承,保護這些藝術項目的“申遺”,經常不分晝夜地在市縣來回的道路上,奔走了幾百個日夜,就是為了能把贛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給傳承和延續下去,讓後人知道這個即將瀕臨的藝術項目,
風雨無阻的他,勤學苦練本領,為了精通技藝
堯文祿在20歲的那年,從小喜愛文藝的他,自帶幹糧,走了50多公裏的山路,去縣城找到劇團的老師要求拜師學藝。老師看他來意堅決,同意他留下來。
此後,他一邊做雜事,一邊苦學,學會了二胡、笛子、嗩呐等樂器的演奏技巧,采茶戲、大堂音樂等表演水平不斷提高。
學有所成的堯文祿回家後,與知青一起組建了生產隊業餘劇團,並瞞著妻子偷偷把自己家新收割的稻穀挑到圩上賣了,為團裏買回了鑼、鼓、二胡、笛子等樂器和幾套表演用的服裝。
每逢村裏或鄰村有什麽重大活動,堯文祿和他的劇團就風雨無阻地前去表演。、演采茶、奏大堂音樂等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好評。
幾經周折,他終於學成馬燈戲
一個偶然的機會,堯文祿在鄉裏看到了馬燈戲表演,便決定去學。幾經周折,他終於打聽到鄰縣有個師傅,但家根本就沒錢讓他去學。
無奈,他跑去於都縣的親戚家借錢,走在山路上,天突然下大雨,堯文祿又冷又餓,走到親戚家時,累得幾乎走不動了。
堯文祿不敢說是為學戲借錢,他撒了個謊,說是老婆治病要錢,親戚半信半疑借給他50元錢。但120元的師傅錢怎麽也湊不夠,情急之下,再次瞞著妻子將200多公斤口糧賣了。學成後的堯文祿卻犯難了:找不到孩子來教。
無奈之下,堯文祿隻好把自家的兩個小孩算上,再叫上親戚家的兩個小孩,才得以組建起一支表演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