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7章 窮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年輕一代的劉氏子弟中,最具英主之相的就是劉協,遷都關中,推行新政,西征大捷,大膽起用宗室子弟,曾讓很多人覺得大漢氣數未盡,還有中興的機會。可惜他兗州一戰而亡,讓很多人心灰意冷。
天要亡大漢,人力無法回天。這也是天子去世後,關中一片死寂的原因之一。
良久,劉寵掏出手絹,拭了拭眼角。“老臣失禮,還請大王恕罪。”
孫策輕聲長歎。“叔同早夭,令人惋惜。每次想起他,我也很難受。如此少年英雄,本該為征服異族而戰。劉公,你也許知道我曾資助他西征,若他當初遠走西域,不會是這般結果。”
劉寵歎了一口氣。“大王胸懷,等閑人等哪裏能體會得到。若非看到這幅地圖,老臣也是不敢信的。”他感慨地搖搖頭。“天下,天下,有幾個人真知道天下有多大,都不過是眼前這點小利罷了。大王,恕老臣直言,這兩處怕是都不妥,一個太苦,一個太遠,無法讓人心生向往。相比之下,或許涼州四郡合適些。”
孫策撇了撇嘴。“就算我答應將涼州四郡給你們,你們安心嗎?”
劉寵苦笑不語。這是事實,涼州四郡離中原太近,又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孫策不可能拱手相讓,他們也不放心,必然隨時防備孫策來攻。沒有信任,發生衝突是遲早的事,建國也就不太現實了。
“我倒是有個提議。你們若是想西進,不如走得遠一些,到蔥嶺以西。雖說此地也不可久留,至少也緩一緩,二三十年之內還是安全的。有這三十年時間,你們可以向西走得更遠,不能找到可以建國的土地。”
孫策撚著手指,瞥了劉寵一眼,似笑非笑。“當年大月氏就是走的這條路。”
劉寵想了好一會兒,拱手道:“大王的誠意,老臣心領了。隻是這件事關係重大,非老臣能定。老臣懇請大王,容老臣與族中子弟商量商量,聽聽他們的意見。”
“這當然。”孫策一口答應。“是孤派人去長安談,還是劉公約他們到洛陽來談?”
劉寵尷尬地笑笑。“長安吧。龍行四海,鳳舞九天,雛雞卻不能離巢,更別說麵見大王了。”
孫策不禁大笑。“行,我派人去長安談。劉公,你可以中意的人選?”
劉寵很感動。孫策的大度讓他看到了誠意,也看到了希望,這個結果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如果劉氏子弟真能易地建國,百年之後,他也能無愧先帝,無愧列祖列宗。
“老臣中意一個人選,當年在長安時多有來往,受益良多,就連老臣的幾個子女都對他景仰得很。”
孫策一聽就明白了。“楊修?”
“正是。”
孫策有些為難。楊修事務繁雜,他這裏還真是離不開。可是見劉寵也是真心想談,他倒不便一口拒絕。好在楊修也要來參加中秋晚宴,到時候再和他商量商量,聽聽他的意見再說。關中的形勢若能由他最後收尾,倒也不錯。
孫策和劉寵說定了原則問題,剩下的隻是細枝末節,心情大好。他問起劉寵這幾年在長安的境遇,又問起劉寵的子女。劉洪、劉浩都在南陽求學過,劉洪的文章曾邗發在南陽學報上,算是小有名氣。說起這兩個兒子,劉寵頗為得意,氣氛也輕鬆起來。
隻是說到女兒婚事時,劉寵和無數催婚的父親一樣撓頭。大女兒劉清已經十八了,就因為去南陽遊曆,開了眼界,如今看誰都像古物,不屑一顧,以至於現在還沒有一個合適的人家,讓劉寵很是上火。
一開始的時候,孫策還沒太在意,後來聽著聽著,覺得不對勁了。這老劉寵一邊誇楊修,一邊為女兒的婚事著急,明顯是有備而來啊。他不會是想讓楊修做他女婿吧?他還真敢想。楊修今年二十八了,還沒成親,不是因為找不到,而是要求太高。劉寵的女兒劉清他是見過的,雖然也不差,可是離袁夫人的標準差著十萬八千裏呢。
孫策沒敢吱聲。這件事不是他能說了算的。
關中有望和平解決,孫策鬆了一大口氣。如果搞不定這些前朝宗室,關中大亂,原本就不鼓的荷包隻怕要被掏空。
孫子兵法說:十萬之師,日費千金。這絕對是保守估計,尤其是對脫產的吳軍來說。別的不說,二十萬將士每人每月三千錢的軍餉、二石米、三升鹽的基本開支就夠他頭疼的。
精兵是好用,可是太費錢。上計的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但他估計,軍費開支已經占到年收入的六成以上,甚至可能更高,再加上官員的薪俸和各項開支,今年的財政赤字會進一步擴大。
