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元
字數:5885 加入書籤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是我國傳統的祭祀大節。這一天原來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照慣例要祭祖,用新米等貢品祭祀,向祖先報告農作物秋季的收成,並伴隨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傳說中地官的生日在七月十五,其主要的職責是向人間赦罪,地官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獄之門打開,已故去的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這一天又稱為鬼節。
日暮西山,紅彤彤的霞光灑落大地,一輪淺黃色的圓月已經掛在了天上,朦朦朧朧,這在鄉下來說預示著一個好天氣,不耽誤第二天的勞作。又趕上七月十五中元節,最後一批上墳掃墓回來的周家村村民,借著夜晚之前的最後一縷光線,陸陸續續的回家。
周家村是一個略微偏僻的小村莊,全村村民加起來不到百戶,然而方圓百裏之內,周家村的名氣非常大,因為在周家村有一位神婆,據說她有著能夠出入陰間的能力,經常和鬼打交道。十裏八村的人們如果要驅個邪,修個墳,誰家的大人孩子碰到了“髒”東西,都會去請周家神婆去看看。在這片相對落後的偏遠之地,周神婆的名號有著不凡的影響力。
今天上墳回來的村民,進村後經過一個普普通通的院子時,都會忍不住隔著門縫向裏麵看幾眼,聽幾聲,有些尊敬,有些好奇,又有些擔憂。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後又會和旁邊的人竊竊私語幾句。
“唉,又到了鬼節,也不知道周家的小娃子這次能不能挺過去。”
“誰說不是呢。這小子剛出生就克死了老神婆,落得一副病秧子的樣子,每年這個時候他家都要出點事兒。”
“周老婆子走的早,也不知道他娘周婷學到了老神婆的多少能耐,能不能護住這孩子。”
“周家的本事傳女不傳男,孩子他爹也不知道是誰,也沒留下個丫頭片子,還不知道他這一家以後會怎麽樣。”
“我聽說啊,是周家祖上曾經得罪過陰曹的大仙兒,這孩子是來索命的,怕是神婆周家要完了。”
“噤聲!”
說完互相推搡著走了。
天已經完全黑了,村裏各戶都慢慢亮起了燭光。因為每年七月十五周家孩子都會遭罪,周婷告訴村裏的人們這天晚上不要用電燈,要點起蠟燭,緊閉大門,不要外出。以村民的經驗來講,周家的話最好照做,省得麻煩。
周家的大門依然關著,隔著窗子能模糊的看到屋裏的人影。正房的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被褥,上麵躺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雙眼緊閉,渾身顫抖,臉色慘白,嘴唇發青,周邊圍了一圈蠟燭,和普通人家的不一樣,用的是紅燭。旁邊站著兩個大人,女的正是周婷,一身平常裝扮,形容枯槁,一眼不離的看著躺著的孩子,雙眼含淚,可見內心十分悲痛。旁邊的男的卻是紮著發髻,留著雜亂的胡須,一身青灰色的道袍,手打著道揖,口中念念有詞,不時看向周婷和孩子,眼睛中閃過一絲心疼。
過了半晌,周婷打破了沉默,說道:“哥,你出家做了道士,本不該打擾你,但是,自從小逸出生,到現在六年了,我感覺……快要撐不住了。”
那道士渾身一震,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原來這道士是周婷的哥哥,名叫周正。周正自小聰明伶俐,很有靈氣。在周家,周正自小耳濡目染,對自家鬼道之術很有興趣,奈何周家秘術傳女不傳男,他曾經偷偷鑽研過周家密卷,卻不能入門,隻能放棄,然而這又怎麽能夠平複他的心思。周老神婆了解自己的兒子,看他心中鬱鬱,屢勸不改,便寫了封信,讓他入了茅山,做了道士。
周正看著哽咽的妹妹,心痛不已。
“小逸天生陽絕之命,當初他出生的時候,母親為了保你們母子平安,耗盡了精氣,力絕去世了。雖然你順利生產,小逸卻依然陰氣入體,自小體弱,尤其每年七月十五,身上陰氣大盛,你每每耗費精氣給他壓製,也落得這麽個模樣。你寫信叫我回來,我心中已經有了準備。然而天命如此,人力有窮,又如何敵得過。”
周婷聽到這番話,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麵。
周正心中悲痛,看了地上的孩子一眼,思緒千萬。心中發狠,衝著周婷說道:“不如……”。
“不行”,周婷聽了,一個機靈,馬上提氣反駁。
周正歎了一聲,仿佛卸掉了全身的力氣,是啊,又有哪個母親會放棄自己的孩子,我這個做舅舅的都心中不忍,更別提周婷了。
“……他,還是沒有消息嗎?”
