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醍醐灌頂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這證明,我編的這些小故事,還是有人相信的。”

    計謀得逞,一下收獲了這麽多民心值,丁消有些沾沾自喜。

    不過他也明白,這些小故事蒙一下老百姓還行,但大部分文人士子應該是不信的。

    因為他雖然已經做出突破,但畢竟隻有生境三重,連出仕的資格都沒有,很難服眾。

    “看來,我得繼續努力突破才行。”

    有此念頭,他便一鼓作氣,又編了幾個有趣的故事,讓典韋等人再度擴散了出去。

    這樣一來,他的名聲便漸漸傳開,不僅進入了一些高官耳中,而且出了京城,向著更遠的地方傳播而去。

    可惜好運不長,隨著“何太後毒殺董太後一事”的發生,丁消編的那些小故事,很快就被這則消息所取代,迅速傳往了各地。

    典韋自覺辦事不利,便回來找到丁消,想要負荊請罪。

    “少將軍,現在坊間都在談論此事,根本沒人聽我們的故事……”典韋低頭拜道,“末將無能,還請少將軍責罰。”

    “典大哥快快請起。”丁消笑著將典韋扶起,“此事不怪你。”

    如今時間已經到了七月中旬,京中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凶險萬分。

    何進與張讓兩大勢力劍拔弩張,隻差一點火候,便會迎來最後的對決。

    相比這件大事,他的故事便顯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把你的人撤回來吧。”丁消笑道,“我對他們另有安排。”

    “多謝少將軍!”

    典韋抱拳一拜,“末將這就去辦。”

    “看來,我得添把火了。”

    目送典韋離開之後,丁消就換了一身正式服裝,讓兩人帶了些禮品,同他一起去了王允家中。

    “除之,我聽人說,你最近聲名鵲起,被人冠以‘小太公’之稱,可有此事啊?”

    三個月過去,王允同丁消已經很熟悉,說話也就隨意了許多。

    “確有此事!不過那隻是朋友們之間的玩笑話罷了,世伯不必當真。”

    說這話的時候,丁消心中其實有點小小的得意。

    他的外號連王允都知道了,證明他這次炒作非常成功。

    但他沒想到,王允之前所說隻是反話而已。

    “你現在隻有生境修為,就學人家舉辦什麽詩社茶會,每日吟詩作對,醉生夢死,你自己不覺得好笑麽?”王允笑問。

    “我覺得還好吧,其實……”

    丁消咧嘴一笑,就要解釋一下,但一看王允臉上的表情,就臨時改口道,“世伯教訓的是,除之確實有點不自量力。”

    “知錯能改,為時不晚。”

    王允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收起笑意,表情鄭重的提醒道,“你父丁原臨走前將你托付給我,我就得對你負責。所以在此事之上,我得給你一個忠告。”

    “世伯請講,除之洗耳恭聽。”丁消連忙一本正經道。

    “你的情況我也了解一些,”王允緩緩道,“你兒時過的十分清苦,雖一心想讀書,卻苦於沒有什麽機會,所以才會造成今日這種局麵。”

    說到這,他的話鋒陡然一轉,“但你的方法錯了!”

    “請世伯明示!”丁消很乖巧的接了一句。

    “你以生境修為舉辦聚會,本身就是胡鬧!街上的老百姓不懂,但你覺得文武會怎麽看?”王允問道。

    “會覺得我……可笑?”丁消順著對方的話接道。

    “我沒讓你回答!”

    王允瞪了丁消一眼之後,繼續道,“他們會覺得你嘩眾取寵、沽名釣譽!”

    頓了一下之後,他強調道,“這種印象一旦形成,便會先入為主,日後想改可就難了!”

    聽到此話,丁消神情一震,幡然醒悟。

    王允說的沒錯,他這種小伎倆,雖然可以在短期內為他帶來不少民心值,但那些真正的名人士子們,一個個眼光高的離譜,對這種傳言根本不屑一顧!

    說不定真有人會因此覺得丁消華而不實,進而對他冷眼相看!

    “多謝世伯教誨,除之知錯了!”

    丁消這一次的感謝,才是真正的發自肺腑。

    他隨即恭敬的躬身一拜,開口求道,“肯請世伯為小侄指點迷津!”

    “嗯,孺子可教!”

    王允見丁消態度誠懇,不由重新展露笑顏,隨即建議道,“所謂術業有專攻,你若真心好學,理應拜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為師,潛心鑽研數年,方可成才!”

    “拜師?”

    丁消眼睛一亮。

    他之前苦思混入士族圈的辦法而不得,才想到了給自己炒作的招數,結果差點弄巧成拙,引起那些名士們的反感。

    此刻,王允一語點醒夢中人,令他頓時有種醍醐灌頂般的感覺。

    “我若拜一位大儒為師,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士族圈子!更重要的是,我的輩分一下就提起來了,能夠與很多人平起平坐!可謂一舉兩得!這麽好的辦法,我之前為什麽沒想到呢?”

    丁消大喜,連聲感謝了一下王允之後,又虛心請教道,“那世伯覺得,我應該拜哪位大儒為師呢?”

    “當世大儒,當首推鄭玄和盧植,奈何鄭公一心治學,屢拒征辟,此時並不在京中,你若有心,可拜尚書盧植為師。”王允笑道。

    這兩人的名字,丁消當然知道,兩人都是已故大儒馬融的弟子,在士族圈中地位很好。

    其中的鄭玄專心搞學問,不理世事,而盧植正是劉備與公孫瓚的老師。

    “若能成為這兩人的師弟,倒也不錯。”丁消暗想。

    不過,盧植此時雖在京中,卻官拜尚書高職,每日公務繁忙,恐怕沒有什麽空閑來教徒弟。

    “萬一盧植以此為由拒絕我,我又該如何應對?”

    懷著這個擔心,他便張口問道,“世伯,若小侄想拜盧公為師,世伯可願為小侄引薦?”

    “嗬嗬。”

    王允搖頭一笑,“你太高看我了,我哪有那麽大的麵子?”

    頓了一下之後,他便歎道,“如今天下初定,朝中事務繁雜,盧公位及尚書,恐怕……”

    王允話沒說盡,但丁消已然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其答案與他的猜測一般無二。

    對此,他其實並不在意,因為天下大儒有不少,盧植這裏不成,還可以試試別人。

    況且,他今日來此另有目的。

    而此刻,王允正好提到了天下大勢,他便順勢說道,“世伯此言差矣!當今天下,外有胡、羌之患,內有黃巾、黑山、白波之亂,京中更是有十常侍之憂,何來初定之說?”