誰會相信他沒錢?但事實就是如此,他掙得多,可是花得更多。說到底,還是步子跨得太大,扯著蛋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窮兵黷武害死人。再這樣持續幾年,財政崩潰幾乎是必然,他不可避免地麵臨漢桓帝、漢靈帝的窘境。
他必須及時刹車,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等上幾年,比如第二個、第三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之後,他的壓力就不會這麽大了。希望沈友、徐琨等人能夠體諒他的難處,不要急於攻擊並州,一旦開打,軍費開支會直線上升,隨時有爆倉的可能。
別的不說,箭矢就很可能供應不上。
這也是他為什麽希望借並州之戰練兵,又希望王蓋等人能主動投降的原因所在。
最能體會孫策心情的就是楊修。為了統籌各部的錢糧,他這段時間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孫尚香奇襲天井關得手,解除了河內的防務壓力,節省了不少開支,讓他得以從河內調撥一部分軍糧到別的戰區,解了燃眉之急,有心情來參加中秋晚宴。
開席之前,他找到了龐山民。
龐山民心情不錯。今年剛剛接手河南郡,雖然事務多,他還是應付下來了。孫策對他的工作很滿意,述職的時候誇了他幾句,看樣子這個河南太守是坐穩了。等孫策稱帝,建都洛陽,他很有可能轉為河南尹,下一步就可以位列九卿了。
四十歲不到任九卿,他很滿意。
“龐兄,見過大王了?”
“見過了。”龐山民打量了楊修兩眼,笑道:“德祖,你瘦啦。”
楊修摸摸臉頰。“我瘦一點沒關係,各部都督、將軍不罵人就行。龐兄,還沒謝過你呢,黑山軍家屬安排得好,張將軍都誇你了。”
“哈哈,應該的,應該的。”龐山民擺擺手,眉開眼笑。黑山軍的遷居工作已經開始,第一批近五萬人已經在河南定居,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孫策也很滿意。
楊修又誇了幾句,轉頭四顧。“對了,你看到董幼宰了嗎?我聽說弘農今年搞得不錯。”
“又想借糧?”龐山民瞥了楊修一眼,笑道:“弘農可是你的本郡,你不會連本郡都不放過吧?”
“豈敢,豈敢。”楊修哈哈一笑。“聽說你和董幼宰相處莫逆,經常有唱和,還準備印詩集?”
龐山民不好意思的擺擺手。“我們那是自娛,不能和你楊主簿相提並論。”他撫著胡須,又有些得意地說道:“怎麽這種小事你也知道?楊主簿有沒有時間,能不能幫我們潤色一下?”
楊修笑笑。“沒問題啊,隻要龐兄不嫌棄,我很樂意效勞。不過龐兄能不能也幫我個忙?”
龐山民的眼珠轉了轉,有種不祥的預感。“我怕不一定能幫得上。”
“能的,能的。”楊修笑容滿麵。“你能不能擠出十萬石糧食,解決黑山軍遷到河南的路上開銷……”
“沒有!”不等楊修說完,龐山民就變了臉,袖子一甩,轉身就要走,卻被楊修一把拽住。
“你若不給,我就從運往幽州的軍糧裏扣十萬石。”
“隨你便!”龐山民急赤白臉的說道:“楊主簿,說話能不能有點信用?我們當初說好,黑山軍渡河之前的開支你負責,渡河之後的開支我負責。你知道我要解決多少問題?七萬多戶,近三十萬口,又以老弱為主,我要多少錢糧安置他們?你現在又要我抽十萬石糧,我到哪兒去找,我去搶嗎?”
“你從向弘農借啊。弘農今年收成好,肯定有節餘,你和董幼宰又那麽親近……”
龐山民沒好氣的冷笑道:“弘農有糧,你為什麽不去借?反正又不要你自己還。”
“我倒是想借,可是找不到他啊,我懷疑他故意躲著我。”
“你還知道啊?”龐山民用力甩著袖子,想把楊修的手甩掉。“我以後也得躲得你,一見麵就借,借不著就強討,你也不怕丟人。”
“我還怕什麽丟人喲。”楊修強摟著龐山民的肩膀,作勢抹淚。“你看你,大兒子都啟蒙讀書了,我現在窮得連娶妻都不敢。我可是單傳,龐兄就可憐可憐我,幫我個忙吧。實在不行,你幫我找個妻子也行,我要求也不高……”
“停!”龐山民舉手示意,兩眼翻白。“我去借,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