聽了這話,周婷更是悲苦,想起了心中的那個人,一種無助的感覺爬滿全身,心想,“你在哪?為什麽連個消息都沒有?你可知道這麽多年來我心中的苦處?”那個人的音容笑貌在周婷的心中一一浮現,相識,相知,相戀,相愛,臉上慢慢露出一絲幸福的神采,卻忘了回應周正的問話。
周正看了自家妹妹這種反應,又是憤怒又是無奈,隻能與周婷相顧無言。
時間慢慢過去,屋內一片沉默,屋外天上的滿月越來越明亮,漸漸透漏出一種慘白的光芒,距離子時越來越近了,鬼門關馬上就要打開,外麵慢慢的吹起了陣陣的陰風,通過門窗的縫隙吹動了地上的紅燭,燭光閃爍,地上的孩子越發的顫栗,屋內的兩人反應過來,周婷馬上收起了心思,彎下身子,蹲在兒子的身旁,聚起了全身的精氣神,周正一擺道袍,身背桃木劍,上前兩步,正對屋門,嚴陣以待。
終於,子時到了,陰風大作,小逸身上滿滿的陰氣開始溢出,顫抖不已,雙眼翻白,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周婷趕忙扶起小逸,雙手壓向他的肩膀,運起秘法,全力壓製。然而六年了,周婷的精氣神早就因為不斷的消耗而氣力不足,已經非常的勉強,憑她一己之力已經不能完全壓製得住,全力之下,仍然有絲絲陰氣從小逸身上溢出,中元節鬼門大開,百鬼夜行,小逸身上的陰氣對鬼魂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周婷怕自己在施法時無法阻擋百鬼來襲,因此寫信叫回了哥哥來給她護法。
突然,門窗作響,周正叫了聲不好,腳踩金罡步,雙手一抖,擲出一物,貼到門窗之上,正是上清靈符,又咬破舌尖,噴出一口精血,兩手一擺,彈向靈符,左手放於胸前,中指及無名指內彎,墊於大拇指之上,口誦黃庭。然而片刻,周正就已經滿頭大汗,百鬼叩門,阻擋不易,門窗響動越見激烈,眼看靈符就要封禁不住,周正回頭看了一眼周婷,心下一狠,再次噴出一口精血,沾滿雙手,打開屋門,走了出去,到了院中,回身把門關上,用手上的精血在門上畫了一道破邪符。又口念咒語,右手雙指並攏,在眼前一抹,看向院中。
不知道什麽時候院內大門已經打開了,孤魂野鬼已經占滿了半個院落,周正站在門口,被陰氣一衝,身體一晃,又拿出一道靈符貼在身上,才能站定,看向眾鬼,心到,“今日怕是危險了”。
眾鬼慢慢向周正走來,周正咬咬牙,拿出幾張符籙,這次卻不是黃色,而是藍色的,周正心想到,“可惜我修行不夠,金銀紫藍黃,藍色符籙我隻勉強能用,今日為了挺過這一關,說不得要拚了”,於是便抽出桃木劍,劍挑靈符,殺向遊魂。劍隨人走,符隨劍走,所過之處鬼魂沾之即滅,然而鬼魂源源不斷向這裏湧來,周正又哪裏滅的過來,隻能且戰且退,精氣神不斷消耗,門上破邪符也靈氣漸漸的消耗完畢,局勢漸危。屋內周婷一邊全力壓製小逸身上的陰氣,一邊關注著周正的情況,見到這種情況又哪裏不明白周正已經快頂不住了。
“距離鬼門關閉還有很長時間,可惜已經頂不住了,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
周婷邊想邊看著自己的孩子,雙手從孩子的背上離開,小心翼翼的把小逸的身子放平,眼神越發的柔和,撫過小逸的臉龐,似是輕撫一樣至寶。終於周婷站起身來,臉色變得肅穆,雙眼輕閉,口中輕呼一聲,“臨”,周婷身上忽然升起一股龐大的氣勢,把屋內的陰氣一衝而空,孩子身上的陰氣也被壓在了他的體內不再溢出,周婷睜開雙眼,走向門口。
