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九十三、亡國之恨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痕篤真切地感受到了肩上擔子的重量。
幾萬人馬漸漸集結到了一起,每天吃掉的牛羊數量大的驚人。
兵士入伍的時候,按父親指令,每人帶了五隻羊,不到半年時間,這五隻羊便被吃光了,隻得再到牧戶去征。
兵士入伍時帶的五隻羊,牧民都覺得是自家人食用,並不吝嗇。
如今再讓牧民獻出牲畜,抵觸情緒立增,一時間怨聲載道。
而戰爭卻並沒有如期來臨。
幾十萬人的國家要養幾萬人的軍隊,並且是在和平年代和不向民眾征稅的國家,談何容易。
痕篤不得不將主要精力用在了軍隊的用度上。
一次,痕篤偶爾聽到一個兵士說,南部牧民在遇到災年的時候,會用牲畜與南部的大唐民眾交換糧食。
痕篤深究,原來,一頭牛或者一匹馬,就可換到上千斤糧食。
痕篤的眼前頓時一亮。
上千斤糧食,足夠三個兵士一年食用,要比直接殺牛食肉合算的多。
痕篤詳細打問,除要給鎮守古北口的軍士行賄外,其實很容易做到。
痕篤還聽說,若直接用戰馬與大唐的守軍交換糧食,更容易也更合算,可以避免給古北口的軍士行賄。
痕篤的心動了,準備付諸行動。
痕篤決定以王子的身份,直接與大唐軍隊接觸,用戰馬換取糧食,結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痕篤重賄古北口軍士,走民間渠道,也換得了好多糧食。
痕篤又讓牧民開墾種植,也收獲了不少糧食。
軍隊的吃飯問題終於解決了。
每次給霫國人送糧,痕篤都要親自前往,這樣,他就有借口去探望莎林娜了。
莎林娜確實派人秘密潛回霫國去征兵。
小黃室韋的大軍攻來的時候,民眾擔心無端丟了性命,紛紛匯入逃難隊列。
而更多的民眾則沒有逃亡。
逃亡的民眾畢竟占少數,而留下來的人中,無端丟了性命的人更少。
小黃室韋大軍來了,也沒將民眾如何,狩獵的人還是在照常狩獵,一如既往。
更加可悲的是,好多年輕人被小黃室韋的軍隊征去當了兵,強大了小黃室韋軍隊的力量。
現在讓這些人去參軍打仗,為國王賣命,沒有一個人願意前往。
現在,霫國的天下是小黃室韋人的,即使不聽昔日國王號令,國王也不能將他們怎樣。
派出的人無功而返,莎林娜氣憤至極,暴跳如雷,卻也無計可施。
莎林娜增兵的做法徹底失敗了。
莎林娜無計可施,更加失望。
莎林娜最終還是將複國的目光盯向了痕篤。
莎林娜已經知曉,痕篤手中握著近十萬人馬,如果痕篤揮師北進,完全可以與契丹人一搏。
痕篤每次前來,莎林娜采取了各種方式遊說痕篤,想讓痕篤立即揮師北進。
可痕篤總是裝聾作啞,以各種理由拖延,就是不願出兵。
莎林娜空裝滿腔怨憤,就是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莎林娜也想過,用現在不足萬人的兵馬突擊契丹,可痕篤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她的主張。
痕篤擔心,莎林娜的出擊不但與事無補,還會給契丹進擊奚國提供了理由。
莎林娜又將怨憤撒在了父親和已經陣亡的哥哥們身上。
父親常年不問正事,哥哥們整天就知道狩獵取樂。
明明知道契丹在不停地集結大軍,卻以為事不關己,根本就沒將契丹的軍情當回事。
若當時就集結大軍,最少也能集得十萬人,消滅他契丹也綽綽有餘,哪至於被別人輕易亡國呀。
看來痕篤是對的,真的隻有保全眼下的這點人馬,方為上上之策。
複國,恐怕永遠都是一場夢了。
痕篤不斷給他們送來糧食,盡管沒給到兩萬人的口糧,卻足夠他們用度啦。
莎林娜對外仍然稱自己有兩萬人馬。
莎林娜知道,虛張聲勢對他們非常有利。
日子一天天過去,突然有一天早晨,外出偵察的兵士慌裏慌張跑來報告說,正有大隊人馬從契丹方向開過來了。
莎林娜頓時慌了手腳,急令兵士準備戰鬥。
莎林娜站在山頂上向北方張望,看到契丹大軍正在安營紮寨。
莎林娜想,此時是上午,契丹大軍為何不繼續前行,而要停下來呢?
莎林娜開動腦筋,一下明白了,契丹大軍紮營的地方是契丹的地界,契丹人肯定另有打算。
莎林娜剛剛回到自己的大營,契丹使者便到了。
原來,契丹人請求放他們的使者去見奚國國王。
莎林娜心思一轉,立即命人將契丹使者殺了。
(本章完)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