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怡紅院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女子低頭陪笑著,卻是不語。 vw
董庭殊見此不禁詫異,想今日明明聽那頭頭說,若柳被賣與這怡紅院,然此番前來,怎會問不到她的下落。莫非自己的計策已被李氏識破,又是被她給耍了。但這怎麽可能呢,自己明明做得滴水不漏的。
思索片刻,董庭殊方又問:你們這整個院下下裏裏外外,連一位新來的姑娘都沒有
女子透著幾分懶散氣:有倒是有,可惜啊,人家是賣藝不賣身
哦竟有這樣的姑娘董庭殊聽了心一動,那她叫什麽名字
叫飄絮。女子回道。
飄絮董庭殊本以為會聽到若柳的名字,卻沒想到得到這般一個答案,不由一愣,她一個是新來的
對女子拖著長長的聲音,大爺,我不是說了嗎,人家啊是賣藝不賣身,所以您打消了這般念頭吧,您便是出個幾千兩,我看媽媽也未必會答應的。
董庭殊笑道:瞧你說的,我來這兒,又未必一定要買哪個姑娘的身。你既說她隻賣藝不賣身,那我隻買她的藝,這樣總行了吧
哎喲,來我們這地的人,不首先為了一個快活嗎,您怎麽還隻顧新鮮,喜聽曲了呢再說了,這飄絮姑娘的曲子,並非想聽便隨時能聽的,媽媽對她有規定,每日隻能表演一定的時辰,多了怕累著她。您便來得不巧了,她午已經表演完了,要聽恐怕也隻有等到下午了,你可願意等
董庭殊微微一笑,既是美好之物,等一等又有何妨。
您可真有耐性。女子一聲輕歎,這般算來,您大概還需等個大半日,如此漫長的時辰,您何不先樓點些酒菜,再找一兩個姑娘陪陪,如此也能打發打發時間
不必了。董庭殊擺了擺手,見女子方要走,忙又問,對了,這飄絮姑娘賣藝,使的可是琵琶
對。
她是什麽來曆
女子頓時已十分沒了耐性:大爺,您來我們這兒,究竟是來尋快活的,還是來審問犯人的您說您一個姑娘沒點,到頭來還問我這般多的問題,我哪有功夫和時間回答你啊
董庭殊聽了,當即伸手從袖拿出一錠銀子來,示意著道:這下應當有時間了吧
有有有女子一見錢財,立刻眼前一亮,忙樂著接下銀子,一麵將其塞進了腰帶,一麵放低了聲音道:這事我隻與您說,您千萬莫告訴他人啊
可以。董庭殊一口便答應了。
女子這便朝董庭殊的耳朵邊湊近了些,小心地道:這飄絮姑娘,其實是前幾日被兩男子賣來我們這兒的。聽說她本來是我們京城一大戶人家的丫鬟,卻因不小心犯了什麽錯,她家主子便不想要她了,於是派人送到了這兒來。剛剛來的時候,她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總說自己是被誰誰陷害了,媽媽對她好說歹說,說了好久,方才說通了。這不,自打前日開始,便順著媽媽的意思,每日定時賣藝與客人聽。
董庭殊一麵聽著一麵點著頭,他幾乎完全相信,那位叫飄絮的姑娘便是若柳,對他來說,這一切都還不算糟糕,都還有很大的挽回餘地。而眼下如要將若柳從這牢籠解救出來,想必直接采取要人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隻有花不少的銀兩。
盡管如此,但在這以前,他必須首先完完全全地確定,那飄絮便是若柳。所以他必須在下午飄絮表演琵琶技藝時,親眼見她一麵,確定一切無誤後,再進行下一步,即想辦法將若柳贖換出來。
那飄絮姑娘以前也是這個名字董庭殊又問。
女子皺了皺眉,這我便不知道了
董庭殊聽罷點了點頭。
但見此刻已近午時,離下午自然還有好些時間,他便想著先離開,與門外的兩家丁吃了飯再回來。於是當下與那女子簡單地道了別,便是出門去了。
下午董庭殊又回怡紅院時,飄絮的表演自是尚未開始,此時相於午,店客人數量絲毫未見減少,進出門者不息,喧喧嚷嚷,倒有幾分熱鬧。便在午那女子的招呼下,坐於店一客桌處,靜靜地品著茶。
這般過了約一個時辰,但見一樓的客人漸漸多了起來,皆是圍桌而坐,歡快地暢聊著,自在無。很顯然,這些人都是為了聽飄絮的曲子而來的。
董庭殊待著,忽而聽得同客桌才來的其餘三人開始議論起飄絮來:
