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演技越來越好的老家夥們
字數:5983 加入書籤
“說吧,怎麽回事兒?”
一直到鄭銘在基地的招待所安置下來,謝凱才跑到嶽林的辦公室。
齊誌遠等人,都在場。
“經費問題唄。現在隻要跟我們有合作的單位,都是想盡千方百計希望獲得我們更大的投資,甚至他們的主管部門也都在不停地打招呼。我們明確表示沒有多餘的經費,然後他們總會想各種辦法……”嶽林直接把目前404的處境給說了。
樹大招風。
“上麵不管?之前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打秋風的事情雖然有,也沒這麽嚴重啊!”
謝凱不解。
404現在樹大招風是正常的,涉足了太多的領域,長虹彩電、國光vcd等,都是火爆產品,利潤不低,甚至已經悄然在幾個大城市出售的華為手機,中興中文傳呼機等,也都是擁有高額利潤。
要知道,這些都是整個404科研項目的經費來源。
民品領域,為了不讓人集火,明明可以尋求地方政府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謝凱也沒有讓紅旗集團去省這些稅,隻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跟基礎配套等。
現在居然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還不是你引起的。”齊誌遠一點好臉色都沒給謝凱。
其他人都是如此看著謝凱。
謝凱無語了,自己這都好長時間沒管過基地的事情,任何事情,即使有人找他,他也不會去幹涉的。
怎麽啥事兒都怪到自己頭上了?
“之前空軍的林司令找過你吧?”嶽林問謝凱。
“半個月前,是跟林司令一起喝了一次酒,除了問蘇-27軟骨病的事兒,就是問能否搞到更多的核心技術資料啥的,我也不了解烏克蘭的情況……”謝凱點頭。
林將軍確實找過謝凱喝酒。
當時接到電話,謝凱都詫異的不行。
大佬主動請他喝酒,謝凱如何能不受寵若驚,猜測了一整天大佬要幹啥。
後來隻是問了一些謝凱關於蘇-27軟骨病等問題,還有就是一些技術相關的,謝凱很多東西並不是很了解,倒也沒有什麽別的事情。
搞得謝凱還疑惑了好幾天,林將軍怎麽有空找自己的。
“蘇-27的引進,就擠占了空軍大量的經費,而當初我們幫著支付了一部分,國內直接組裝生產蘇-27都沒有完成,更不要說還要投入改進,這需要的經費更多……”晚上才出現的白彥軍歎了一口氣,“空軍希望我們能幫著沈霍伊那邊分擔部分項目……”
“我們跟132在合作,自己也有戰機項目啊!”謝凱隱隱有些明白。
“整合相關技術,由我們承擔研究經費,幾家單位分擔成本……”嶽林直接告訴謝凱空軍的想法。
或則說這是沈霍伊的想法更好。
空軍隻希望擁有性能更好的戰機,這沒有任何問題。
現如今,看起來兩個係統各自研究,有些浪費研究經費了。
在經費不足的時候,更應該節省經費。
可惜,這事兒,原本沈霍伊那邊不幹,畢竟他們技術基礎好很多,經費要好很多。
現在不比往昔,沈霍伊自然不會沒動靜……
“海軍那邊也是這樣?並沒有航母走蘇聯路線跟西方路線的爭論?”謝凱明白了過來,“虧得搞坦克的是祝老總!”
祝老總不會幹這樣的事情。
畢竟,99坦克的很多技術都是用 359坦克論證的。
“爭論是有的。之所以爭論,不就是沒錢麽。如果有錢,一樣的造一艘不就得了?海軍跟701所那邊其實都是這樣的想法,虧得你沒有亂說。”齊誌遠的話證實了謝凱的猜想。
當時謝凱就發現了問題,這樣的事情,即使他有能力影響,影響也不會太大。
無論是蘇聯航母那種自身攜帶的強大火力的方式,還是西方航母那種航母隻需要攜帶戰機,所有的防禦交給護航艦隊的護衛艦、驅逐艦、核潛艇等,都是需要巨大資金的投入。
不是謝凱一個人能影響的。
而且,任何裝備的發展方向,都是根據國防建設需求而來的。
國防現在一直都是屬於戰略防禦,隻要握著蘑菇蛋跟大東風,就擁有強大的戰略威懾能力,軍事投入自然不需要多少。
“海軍方麵跟701比誰都明白,他們的戰略部門也清楚,航母我們現在根本用不起,他們也知道需要時間積累技術……”齊誌遠也歎了口氣,“可現在事情不是有了變化麽?”
