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到底是不是鄭王

字數:5163   加入書籤

A+A-


    上官天啟快步而入,與二人並列跪了下來,麵上毫無表情。

    言玉知道鄭王在想什麽,於是道,“鄭王弟見到陛下龍體不愈,實是痛心疾首,不過......這都是應該的......”

    又看著上官道,“大人邀我等一同進宮請安本是一件好事,不過我等前來並不是因為大人所請,而是自發前來的......不知大人可聽得言玉一言......”

    “請講!”

    上官天啟的麵上始終保持著一種讓人難以琢磨的微笑,言玉見怪不怪,但是鄭王早已被那微笑唬得十分狼狽,他將頭低下,不願去看,更似不願去聽二人的對話。對於這樣一位在言玉看來即將繼承大統,成為天下之主的人來說,確實有些不應該。

    “現在陛下的身體骨可是一日不日一日了......”言玉舒緩口氣,緩緩道,“若是陛下一旦殯天,我想自然這皇位應由鄭王殿下繼承......”言玉瞥了一眼上官,他似乎正在認真聽,卻不摻雜一絲情緒,“由鄭王殿下繼承大位這件事,不知大人如何看?”

    “咳......”

    “如果陛下真的殯天,我想在他殯天之前,一定會對儲君一事做出安排,我等做臣子的不應妄加猜度......”

    “哦!”言玉沒想到這個老狐狸竟是這樣回答如此犀利,非黑即白的問題,他暗自一笑後,又道,“是啊!這些事本來就是皇家的家室,不論由誰繼位,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隻管忠君護國便是了,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且是比什麽事都重要的......”

    “王兄我......”

    鄭王看著言玉想要插嘴說些什麽,卻被言玉製止下了,又道,“不過為今之計,依我看,若是陛下已然神誌不清,又在殯天之前對立儲一事並未做出什麽安排,這又該當如何啊......”

    “這......”天啟嘴角暗自一笑,道,“若真如此,那麽......這立儲一事自然是交由聖母太後裁奪!”

    李璟的母親已經九十歲的高壽,但天啟所言,一旦陛下殯天,對於皇家立儲一事交由一個早已不經朝事,安心頤養天年的高壽老人來裁奪,顯然是在推脫,不願正麵回答言玉的話了。且不說這位九十歲高壽的老人是否思維清醒,就算是,她身居後宮,不得幹政,又如何為這樣事說話。

    “哦!”言玉聞聲險些咳出一聲來,“皇祖母自然是皇室中人,可對於皇家立儲一事,由這位九十歲高壽的皇祖母來裁決,是不是太過為難她老人家......”

    “為難不為難老臣並不以為然,難道漢王殿下還有什麽高見?”

    “高見談不上,不過現在普天之下的百姓可都在看著我們,陛下膝下的共兩位皇子,一位因謀逆篡位之罪被囚於大理寺,而另一位就是以孝道而聞名於天下的鄭王殿下,你瞧,他不就正跪在這冰冷的金磚上,為他的父皇請安嘛......”言玉說著,聲音轉大,似乎想讓更多人聽到這話,“鄭王殿下乃是目前整個大唐帝國唯一的合法繼承人......”

    “他不繼位,誰來繼位?”

    言玉麵上的笑容不減,卻是專門為上官大人奉上的。上官天啟聽到此處怔了一刻,卻又很快恢複了以往麵色如水如冰的表情,冷笑一聲,也大聲道,“漢王說得不錯,隻不過,當年兩位皇子和漢王被那扶桑人一路劫持至東瀛,又在那裏度過了兩個春秋,其中不知經曆了多少艱難險阻。當時滿朝文武素手無策,一邊與東瀛國交涉,一麵就要派出戰船剿匪剿寇,誰知那東瀛國王說,這件事他們也在查,但這三位皇子是被海盜擄去的,又回複我大唐說,那鄭王殿下早在被擄之時就被殺了,隻剩下了一個漢王和瘦弱不堪的吳王,兩人不知所蹤,當時的陛下深感痛心,但鄭王已死,縱然想要立他為儲,已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就下了詔書,免去了吳王之罪,為的就是日後找到吳王立為儲君。但由於這件事太過隱秘,陛下下的是密詔,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所以現在的吳王已是無罪之身,而這位鄭王殿下,卻......”

    “哈哈哈......”

    “漢王為何發笑......”

    “我笑堂堂的大司空,竟然在這朝堂之上堂而皇之的癡人說夢,我又為何不笑?”

    “你......”言玉說著便將鄭王攙起,“鄭王殿下,將你的眼睛閉起來,告訴我......”

    “告訴你......什麽?”

    鄭王顫顫巍巍地態度並不是因為怕什麽,而是二人現在已然深入虎穴,能不能安然逃出去還是兩可,這樣的境遇對於一位專研藝術,毫無血性的皇子來說如何不在心下發怵。

    “你閉著眼睛告訴我,這龍慶殿內一共有幾根蟠龍柱,幾盞宮燈,又有多少軒窗啊......”