要說這飄絮姑娘,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可欲而不可求啊,不但姿容可人,又彈得一首好曲子,真是世間難尋啊
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看此句用來形容飄絮姑娘再合適不過,正因她有這番獨立脫俗之質,方才顯得更加美豔動人,宛若天仙。如此女子,可悅目,可悅心,僅此而已,求之唯有夢,相約隻盼來世。
董庭殊聽了,便忍不住問三人道:三位兄台,這飄絮姑娘真有你們說的那般好看
一客眼一斜,道:一看知道你還沒見到過飄絮姑娘吧。這飄絮姑娘的姿容,用一般的言語自是難以形容說著忙伸手敲了敲他旁邊的那人,哎,李兄你采出眾,不如由你來為這位兄台說說,這飄絮姑娘長得到底是什麽模樣。
被敲的男子聽了不由一笑,透著幾分灑脫自信,道:這飄絮姑娘模樣可用四個字來概括便是清新脫俗。這怡紅院的其他姑娘大都一副嬌媚之相,而她卻是一副冷豔之色,我這兩日都來這兒看了她的表演,然卻見她未有一次開過笑顏。我看啊,她的冷豔倒並非是與生俱來,而是因為內心寂寞,故而有些鬱鬱寡歡。隻等著一命注定的男子將她擁入懷啊
另兩人聽了哈哈一笑,一人道:李兄果然是李兄,不愧對風流名士之稱啊,竟還能猜見飄絮的心思,在下佩服,佩服。說著歪頭拱了拱手。
另一人笑道:李兄你即便真猜了人家心思,可未必那命注定的男子是你啊
姓李的男子笑道:既然是命注定,那便早有安排。若那人是我,自然再好不過,若是非我,我亦強求不得。況且世間難得有緣之事,飄絮姑娘若真能遇見一有緣之人,對於我這旁人來說,也未嚐不是一大樂事。
董庭殊正聽三人談著笑,忽地聽見耳邊人聲驟然響亮了幾分。移目一看,卻見眾客皆是目光直直朝一個方向盯著,紛紛念道:飄絮姑娘來了飄絮姑娘來了
這方忙將目光連同身子朝眾人看的方向移去,一時竟見一位懷抱琵琶的素衣女子從鋪著紅毯的樓梯下來了,她身披長發,腳步輕盈緩慢,竟攜幾分仙女氣質。
董庭殊被這一幕給驚豔到了,他不敢相信,眼前這素衣女子便是以前在殳府天天都能見到的若柳。因為在他的印象,若柳一直是個模樣乖巧性格內向的丫頭,頭發梳成雙丫髻,身著橙色丫頭裝,且還透著幾分稚氣。而眼前的女子哪還有半點丫頭氣息,分明散發著濃濃的女人味。
於是,他的目光不禁變得愈發銳利專注了。但見片時,飄絮已至了樓道拐角處,麵容轉向眾人方向來,果真是若柳。
他做夢也沒想到,若柳竟會有這般美豔動人的一麵。
這時台下已是歡呼聲四起,客人們個個麵帶興奮悅色,仿若迎見神仙駕臨一般。
這般未幾,飄絮即若柳便已了店前方的舞台,坐於台央的那張凳子,懷抱琵琶指按琴弦,玉璧攜長袖皓潔,綽約無。忽而又柔聲道:小女子飄絮,先為各位官人帶來一曲木蘭花,還望各位官人喜歡。說罷目色微微一垂,指尖開始撥動琴弦來,樂聲淒宛,片時歌喉開,又聞嗓音清澈柔美,動人心魄。
眾人皆是陶醉了。
待一曲終畢,若柳這方起身緩緩下台來,既將懷琵琶遞與旁邊一位姐妹,便又雙手接下鴇母手的一木盤,慢步朝眾客行來。
董庭殊自然知道,若柳這是要來向眾位看客要賞,這是賣藝之人常有之舉。然而此刻的他卻不忍心見到這一幕,他不想看到若柳向這麽多毫不相幹地男子低聲下氣地要著賞。然而盡管如此,他卻沒有能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對於他來說,眼下該做的,無非是趕緊的離開,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免去心的煎熬和將至的尷尬。而後便是等長風回府,與他商量想法贖回若柳,如此才能真正地解救若柳。
於是他當下從座而起,一聲不吭地便轉過身,促步離去了。眾人見了此幕者皆是一愣,目色不解的看著他離開,自然有人以為,他是因付不起給飄絮的賞賜,故早早地逃開了。
若柳自然也是見了此幕,但她卻未看見董庭殊的麵孔,不過她也想到,那臨陣脫逃的男子定是認識自己。
這般直到見男子的身影消失在門框之,她方收了目光,開始向眾位看官要起了賞來。
424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