院中的周正忽然感覺到屋內傳出一股極其強大的威壓,動作一頓,心中萬分驚詫,緊忙退後兩步,回過頭來,隻見屋門緩緩打開了,周婷走了出來,周正驚異。
周婷衝著周正微微一笑,轉眼看向滿院的鬼魂,眼神狠厲,雙手輕抬,掌心向外。
“破邪”
一股龐大的力量自周婷掌心而發,壓向眾鬼,隻見眾鬼受到力量衝擊,鬼魂之身尚未反應過來,便已消散,院中陰氣也被一掃而光。周正反應不過來,愣愣的看向周婷。
“這……怎麽回事……”
周婷不語,轉身走進了屋。
周正看了看院中,陰風陣陣,百鬼夜行,一切皆無,似乎什麽也沒發生過,渾身一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連忙走進房門。
此時,周婷正站在孩子身旁,默默無言,周正連忙上前兩步,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家妹妹。
“……剛才,是怎麽回事?”
周婷強行咧開了嘴角:“我曾料想到會有這一天,果然,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周正不語。
“剛才我用了周家禁術,暫時壓製住了小逸身上的陰氣和百鬼夜行,好在隻是一些孤魂野鬼,沒有強大的靈鬼被吸引過來,否則……但是我也燃燒了全身的精血,付出了代價。”
周正沉默了,雙手握緊,雙眼漸漸發紅,他明白,燃燒全身精血,等能量消耗完畢,哪還有命在。周婷,時間不多了。
忽然,周婷身體一個晃蕩,站立不穩,周正急忙上前扶住,感覺到周婷身上的力量在急速流失。
周婷強穩身子,看向小逸,滿眼溫柔。
“還有最後一件事,趁著秘法效力還沒過,要把小逸身上的陰氣完全壓製住,隻要陰氣不再溢出,鬼門關開的時候,百鬼就不會找上門,就算我死了,以後他也會像正常孩子一樣,不再遭受體內陰氣的折磨了。”
周婷在周正的攙扶下緩緩下腰,把雙手打開放在小逸的天靈蓋上,喃喃私語。
“孩子,對不起,媽媽以後不能再陪你了。”說著周婷笑容綻放,很美。
周正看著妹妹的笑容,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癱坐在地。
周婷渾身一提氣,把能量送入孩子的體內,陰氣被壓製到深處,小逸的臉色漸漸緩和,體溫慢慢回暖,終於,當周婷把最後一絲能量輸送出去之後,小逸身上再也看不到一絲陰氣,周婷鬆了一口氣,慢慢閉上了雙眼,趴在了小逸的身上,臉上依然殘留著笑容。
“哥哥,小逸……以後就……拜托……你……了”
再無聲息。
然而,周婷和周正不會想到,周家沒有那麽簡單,周家的禁術也沒有那麽簡單。在周婷發動禁術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一道黑影鑽入了小逸體內,在周婷彌留之際,也沒有人注意到,小逸身上的陰氣伴隨著周婷的能量被某物吸收,同時還是沒有人注意到,周婷死後魂魄並沒有入輪回,而是在那一刹那,進入了小逸的身體裏。以後小逸真的會同周婷想象中的一樣,變成像正常孩子一樣嗎?
終於,鬼門,關上了。人間恢複了它該有的樣子。周正在恍惚之中清醒了過來,看著安定下來的小逸和趴在小逸身上周婷的屍身,默默的收起心中的哀傷,抱起了小逸和周婷的屍身,伴隨著月光,緩緩走出了這個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