    上官聞聲在旁發出了一聲冷哼,卻並沒有打斷認真思考問題的皇子,他確實將眼閉著回答了起來,“這龍慶殿......在我小時,皇爺爺時常陪著我在此玩耍,我當然記得,這裏一共十二根龍柱,六十六盞潘雲燈,二十八個軒窗......”

    “哦!讓我數數!完全正確......”

    “上官大人還想問什麽?盡管問!”

    “似這類問題問來誰都可答,既然你說你是鄭王,我且問你,在你十歲那年,你和娥皇、鳳欒三個外出玩耍,卻不慎由馬上跌落,你的左臂受傷,上麵應該有一道不淺的劃痕......不知這位鄭王可有?”

    “這有何難,鄭王兄將抬起袖口讓他看一眼不就得了......”

    言玉隨口來道,卻是身側的鄭王顯然未做出任何反應,麵上的表情一沉,眼看著上官轉到自己麵前,從而將眼神避了過去。

    “這位鄭王殿下,不如這樣,你自己承認,我便不當著好兄弟的麵揭穿了你......”上官天啟一臉堅定地看著畏畏縮縮的鄭王,“不僅是你的手臂上沒傷,你的記憶力恐怕也不那麽好吧......”

    “你能告訴我,娥皇的生辰嗎?”

    “鳳欒的生辰嗎?”

    “你皇祖母最喜歡吃什麽?是用左手吃飯還是右手吃飯......”

    “你口口聲聲說他是你的父皇,你可告訴我,你父皇在你兒時最喜歡喚你什麽乳名嗎?”

    言玉站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沒有說話,但上官天啟一出口就這麽多刁鑽的問題確也出乎他的意料,鄭王仍是那副失了魂般的表情,不為所動,這樣言玉確實有些著急。

    “鄭王兄,你快告訴他呀......”

    “這問題雖然刁鑽,你仔細想想總是能想清楚的......”

    “......哈哈哈......”上官發出狂笑之聲,聲震堂宇,讓現場的氛圍和氣勢似都在一瞬偏向了他。

    “鄭王兄,你快說啊......”言玉顯得有些著急,不過這些問題顯然不能由他代答,他也答不出。況且那些內侍們聞聲早已悄無聲息地聚攏在了殿外,一個個側著腦袋想要偷聽些什麽的姿態如何不讓人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有些想要為正義出頭。

    “我說司空大人,我看鄭王殿下掛念陛下的龍體,今日心神恍惚,確實不太適合回答你這些問題,不如改日,等他想清楚了再一一作答......”

    “想清楚?”司空聞聲一笑,道,“漢王好心這是不假,隻怕我麵前的這位鄭王他永遠不可能想清楚什麽,因為......”

    “因為......他根本就不是鄭王李煜......”

    司空忽的咆哮一聲,一時間引得殿外的內侍們恍然發出陣陣嗟歎,就連那遠遠的龍塌上的人也發出了一聲輕咳。

    “鄭王早就死了,而你一直是他的替身,潛在鄭王府多年,練就了你的一舉一動都和他很像,但你錯了,就算你的伎倆再高超,你瞞住了全天下人,也瞞不住我這雙老眼......”

    聽到這話,言玉忽然有些恍惚,“鄭王的替身?鄭王居然養了一個替身在他府上?這不可能啊,麵前的這個人與鄭王殿下根本沒有絲毫差別!我與他相交如此之深,他的一言一行,包括他的畫作,他的才華,他的......”

    “不過,看來他是肯定答不出上官方才問的這些問題了,這樣的問題確實刁鑽,他答不出,或是不想答,都是沒有理由的。局勢怎麽變得這麽混亂,難道我一直想要扶持上帝位的是一個假的鄭王不成?”

    “更或許,我......根本就沒見過真正的鄭王殿下,當鄭王這個人第一次出現在我麵前的時候,他就已然是假的了......”

    言玉不敢想,也不願多想,可他要印證自己的想法又需要做些什麽呢。難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要咄咄逼人的詢問什麽,鄭王能走到今日,或許說,在這如此混亂的朝堂之爭中還能活到今日,豈不是都靠著自己的勢力,他不想滑天下之大稽,也不願用這種方式否認自己的決定和眼光,可現實就在眼前,他不得不去多想,他向努力控製,不讓自己那早已被這話激發得活躍得早已飛上天邊雲端的思緒偏向了司空大人一邊。

    他想要控製,他是個理智的人,但......

    “鄭王兄......其實,我也有個問題一直想要問你......”

    言玉說完這話,鄭王的眸光忽然變的灼熱起來,似從一個小小的火苗漸漸燃成了一團犀利如炬的烈火,萎縮變成了安然,曾經充滿了無限信任和少不經事的光芒中似早已夾雜著一絲邪惡的力量,就連言玉在此時也被這目光逼迫得有些不甚從容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