“這究竟是為什麽?我們的經費開支,他們都知道啊。”
謝凱更想不明白了。
之前跟其他單位合作都是非常和諧的。
現在這樣,不解決,繼續下去,合作中出現了矛盾,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在解決合作雙方的矛盾上。
他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要想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需要的時間不短。
“咱們的技術谘詢公司業務展開後,大量技術轉移出去,尤其是軍轉民,雖然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拿不出多少錢購買而給股份,也有不小的收益。從你父親負責民品領域,基地成立軍品事業部跟民品事業部兩大業務板塊後,這兩年又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兼並、重組……”嶽林的解釋也讓謝凱糊塗。
基地搞這樣大的動作,那都是向上級匯報了,得到主管部門授權才展開行動的。
這一切怎麽就成了麻煩了?
“老鄭跟老汪兩人退休之前,幹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一家投資公司,這家公司現在由程睿主管,難道你還沒明白?”齊誌遠有些失望。
謝凱不可能不了解。
整個基地現在的處境,都是謝凱造成的。
鄭宇成跟汪貴林兩人退休了,幫著謝凱瘋狂投資民營企業大手大腳花錢呢。
“這些都沒毛病啊。”
謝凱真心不明白。
沒有任何地方有違規。
也沒有任何問題,所有的操作都是正常的,也是為了讓公司管理更加規範,管理委員會即使有人不同意,謝凱也是一一說服了他們。
現在好像這些事情導致了嚴重的後果一樣。
“確實沒有毛病。我們原本是以軍品為主,靠著武器裝備出口換來經費,逐步開始投資到民品領域。”齊誌遠有些失望。
他認為謝凱這是在裝傻。
謝凱還是不明白,“確實,出口359坦克也好,地紅旗導彈也罷,超-7戰機啥的,都是為了發展經費啊。兩伊戰爭結束了,海灣戰爭也不打了,蘇聯也沒了,國際上武器裝備需求量下降了很多,除非更新換代的裝備,咱們這些裝備,要想再大規模出口可不容易了。”
難道有誰不清楚這些?
“國際局勢什麽樣子,大家都清楚,和平與發展才是主流。尤其現在蘇聯解體了,大量的蘇聯二手裝備將會充斥國際軍火市場,我們更難從中獲得太多訂單。隻有問民品要效益,才能符合我們未來的發展。”謝凱補充著說道。
嶽林幾人看了他好一陣,眼神交流了一番,最終才有齊誌遠開口,“你說得確實沒錯。可你想過沒有,別人不知道我們的想法,我們不僅收縮投資,軍工技術也轉移了不少給兄弟單位,我們自己則是在大力向民品單位投入。”
謝凱現在終於明白了。
感情所有人都在擔心404轉變了業務領域。
404在很多領域都是國內的龍頭,現在國家投入的經費不足,就靠404自己籌集經費來開發一些項目補充國家項目的不足。
而目前所有企業都在追求利潤,404現在的表現,不管是收縮投資領域,還是新的民品領域的投入,動不動都是幾十億的資金砸進去,誰不擔心404最終徹底放棄軍品項目?
軍品項目投資大,利潤低,而國際市場上業務減少,國內市場也沒見怎麽增長,自然也就讓人沒有多大的信心。
沒有404的經費支撐,無論是現在紅旗集團下屬的這些戰機項目,還是軍艦項目,甚至載人航天等項目,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海軍那邊就是怕,所以他們才想讓我們投入更多到海軍裝備領域的研究中。龍耀華跟李明山兩位首長頂著很大壓力,是因為相信我們不會全麵轉向民品領域。可現在咱們基地……”
嶽林再次歎了口氣。
基地軍品跟民品分開,其實有著很大好處。
謝建國作為謝凱的父親,原本就是基地內定接班人,上級首長也是認可這事兒的。
某種程度來說,謝建國在某些領域,其實就是謝凱的代言人。
謝建國是為了幫謝凱守著這個位置。
謝凱現在算是真的理解了。
“如果真的這樣,我們至於從蘇聯境內搞那麽多專家跟資料回來?這些不是錢啊!要不是為了軍品項目,誰願意去搞民品企業?要是有充足的經費,咱們基地老老實實地搞研究多好?”謝凱無法理解大佬們的心思。
難怪龍耀華跟李明山他們好幾次都表現出不待見謝凱的神態。
謝凱自己都不知道出了什麽問題。
“這兩年,隨著項目增加,經費緊張,我們對軍事項目的研發經費投入,增長率低了很多,是事實。”
“那些蘇聯專家回來,他們看不到?”謝凱要吐血了。
“我們原本擁有的,都是軍事技術,最終還不是投向了民用領域市場?”嶽林的話,讓謝凱完全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